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B.用微信可以与远在千里的朋友聊天、视频,不能不否认,微信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社交。
C.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有利于推动“绿色社区”建设。
2、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内( )
上联:遵约江河共渡
下联:守信________
A.互帮互助
B.明辨是非
C.真诚友善
D.风雨同舟
3、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宿”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第一句指明了诗人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诗人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4、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岩》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等。
B.《骆驼祥子》中除了刻画了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祥子形象,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譬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粗俗泼辣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小福子等等。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的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D.《红岩》中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华山的深处人迹罕至,到处弥漫着缥缈的雾气,或许这里还隐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B. 一夜过去,看到眼前被暴雨冲垮的桥梁,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C. 《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让每一个接触它的同学手不释卷。
D. 会议现场万籁俱寂,习近平总书记正在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6、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笔下的阿长、杨绛笔下的老王都是“小人物”,但他们身上都闪现着优秀品质的光辉。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最能体现志愿军战士坚韧刚强意志的事例是松骨峰战斗。
B.《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欧阳修,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中的“十二”,都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D.古人讲究称谓。“卿言多务”中的“卿”是君对臣的爱称,“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康肃”是谥号,“公”是对男子的尊称。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秋冬的巫山,红叶满山,碧水微漾,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空旷的山谷里突然传来几声鸟叫,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C.通过老师的教育,使一直比较懒惰的飞飞同学变得勤奋多了。
D.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时代楷模”的称号。
