1、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伐再快一点”。这些话应该是在( )
A. 1978年初 B. 1982年初 C. 1987年初 D. 1992年初
2、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95年开始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 B.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
3、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A. 1945、8、14
B. 1945、8、15
C. 1945、9、2
D. 1945、9、3
4、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一五”计划完成
5、1952年辽宁金县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材料描述的是土地改革后( )。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B. 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建立
C. 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D. 工业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变
6、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 草市 B. 瓦子 C. 勾栏 D. 邸店
7、1970年4月24日,从太空传回的《东方红》乐曲响彻神州大地,这是中国成功发射了
A. 第一颗探月卫星
B. 第一艘载人飞船
C. 第一艘无入飞船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9、我国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它们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10、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崛起。“伟大转折”是指
A.由工业建设转移到农业建设上来
B.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由政治运动转移到法制建设上来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上来
11、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期间迈出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A.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12、对联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它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某地有这样一副对联:“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此对联最早应该写于(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1世纪初
13、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
A. 所有权 B. 使用权 C. 管理权 D. 经营权
14、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这个城市是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青岛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6、下列事件与其历史影响的搭配,不相符的是
A.香港——英国强行割占和租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西方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力量
D.屠呦呦——青蒿素,治疗疟疾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写进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
18、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是
A.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B.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9、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是在( )
A.1978年
B.1979年
C.1980年
D.1981年
20、1952年,在全国进行的土地改革基本接近尾声,辽宁的一位农民在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这样说:“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归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由此可见,土地改革的完成
A.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B.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土地公有制的转变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1)________年台湾成立了 _____________ ;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________ 和海基会董事长 ____________ 在 ___________ 举行会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22、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___军。
(2)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爆炸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力量。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交接入列。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法律依据、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____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4、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25、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6、西藏和平解放:经过: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____,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27、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29、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③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2、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3、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对整个世界也具有重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世界影响?
(2)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是什么?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选择项,这里“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5)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的提出?
(6)当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
34、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面八年级(2)班学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展开研究性学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材料一: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共和国的足迹》
(1)材料一中,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中颁布了《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材料二:
(2)以上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特色社会主义开创)
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在此会议上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社会主义中国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开辟出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新时代中国梦描绘)
材料四:“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
(4)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答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的奋斗目标。
(5)通过探究,谈一谈你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的感想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