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贵州黔东南州 初一(下)期末试卷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九年级2班的小刘看到班级QQ论坛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明:网络发帖真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小王:的确,公民有言论自由,当然可以随便说

    假如你是小刘,你会在下面如何跟帖?(            

    A.网络是虚拟的世界,可以不受法律限制

    B.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自由

    C.网络有规则,上网需文明

    D.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 2、马丁·路德·金说过:“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证券标准的国家里。”这表明(   

    A.不应该以皮肤的颜色来区分人种

    B.人们期待社会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成员

    C.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差异

    D.只能以品格的优劣作为区分人种的标准

  • 3、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都在活动中积极作为,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敏才智,积极出谋划策……最后该项目在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项目组所有同学都享受了这一荣誉。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是因为(       )

    A.自觉承担责任,就能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B.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C.承担责任需要从实际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D.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条件

  • 4、“露小宝LL”在微博上的一句:“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的话,附上在太和门广场的奔驰合影照,让她成为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网友们感慨:“一边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另一边是肆无忌惮,违反制度规则地糟蹋,天壤之别。”规则不是弹簧,绝非松一阵紧一阵,不是“关系”可以疏通,不是“金钱”可以买通,如果任由规则出现缝隙,只会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规则便无公平可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违反规则、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B.人们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严于律己,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D.我们应该允许少数人享有特权

  • 5、2018年12月16日,香港某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有两名毕业生在奏唱国歌时拒绝肃立,更做出不尊敬国歌行为,被校方依校规逐出会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②不尊敬国歌的行为,破坏了国歌的庄严形象,损害了国家荣誉

    ③这两名毕业生没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危害国家安全

    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6、小灵说:“当班长是荣誉和机遇,也是责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班级事务

    ②当班长可以获得更多奖励,避免惩罚和责任

    ③拥有更多机会,有利于增强处理事务的能力

    ④太浪费时间,他的学习成绩近期必然会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种种乱象已经到了令人侧目的程度。有的恶搞调侃,导向存在明显偏差;有的斗富炫富,宣扬奢靡生活和拜金主义……可以说,网络直播正在成为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滋生传播的“重灾区”。对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道德与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网络直播不得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C.法律以其劝导力提高全民的道德觉悟

    D.道德以其权威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 8、2020 年 1 月 28 日,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公安局民警接举报,有网民(官某)在微信同学群内散发关于疫情的不实消息。资溪县公安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后,对官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这表明

    ①在网上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②在网上散播谣言是犯罪行为

    ③在网上发布任何信息都是违法行为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9、2019年4月1日,一网民发布侮辱木里森林火灾救火英雄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4月2日,凉山网警巡查执法通报,违法人员尹某某己在泉州被抓获。这警示我们(   

    A.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B.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

    D.网民在网上没有言论自由权

  • 10、放学回家的路上,初二学生陈红看见一名歹徒骑摩托车抢劫。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记住歹徒的模样和车牌,立即拨打110报警

    B.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立即打电话给老师,寻求学校的保护

    D.打电话告诉父母,请父母联系相关部门解决

  • 11、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应当遵守交通规则……这说明了(       

    A.责任就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B.责任就是法律提倡做的,要积极去做

    C.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D.责任来自法律的规定、道德的要求

  • 12、陈跃,自幼失去一臂,他从未自暴自弃,而是战胜自我,积极进取。在疫情防控期间,陈跃主动加入抗疫志愿队,协助排查疫情,张贴《疫情防控告知书》,走家串户进行消毒,劝导过往车辆和人员。他的努力得到社区和群众的点赞。陈跃的事迹启迪我们(        )

    A.自强的人不存在缺点和短处

    B.要放下学业,参与志愿服务

    C.只有残疾人才需要拥有自强品质

    D.自强,助力个人健康成长

  • 13、在情感体验中,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学会主动关心他人,要求我们       

    ①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②以接纳的态度认真倾听或观察

    ③适时运用恰当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     

    ④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4、以下图片能体现平等这一主题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5、我国刑法规定,对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或情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或死刑。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相符的是(   

    A.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B.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C.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