8、课内文言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选自《___________》,是一部___________体通史。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6)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7)《陋室铭》中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童年絮味
舒婷
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布娃娃,它的塑胶面具很快就损坏剥落,剩下一个光秃秃扁平的布脑袋。我只好用铅笔、钢笔、彩笔为它整容,随心所欲描绘鬈曲的睫毛、整齐的刘海、鲜红的樱桃小冠。我怀中的宠物因此面目常新。我还搜遍外婆的针线筐,寻出碎布头,做小帽子做超短裙,甚至做了一件游泳衣。我的妹妹羡慕极了,她也有一个极不成形的小布娃,为央求我也给打扮打扮,主动勤奋地给我的洋娃娃洗澡。结果我的可怜的娇滴滴的小美人,真正成了一袋湿漉滤的细糠,吊在晾衣绳上晃荡。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如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
②再记不起有其他玩具了。
③我的小儿子时常把无数玩具与图书弃之一地,百无聊赖地将自己倒置在沙发上,头朝下问:“妈妈,我今天干什么?”小时候我若也这样问妈妈,她必定掴我一巴掌。其实我记得我们总是很忙,却不是忙着做作业。作业当然是要做的,从未听说过有哪个孩子因为做作业而没有时间玩。那时节房子少,荒地多,捉蝴蝶粘蜻蜒,挖蚯蚓钓鱼,喇叭花心有蜜汁可啜,桑树上可以采到紫红的桑椹,甚至钻防空洞。
④连家门口那条有名的九曲巷都是捉迷藏的大好场所。
⑤跟我外婆上扫盲班没几天,大约认得十来个字,我就不可一世起来。不理睬邻居小伙伴的叫唤,怀抱舅舅的一本精装英汉大字典,坐在大门铁栏内,唱歌般大声读书。过往行人不禁驻足讶然侧耳,等听清这位“小神童”读来读去都是这几个字:“上下左右多少……”皆捂嘴走开。
⑥这时我还未上学,却已不满足妈妈给扎的两条小辫,自己对镜梳妆,一下子编了六条小辫子,扎上各色花布条,左顾右盼美极了。我大姨妈及妈妈相偕下班回家,看见一个小妖精在大门口跳橡皮筋,满头万国旗飞舞,先是前俯后仰,及看清是我,差点背过气去。
⑦我的玩伴很多,不似现在的孩子,总是被封镇在各个单元里苦读书。那时的邻居,常常打招呼来到厨房撮一匙盐就走,说不定明天突然下雨,回来就见你晾的床单已叠好放在饭桌上。小孩子更是在各家随意走动,扁头啦傻呆啦各种绰号常常一生都蹭(cèng)不掉。
⑧我最忠实的影子是我的妹妹,虽只比我小两岁,却视我为绝对权威。她生性驯良,常常哭着从学校回来。我屡屡替她出征,大多告捷。
⑨有次对方的姐姐邀来一帮高年级同学助拳,我眼见敌不过,抡起书包,呼呼有声,果然全部吓退。从那以后,妹妹学会此招,再不要我护送。
⑩她的铅笔盒总是被甩开,铅笔、橡皮、小刀四下里乱飞,不知吃我妈妈多少巴掌,头还昂着,脸上一派胜利者的光辉。
⑪我的小表妹常来外婆家。夏夜我们贪南风,铺竹席睡长廊。以一张破藤桌为舞台,一本正经地自己报幕,然后尽丹田之气,鬼叫狼嚎。歌毕,立即“吱呀”一声巨响跳下藤桌,趴在栏杆上往下瞧,数数聚在门口的听众有多少,每次都是我的表妹取胜。她后来考进一家文工团在真正的舞台上颇出风头,想必与当年肆无忌惮地拔嗓子有关。
⑫呵,夏天最是快活,夏天有长长的假期,可以整天泡在海水里。
⑬度完暑假的孩子都晒得黝黑,动作更加机灵,突然长高了许多。
⑭秋天的南方阳光最浓稠,而且不炙人,秋游野餐,秋季运动会陆续举行。
⑮冬天也不错,人人想着过春节,新衣服、压岁钱、放鞭炮,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前头等着,冬日的寒风又算得什么!
⑯我害怕春天的梅雨,因为买不起一双雨鞋。上学路上我的小布鞋就灌满了水,泡着我的脚整整一天。次日上学,鞋子仍是湿的,把脚伸进去时我总是咬着牙噙着泪。后来改成塑料凉鞋,仍是又湿又冷。
⑰这么多年了,我一到冬末就开始病态地数着日子等梅雨。毛衣被褥洗了又晒了,梅雨还不来我就焦灼不安。就像小时丢了东西,回家等妈妈发火,可妈妈脸上却不见动静,害得我做不下作业,眼睛跟着妈妈在屋子里乱转。
⑱所以,无论我那赶时髦的儿子怎样撅嘴躁脚抗议,每年雨季来临之前,我都要给他买一双结实的小雨鞋。
【1】根据文章①一⑪段内容,将下面情节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6个字)
装扮布娃娃→A_________→自扎小辫子→B_________→和表妹比唱歌……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扁头啦傻呆啦各种绰号常常一生都蹭不掉。(赏析加点字“蹭”之妙处)
(2)她的铅笔盒总是被甩开,铅笔、橡皮、小刀四下里乱飞,不知吃我妈妈多少巴掌,头还昂着,脸上一派胜利者的光辉。(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3】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标题“童年絮味”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11、现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高铁上的小风车
