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目的是( )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构建和谐繁荣的社会
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以原第二炮兵为主组建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从“二炮”到“火箭军”的发展历程见证了( )
A. 中国核力量的发展历程 B. 中国炮兵建设的巨大成就
C. 中国陆军的发展历程 D. 我国开始跨入了核国家行列
3、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对其进行了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属于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是( )
A.《标准只有一个》 《迈向科学发展的春天》
B.《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力争高速度》
C.《要搞快点》 《要敢闯》 《抓住中心不放》
D.《评左"比右好》 《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
4、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指( )
A.中共“八大” B.八届十一全会 C.中共“九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
A.《袁隆平传奇》
B.袁隆平的新闻报道
C.袁隆平遗留的手稿
D.袁隆平的成果展示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中央人民政府
7、九(1)班同学为了一个研究性的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改班级研究的课题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国有企业改革
C.土地改革
D.国家资本主义
8、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10、近期,一位专家带着他的团队从长沙到邵阳考察水利情况。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A.用微信支付 B.坐高铁出行 C.住别墅小洋楼 D.用粮票买米
11、某地院门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仍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78年
12、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并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该企业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国防与外交联系密切,20世纪60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 D. 重返联合国
1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全党的共同任务是
A. 从严治党
B. 从严务实
C. 从严为民
D. 从严依法
15、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6、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新疆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
17、科学发展观是在那一次会议上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18、建国初期,毛泽东深有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孙中山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这体现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扶助农工
20、面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定,江苏省委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把“加快发展沿海、重点发展沿江”的战略列入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1991—1995年),并着重制定了开发建设江苏沿江经济带的总体规划。这里的“重大决定”应该是
A. 开发建设江苏沿江经济带
B. 设立经济特区
C. 上海浦东开发区开放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1、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22、
(1)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作出____________伟大决策。
(3)图二人物是_________,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__方针。
(3)图三的人物是__________,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获得了______________称号。
(4)图四反映____________事件,司令员是________,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3、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 宗教 | 创始人 | 创始地点 |
图片一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二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三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4、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________个沿海城市。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________推进,相继开放了一些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等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
(6)结果:中国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25、“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6、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
27、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28、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9、“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30、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①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②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_____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最高_____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
(2)青蒿素
①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②由于对人类_____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1、“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业政策不断进行调整。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贫穷面貌,采取了什么措施?1953——1956年,为解决农民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2)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最早是在哪一地区开始的?根据下图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建立什么制度?
(3)除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我国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4)综合以上内容,请总结我国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32、WTO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34、阅读下刘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
材料二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在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并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你?在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