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台湾高雄初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沙( lì)         形(qì)          火( gōu)      风雪途(zài )

    B.两(xī )         默(jiān)        去(tán)      天衣无(fèng)

    C.连(qiáo)        (sù)     猎(shòu)      垂珠联(lǒng)

    D.裂(jūn )        然( mù )        ( kān)      然而止(jiá)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它们跋山涉水,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

    B. 不必因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而对当地生态平衡感到担忧,因为大自然会适时进行干预

    C. 当老师叮嘱我们注意安全时,我不以为然,但看到险峻的地势与湍急的水流后,我不禁暗暗紧张。

    D. 长城逶迤而下,把自然原本存在的美的节奏明显地点示出来,原来完全自在无情的自然被赋予了人的判断。

     

  •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是我的莫逆之交,今天他有困难,我岂能袖手旁观

    B.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这部电影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众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 4、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样/具 翻/络不绝 鬼使神/参不齐

    B.躇/田/歌载舞 摩肩接/无动于

    C.悬/颠/丈夫之   一俱全/随机

    D./像/惟妙惟 恹欲睡/不其烦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对《卖炭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在《新乐府》中每首诗的题目下面都有一个序,说明这首诗的主题。《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也”,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B.全诗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依次写了烧炭、运炭、卖炭和炭被夺这几个情节。

    C.“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卖炭翁别无衣食来源,为下文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了有力的铺垫。

    D.这首诗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叙事简洁而完整,直接表明诗人的爱憎感情。

    【2】这首诗讲述了卖炭翁从“伐薪烧炭”“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全过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

    1)海内存知己,

    2   ,悠然见南山。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6)成长的道路上,既有春风和煦,繁花似锦;更有荆棘密布,泥泞曲折。我们要以《行路难》一诗中:     的精神,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所得到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A光着头在街上走着,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1)语段节选自__________(书名),文中A指的是__________(人名)。

    (2)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心中的卧虎

    【新闻回放】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于当地时间2月24日晚在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夺得最佳导演奖。此外,这部荣获11项提名的3D电影还收获了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配乐3个奖项,成为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这部电影根据加拿大小说家扬·马特尔的同名作品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无边际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胁中共同求生的故事。这是一部颠覆传统的电影,讲述的是东方的思想、宗教和哲学,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访谈连线】

    【采访1】柴静:你不怕失败吗?

    李安:怕,怕才有劲儿。怕,人才会提高警觉。就像那个少年跟那个老虎漂洋过海,他后来发现没那只老虎他活不了,恐惧使他惊醒,也增加了他的精气神。所以那种提高警觉的心理状况,其实是生存、求知、学习最好的状况。有时候我也需要一点刺激,不让自己惰怠、陈腐,我不希望自己被淘汰。

    柴静:以你在现在电影界的地位和大家对你的敬重,你还有这种担心吗?被淘汰的恐惧……

    李安:会,对于观众,对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个交代,也要很诚恳。未知的状态是一种很新鲜很兴奋的状态,给你最好的发挥。这是你作为一个有天分的人,欠观众的一个人情。

    【解说】少年派的挣扎,也是李安内心的挣扎。他曾一事无成。他说那时的自己,唯一能和绝望对抗的,是对电影的幻想。而即使现在功成名就,在电影之外,他说自己仍是一个无用之人。

    【采访2】柴静:你觉得你在现实中是一个无用的人,为什么用“无用”这个词?

    李安:我不会用电脑,一般生活上的事情我都不太灵光的。我在年轻的时候就这样的,迷迷糊糊的,所以我想我可能是活在另外一个空间的人吧,跟这个世界好像若即若离,不太容易专注了。

    柴静:在电影里的时候,你是什么状态?

    李安:好像换一个人,魂回来了。我的工作人员觉得我是很有主见,蛮坚强的,而且很专注。他们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我都管,事情从大到小每个细节我都管。虽然我对很多东西都不懂,但如果跟电影有关的话我一下就懂了。

    【解说】电影里的故事,该如何收尾?老虎的存在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少年派在海上漂流中为了对抗绝望、为了活下去而制造的幻觉?这是李安必须回答的问题。

    【采访3】柴静:也许制片方会劝你说,你不要管它了,你就给一个通俗故事,一个冒险的故事,不就够了吗?

    李安:对,可那就是不够好。我做电影二十年,一直很重视精神力量,脑子喜欢编东西,很喜欢幻想,做梦。

    柴静:在这个片子里面,你的态度是什么?

    李安:就是一个男孩子的成长,从一个男孩变成男人。

    柴静:你想传达的是什么?

    李安:一种情怀吧,我这个人比较多愁善感。所以说我觉得成长的痛苦,也就是纯真的丧失。

    柴静:好像你的大部分电影都在讲纯真的丧失?

    李安:对,纯真不光是丧失,你对纯真的怀念本身是一种情怀,我觉得那种怀念不能够丧失,我觉得纯真应保存在内心深处,那里有你最珍惜的亲情、友情、爱情,我觉得这些都要保留住,那是种精神状态,那是种赤子之心,我希望人不管生存环境怎么样,都一定要有纯洁的心。我希望在那个方面我永远不要长大。

    【采访4】

    柴静:你原来说过一句,说电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电影过程当中你会发觉自己的未知,这个电影让你发现自己的什么呢?

    李安:这个很难讲,我发觉就像派一样,我对信仰还是有一种向往,可是心里面还是有那头老虎,还是搞不定。

    柴静:这个老虎对你来说是什么?

    李安:说不出来,像野兽一样,有一种野性。在拍电影这种精神状态里面我会有一些体验,我很想把那些纯真的情怀和信仰传达给观众,希望也能够引发他们心里面的卧虎藏龙。

    柴静:表面看上去大家都觉得你是一个好好先生,你甚至不愿意说得罪人的话。但是你的电影中,充满了不安、挣扎,甚至是愤怒……那你觉不觉得你会有点矛盾?

    李安:我想每个人都有,只是说我比较有天分,我具体化,我能够拍成电影,而他不见得有能力表达出来。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新闻回放】,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2如何理解李安在【采访3】中说的“成长的痛苦,也就是纯真的丧失。”这句话

    3本部电影同名小说曾被评价为“绝不可能拍成电影”的作品,李安却成功完成拍摄并获奖,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根据【访谈连线】分点概括。

    4请结合文意,谈谈标题“心中的卧虎”的内涵。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一:

    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考虑问题。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换位”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感情真挚;(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