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接连遭受了爱情的伤痛和身体的毁伤,意志却没有被摧毁,他选择了平平淡淡的生活,却收获了心灵的高贵和精神的富足。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写人物以描写和抒情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日记等。
C.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D.《名人传》中列夫托尔斯泰的优柔寡断,使得他一生都在任人摆布,日常琐事的牵绊,影响着他创作才华的发挥。
E.《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龟裂(jūn) 神龛(lóng) 诸如此类(zhū) 悄怆幽邃(qiǎo)
B. 冗杂(rǒng) 磅礴(bó) 夜深星阑(lán) 风雪载途(zài)
C. 雾霭(ǎi) 斡旋(wò) 戛然而止(gá) 草长莺飞(zhǎng)
D. 两栖(qī) 锵然(qiāng) 疏疏朗朗(shū) 装模作样(mó)
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B. 执策而临之(策:鞭打、驱使)
C.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D. 其真不知马也(其:表推测的语气)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B.王铮亮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令听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
C.一个干部如果做不到廉洁奉公,就不能成为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D.人民群众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深恶痛绝,积极响应光盘行动。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各小题。
秋兴八首①(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②他日③泪,孤舟一系故园④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⑤。
【注释】
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②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③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④故园:此处当指长安。⑤急暮砧(zhēn):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1】首联托物起兴,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试简要分析。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将眼前景“江间波浪”和心中景“塞上风云”连成一片,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的写照。
B.颈联写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
C.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写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只是为了表现了环境的静谧清幽。
D.本诗对秋而伤羁旅,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6、古诗文默写
(1)青青园中葵, 。《长歌行》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迷津欲有问,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长歌行》中提醒人们及时努力,珍惜少壮时代的句子是 ,
(5)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名句“ , 。”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6)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名著语段和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我是访问A的第一个外国新闻记者。A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A死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栏又出现了A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说真的,当我访问红色中国的时候,报上正盛传A的又一次死讯,但我却看到A活得好好的。
语段二:
新来的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他长着一对宽阔的肩膀,身材修长,四肢灵活,大家不由得都笑了。
【1】结合上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两小题。
(1)语段一中“南京曾经一再宣告A死了”提到的“南京”指代的是____________,A指的是(人名)________________,“惊人壮举”指的是(一件大事)____________。
(2)语段二中这个新来的人是(人名)____________,他被作者称为____________。
【2】电影《哪吒》中哪吒呐喊道“我命由我不由天”,以上两个语段中领袖人物的经历恰恰印证了这句话。请任选其中一位人物,结合他的故事,评价他的反抗精神。
【3】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概括和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这位将军性格急躁,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在战斗中给敌军俘获了,于是他又去打仗要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这位将领是贺龙。
B.在彭德怀还小的时候,他的祖母认为他们都是她的奴仆。因为有一次彭德怀踢掉了他的鸦片烟盘,祖母说他是不孝子孙,要溺死他。所以后来彭德怀在外面加官进爵成为一名军官的时候,再也没去看望过她。
C.红军战士的生活,简单充实而又忙碌。他们的住所和伙食极其简单。在不打仗的时候,他们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规律,而且在各项运动方面都有激烈的比拼,他们还研究军事战术、学习、认字,不断发明各种新游戏等等。
D.红军的许多“短促突击”都是以少对多,这种奇袭要想成功,必须做到出其不意、迅捷、无畏、坚决、计划完备,选择敌军最容易受打击,最致命的环节,这个经验每个游击队都能做到。
E.李德在作战方法和中国地形方面的丰富经验,使他成为西方国家里最有资格的中国军事权威之一,他经受住了长征的艰难险阻,勇气可嘉,是全世界“理想主义革命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8、电动汽车的电池难题
郑岳久
①近期,德国汽车品牌保时捷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功率高达450千瓦的超级充电桩,充电3分钟可续航100公里,15分钟即可充电80%。特斯拉也发布了新一代超级充电桩,充电时间可缩短一半。这种超级充电桩技术能否帮助电动汽车克服短板呢?
②的确,超充技术将有助于电动汽车的长途出行,但尚不能彻底解决续航短、充电不便的问题。
③与体积小巧的慢速充电桩相比,超级充电桩对供电线路要求高、占地面积大,无法安装在普通车位上。考虑到建设与运营成本,超级充电桩多见于城市郊区、高速路沿途。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普通消费者用车场景90%以上为市内短途出行,长途出行不到10%。因此,为住宅区、办公区与商业区的车位普及慢速充电桩,比建设超级充电桩更加务实。
④此外,超充技术的实现,不仅需要建设强大的充电桩,也对锂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达数百千瓦的充电功率下,电池可能出现寿命衰减问题,甚至安全风险。因此,为了与当前锂电池性能匹配,实际应用的充电桩功率要比预期低很多。目前,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是“夜间慢充为主,日间快充为辅”。超级快充的普及尚需时日。
⑤如果说基础设施决定了补充续航里程的便利性,那么锂电池本身则直接影响续航里程的长短。对传统燃油车来说,想要实现续航里程增加一倍,只需将油箱相应扩大一倍,基本不会增加整车成本。这一招对电动汽车不管用。一方面,电池价格不菲,增加电池会显著增加购车成本;另一方面,电池的能量密度很低,增加电池容量会显著增加车重,从而降低续航里程。
⑥随着技术提高和生产规模扩大,锂电池成本会逐步降低,而能量密度就成了主要难题。目前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与三元锂两种。前者能量密度较低,主攻低成本与高安全性,应用在空间较为宽松的大客车上;后者能量密度较高,主攻高能量密度,应用在布局紧凑的轿车与SUV上。所谓三元锂,一般是指电池的正极由镍钴锰三种元素组成,调节三种元素的比例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研究发现,能量密度越高的元素配比,稳定性、安全性一般也越差,这使得三元锂电池的技术前路困难重重。
⑦新能源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多年来,风能、太阳能等产业发展历经起伏。其中的技术瓶颈、产业化掣肘等问题,仍有赖于人们共同努力去解决。电动汽车的发展也面临类似挑战。目前,世界各国的研发机构一方面尽可能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极限,另一方面开始探索下一代锂电池,例如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其中,固态锂电池被寄予厚望。不过,下一代锂电池的量产乐观估计仍需5—10年。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行业开始重视氢燃料电池技术。虽然这一技术的完善可能需要更大的投入,但可以避开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为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8日)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由第③~⑥段可知,超充技术不能彻底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短、充电不便问题的原因有: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
【2】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
的确,超充技术将有助于电动汽车的长途出行,但尚不能彻底解决续航短、充电不便的问题。
【3】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高科技的发展在服务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9、请以“做任何事情,只有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智慧和情感……),才能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为中心,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