    D.公民有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 16、“草根卫士”杨天才,30多年如一日在边境线上巡视,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没有报酬他要干,面对不解和抱怨他默默承受,家人反对他选择执着坚守。杨天才说,只要国家需要,党和人民需要,再苦再难,我都会继续。杨天才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考虑个人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不可能同时兼顾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17、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需要我们学会关心。下列体现学会关心的是

    ①小石当众对小明说:“你家里穷,这件外套我不喜欢了,就送你吧”

    ②知道小明不会接受,小李默默陪着小明,认真倾听他的感受和心声

    ③小石心里非常着急:“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怎么和我一个组呢”

    ④看见一个残疾人用脚写书法作品展卖,小关挑了两幅,说:“很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五年前,娜娜的父母经法院调解离婚,娜娜由母亲抚养,父亲承担每月200元的抚养费。如今,每月抚养费显然不够维持娜娜的生活,致使娜娜的生活陷入困境。对此,娜娜正确的做法是

    ①找爸爸协商,要求增加自己的抚养费        

    ②找爸爸单位领导 ,让他做爸爸的思想工作

    ③到当地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                      

    ④找居委会或街道委员会帮助解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9、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1月16日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孙文斌故意杀人一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孙文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法院拥有审判权

    ②依照宪法规定对孙文斌进行刑事处罚

    ③死刑是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是附加刑

    ④孙文斌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0、当你在楼道遇到如图所示情景时,你的正确做法有

    ①大声呼喊,与之搏斗②冷静机智,电话报警③轻脚离开,逃之夭夭④讲究策略,见义“智”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小明同学是某校八年级的一名寄宿生,在学校不怎么去食堂吃放,喜欢吃零食。尤其是晚自习放学后,在寝室,他总是拿出他的最爱:方便面。打开包装袋,挤下佐料,倒点开水,一碗“香气怡人”的晚饭九做成了。同寝室的同学闻到这个味,都有点受不了,睡不着觉。同学小华对小明说:“拜托你下次别在寝室吃了,味道太冲,影响大家睡觉的。”小明说:“不吃的话,饿得慌,我吃我的,这是我的权利,你们别影响我的生命健康。”

    结合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小明的言行进行评析

  • 22、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它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与我们无关。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近年来,居民养犬数量逐年递增,这些忠诚可爱的小动物给养犬居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然而,随着宠物的增多,部分养犬者公共意识不强,给他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扰民甚至伤人、排泄物污染坏境、影响社区邻里和睦……文明养犬,你我同行

    狗狗忠诚又可爱,外出遛狗有何妨

    放任遛狗有隐患,遵守规则记心间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全国道德模范、“山西最美女孩”孟佩杰毕业后,毅然放弃在外就读深造和就业的机会,带着养母返乡继续侍奉养母。孟佩杰8岁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疾养母的重任。后来,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十几年间,孟佩杰不仅仅在生活上照顾了养母刘芳英,她的存在更让刘芳英渐渐找回了生活下去的责任和勇气。

    (1)孟佩杰履行了哪些法定义务?享受了哪些权利?

    (2)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3)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你打算怎样履行好法定义务?

  • 25、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是中国发生历史性变化的70年,也是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的70年。7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和当家作主。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发展人权事业,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坚持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

    (1)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人权事业?

    (2)过去70年,我国如何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

  • 26、(坚定制度自信)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这是我们国家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跨越。6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巨大制度优势和内在自我完善能力的好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须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

    我们必须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请你阐述理由。

  •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

    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开展“学习宣传民法典”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资料整理)

    材料一:民法典诞生记:

    时间

    重要事件

    2014年11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6年3月4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

    2017年3月15日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8年8月27日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2018年12月23日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

    2019年12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5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材料二: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教育,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问题探究)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向学校推荐两个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有效方法。

    (法条解读)

    (3)假如你是民法典宣传员,请你就民法典第四条划线部分对群众进行解读。

  • 28、(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围绕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填写下列空格。

    漫画一:国家依法保护的权利是                            

    漫画二:公民依法履行的义务是                            

    (2)请任选其中一幅漫画,谈谈个人应该如何维护该项权利或履行该项义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