陈祖平
①游玩北京后的第二年,父亲80岁。快生日了,我提议,再带着去游玩一个地方。父亲却不愿意了。咦,这是怎么了?论身板,依然硬朗,论腿脚,照样灵便,我实在想不出不去的理由。
②“理由是有的。”父亲揉了揉眼睛,幽幽地说,“眼睛看不清。”
③看不清?去年去北京不是还好好的吗?我很是诧异。父亲的声音更低了:去年就看不清了。
④我有点急了:那你在北京玩看到些什么呀?父亲眼眯着,不自然地笑了一下:也没看清什么。
⑤我被打脸了,我可一直在为陪父亲北京游得意着呢!在北京,前前后后,六天啊!每处景点,高的低的,远的近的,父亲都看得津津有味的呀?哪怕是装的,那也装得太有水平了吧?嘿,看不出,父亲还是块演员的料。
⑥其实,父亲的白内障已经很重了,而且早露端倪,只是我太粗心,没在意。记得父亲送我芋头,我总能在里面找到几块芋头大小的泥块;父亲摘的扁豆里,虫蛀的占了小半。
⑦唉,谁又愿把这些往不好的方面想呢? 那就赶紧吧,上医院。一查,左眼有,右眼呢,幸运的很,也有,得动手术。
⑧眼睛动手术?父亲铁板一块:不开。父亲认定了,眼睛开刀,很痛的,父亲不看我,嘴里冒一句:村里老人都这样说的。
⑨我知道,父亲不怕累不怕苦,就怕痛。记得父亲四五十岁的时候,莫名地胃痛,绞心绞肺般地痛,后来又没来由地好了,不痛了,直到现在。父亲是痛怕了,深入骨髓的记忆,怎能说忘就忘。
⑩父亲不肯,我总不能绑着他去吧?等,等,再等,终于等到了雾散云开的一天,父亲同意了。不同意不行啊,快成瞎子啦。父亲告诉我,采青豆,不是看,是摸的。呵呵,原来,父亲给我的一袋一袋新鲜又饱满的青豆,都是他一枚一枚摸出来的呀。 眼睛手术不能一次开两只,得分个先后。年前开一只,左眼,我问,痛不痛?父亲直摇头,没感觉,一点也不痛。
⑪术后一星期,父亲一见我就笑,出声笑,笑得合不拢嘴:现在看得清了,煞拉子清,你看高铁上的小风车在转。父亲一手捂住右眼,一手指着那小风车。那小风车,换了我,如果摘下眼镜,估计也是雾里看花。
⑫该轮到父亲急了。急什么?开右眼呗。记得开第一只时,父亲还理直气壮地嚷道就开一只,好眼只要一只。嘻,怎么样,耍赖了吧?
⑬春节一过,立马就开。托党的福,手术成功,一切顺利。为什么托党的福?这里还有个小插曲。
⑭村里干部听说父亲动了白内障手术,主动上门告知,说按上面规定,一年一次可以报销500元。父亲开了两次,总共1000元呢。 更巧的是,之前,开一只需要四五千元,现在,政策下来,惠及百姓,只需一千多。看来,我父亲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你不降价,我就不开。这不,好事全让父亲赶上了。
⑮父亲有骄傲的资本了。逢人就夸:我看得清楚呢。看着别人疑惑的眼神,父亲牛皮吹上了天:你袋子里有多少钱,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呢。
⑯眼睛好使了,父亲又闲不下来了。玉米掰了,种花生,红薯挖了,种蚕豆,一茬接一茬,地头绿,人心安。父亲说,地荒荒一年,人荒荒一生。在父亲眼里,人勤地不荒,这日子就有奔头。
⑰有一天,父亲告诉我,眼睛没开前,看什么都不行,干什么都没劲,心里就想,人老了,等死了。
⑱我问:那现在呢?父亲轻轻一笑,没说。
⑲此刻,一辆高铁正疾驰而过,那高铁上的小风车转得更快了。
【1】请参照下面的表述将文章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父亲不愿意做眼睛手术,我深感理解
(2)_______________-----父亲诉说眼睛好后心态改变,我感到鼓舞
【2】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4段画线句,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
父亲眼眯着,不自然地笑了一下:也没看清什么。
【3】第6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其作用是什么?
【4】结合语境,从描写角度赏析第11段画线句子。
父亲一手捂住右眼,一手攥着那小风车,不停挥着,身板挺得直直的。
【5】本文风格淳朴,却真情动人。请说说文章表现了哪些思想感情?
12、也许我们朝夕相处,早已熟悉;也许我们日日相见,却还陌生;也许我们神交已久,竟仿佛老友;也许我们从未交谈,却心生向往之情——来,拿起我们的笔,写写身边的普通人,请以“身边的普通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围绕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说真话抒真情;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