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2、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领导人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在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解决的是
A.海峡两岸的统一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为……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可能的原因是
A.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拖延时日,等待有利的时机
C.日军停止进攻正面战场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它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七大
5、以下属于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有(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6、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③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7、下列连环画中,哪个是描写杰出的援藏干部先进事迹的
A.
B.
C.
D.
8、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从生活到艺术都在虚拟一个乌托邦式的极乐世界。材料中所说的那个年代指的是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9、王华同学喜欢利用成语来评价历史事件的意义,认为这种形式既形象生动,又符合史实。他的下列评价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一大——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抗日战争——众志成城,旗开得胜
D.中共七大——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10、观察如图“山东省土地房产所有证”,根据图中文字信息判断,它见证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开展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它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改革开放的目标……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这是中共的哪一次会议的内容?
A. 中共十八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五大
12、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其主要依据不包括( )
A.从此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3、“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它走的道路是
A. 移资海外
B. 股票上市
C. 独立经营
D. 公私合营
14、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成就斐然,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不包括
A.武汉钢铁基地的建成 B.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的建成
C.包兰铁路的建成 D.胜利油田的建成
15、下列事件中,标志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是( )
A. 9•18事变 B. 1•28事变 C. 7•7事变 D. 8•13事变
16、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7、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8、“肥猪赛大象……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9、下图中文章的发表主要是针对
A.“两个凡是”的方针
B.姓“资”姓“社”争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
D.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20、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整理了下列史实: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概括这些史实,最合适的主题是
A. 新中国的统一
B. 巩固新生政权
C. 社会主义改造
D. 向社会主义过渡
2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2、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3、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
24、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________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5、开国大典
(1)时间、意义: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____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7、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
28、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9、下图人物是_____,他最大的贡献是成功培育出______。
30、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2、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34、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追求。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完成相关问题。
(1)图一中,1957年中国工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其原因。
(2)根据图二及所学知识,概括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迅速增长的原因。
(3)图三和图四分别反映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4)综上,从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中,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