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qiào 不辍chuò 遏制è 振聋发馈kuì
B.要塞sài ##dot## 黝黑yǒu 鲜腴yú 交头接耳jiē
C.瞻仰zhān 纤维xiān 镌刻juàn 自出新裁xīn
D.教诲huǐ 倔强jué 狼籍jí 摩肩接踵zhǒ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劳碌 绯红 一丝不苟 为富不仁
B.呓语 建树 和颜悦色 筋疲力尽
C.遁形 标致 粗制滥造 浑身解数
D.犀利 闲熟 任劳任怨 惨绝人寰
3、阅读材料二,选出有语病的一项是( )
材料二:①芜湖铁画是我国工艺美术艺苑中的一朵奇葩。②它以古朴浑厚、意境深远等特色为人们所珍爱。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创新和保护这项民间工艺的重要性。④他们正在努力使芜湖铁画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就是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加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如《“飞天”凌空》。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本文写的是令他终身难忘的老师藤野先生。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作品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后半部分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D.《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科学家、文学家,他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炼字精妙,比如颔联中的“___”字表现出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又如颈联中的“___”字化静为动,将朗月投影在江水中的夜景写得浪漫而富有动感。
(2)此诗是诗人第一次出蜀时所作,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生动地表达出自己对于故乡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3)本诗中“江入大荒流”一句描写了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景象。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河”的诗句,请写出除本诗外,你读过的一句: (诗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6、按原文填空。
(1)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
, 。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 。
(3)《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农村风光的诗句是:
“ , 。”
(4)我们可以用陆游的“ , 。”这两句诗句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5)《浣溪沙》中抒发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句子是:
“ ? 。 。”
7、《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中,时迁为何要放火烧翠云楼?吴用又是用怎样的智慧攻取了大名府的呢?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收获分别进行概括。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爱的晴空
吴静
傍晚,冷雨。
②厨房里,油烟机嗡嗡地轰鸣,我站在灶台旁,拿铲子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动锅里的鱼。煎好鱼,倒好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把老姜、红椒土豆一样样切成丝。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这是为女儿准备的明天的午饭。每天下班后我都第一时间赶回家,热好饭菜再拿保温桶装着送去学校。她读初二,学习任务不轻,送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
③手机叮叮地响了,我把两手胡乱往围裙上揩了两下,赶紧接通了,是妈妈打来的。“静静啊!今天可去药店买药了啊?”我一脸茫然,“妈,什么药?”“啊?利胆片啊!你这孩子……”妈妈的语气里显然带着几分责备。
④我这才想起来,几日前单位组织体检,B超检查诊断我有慢性胆囊炎,正巧妈妈打电话来,我就把这事随口告诉她了。随后,她发了好几条微信,都是叮嘱我要及时吃药、吃什么药之类的话,后来我因为要赶回去上班,也忘了回复。
⑤要不是这通电话,买药的事我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我不想惹妈妈生气,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她几句。“买了买了!您放心吧!妈,我做饭呢,先挂了啊!”
⑥雨水打湿了初上的华灯,有些幽暗也有些寒凉。油锅热了,我把姜丝红椒土豆丝倒进锅里煸炒,这是女儿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手机又响起来了,又是妈妈打来的。“你自己的身体,自己要注意啊!这两天下雨天冷,多穿一点,小毛病别不当一回事儿……”我只想把手里的活赶紧忙完,颇不耐烦,“妈,妈!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买!”
⑦锅里的土豆丝已经快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你要没时间,我明天给你把药买好送去学校行吗?我知道哪一种药好……”我有些恼火,冲着电话大声嚷嚷:“哎呀,妈,你烦不烦啊,叨叨个没完,我的菜都烧糊了……”我“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
⑧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可这些年,她一改年轻时的脾气,变得愈发温和宽容。
⑨我和母亲生活在一座小城,距离只十几里路,车程不过二十分钟,可开学至今,我为了自己的女儿终日奔波忙碌,竟已有两三个月没有回家去看望她,可她总是挂念着我,挂念着我的孩子。
⑩这个细雨飘飞的冬夜,我犯了难以原谅的错误,我忽略了电话那头妈妈小心的猜测、忐忑的探寻,无视她殷切的叮嘱、细心的关怀,我践踏了一颗母亲柔软、慈爱的心!
⑪我的心又一阵难过,想起了那个炎热的苦夏,我因病要做一场不小的手术。手里攥着大大小小的缴费单、化验单,在医院跑上跑下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手术室的过道中,我像一只无助的猫,胆怯地蜷缩在椅子上。
⑫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气息,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我把头靠在她的腹部,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坚强,像个孩子似地肆意地流泪……
⑬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而母亲的慈爱与关怀犹如一把伞,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在爱的庇护下,我们才有勇气,储存好生活的温存,继续走下去。
⑭我拿起手机,忙音之后,耳畔又一次响起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眼睛一热,“妈,我明天回家看您……”
【1】阅读文章,梳理“我”几次接电话前后的态度情绪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敷衍→______________→恼火______________→难过
【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面的句子。
(1)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而母亲的慈爱与关怀犹如一把伞,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3】文章对“我”炒菜的情形作了详细描写,这样是否多余?为什么?
【4】文章多处写到“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请以“冬日的校园”为题目,写一篇散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