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放大镜与报纸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才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字
C.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物体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所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2、夏天,艳阳高照,小明从游泳池出来,感觉非常的冷,因为( )
A.气温太低
B.水温太低
C.水蒸发吸热
D.水蒸气遇冷液化
3、如图所示,小方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将透镜靠近提示牌,看到字的像变大
4、今年冬季体检时,西南大学校医院终于购买了新的身高测量仪,如图,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头顶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胡老师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4×10-3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4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胡老师的身高为( )
A.1.68m
B.1.72m
C.1.66m
D.1.75m
5、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一种光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光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红色光
D.绿色光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7、关于密度公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8、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3kg的是( )
A.一个墨水瓶
B.一个篮球
C.一张讲台桌
D.一个装有书的书包
9、下列是估测初三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为165dm
B.每分钟步行60m
C.教室内上课最舒适的气温为60℃
D.在教室内声速为0m/s
10、2023年10月2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运载火箭
B.发射中心
C.地面
D.太阳
11、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间距离
12、下列做法中,能使物体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
A.将橡皮泥压扁
B.一块冰熔化成水
C.将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
D.一面国旗从地球被带到太空
13、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 )
A.在时间内的速度比在
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D.在内物体的速度为
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宇航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不能直接听到同伴说话的声音是因为声音无法在太空中传播
B.小明练琴前调整琴弦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琴声的响度
C.美海军通过“蓝鳍金枪鱼”的预定位声呐系统搜寻马航失联飞机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15、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4个不同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相同的力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水面越高,响度越大
B.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C.敲击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铃声没有完全消失,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16、关于光的各种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壮观的天文现象日全食,是阳光在大气中的折射导致的
B.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镜面反射的结果
C.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亮斑”,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1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18、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后,测量过程中观察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小明可能进行的正确操作是( )
A.向左移动砝码
B.向右移动砝码
C.平衡螺母向左移,使天平横梁平衡
D.换一个质量小一些的砝码
19、如图所示,是一小轿车在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一时间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2s时间内,小轿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在2s~5s时间内,小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5s内,小轿车的平均速度是0. 4m/s
D.5~7s内,小轿车的路程是6m
20、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着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摄像机
21、疫情期间,大数据技术让疫情防控更加高效精准,进出公共场所必须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凭“绿码”放行。下列关于“手机扫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机扫描的二维码是光源
B.当手机靠近二维码时成像变小
C.二维码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成像原理与投影仪工作原理相同
22、下列数据与事实最接近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人体的脉搏每秒钟大约跳动50次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23、《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能估算出物体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24、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
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25、如图的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某医生测量患者甲的体温,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接着用这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患者乙的体温。如乙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6.4℃,则体温计读数是______,如实际体温是38.2℃,则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
26、控制噪声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入手。
27、(1)如图所示,小红在检查视力时,她在镜中看到的“视力表”与她距离______m,检查完后她向靠近平面镜的方向走去,此时镜中的“她”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28、如图是某办公室所用打印纸外包装上的参数,其中“面密度”表示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由参数可知一张纸的厚度_____mm(忽略外包装厚度),打印纸的密度为_____kg/m3。
29、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型靠力来维持”这一结论的伟大学者是______;第一个通过实验精确测量了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_。
30、在公共场所打电话,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轻声”是指声音的 _____;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 _____减弱噪声;我们仅凭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就能判断出对方是谁,是依据声音的 _____进行判断的。
31、如图所示是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当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____,在起飞上升过程中,飞机的重力势能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一湖泊深10m,一架无人机悬停在距湖面26m高的空中,则它在湖中的像距离湖面______m,当它下降了2m,则像与它的距离减小了______m,在下降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在实施人工降雨时,用火箭弹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撒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激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吸热而_______变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34、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位于我国东海。我国某海监船从福州附近海域出发,到钓鱼岛附近执行巡逻任务。请综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海监船上装备一种叫“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______声波,从而预报海上的风暴,这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假设海监船行驶过程中鸣笛
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海监船距山崖
,求海监船航行速度______。
3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选填“a”、“b”或“c”);
(2)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
(3)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
(4)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5)上述实验结论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实验结的过程与该实验相同的是______。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了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如果把原子比作是一个直径100m的足球场,原子核就相当于一个乒乓球的大小.原子核虽小,却蕴含着巨大的原子核能,核电站正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铀﹣235是一种重要的核燃料,一个铀﹣235原子有92个电子,其原子核由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组成,核子总和为235,铀﹣235因此而得名.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mc2计算可知:1kg铀﹣235中全部发生裂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500t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座10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每年要烧掉约330万吨煤,而同样容量的核电站一年只用30吨核燃料.
目前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仍处于绝对优势,但此种能源不仅燃烧利用率低,而且污染环境,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核电站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比火电厂要少得多;核电站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影响,也远远低于燃煤电厂和天然辐射,对于在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物质的一般人来说,每年也要受到空气中存在的放射性气体氡1~2毫希的辐射(毫希是辐射剂量的常用单位),核电站和原子弹的反应原理相同,都是利用核燃料在中子的轰击下产生链式反应放出能量,但原子弹会爆炸,核电站不会.核电站中铀﹣235的含量约为3%,而原子弹中的铀﹣235含量高达90%以上,正如啤酒和白酒都含有酒精,白酒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则因酒精含量低却不能点燃一样.可见,核电是清洁而安全的能源.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发展60年,中国核电发展30年.建国初期,一大批爱国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毅然回到当时那个一穷二白的中国,我国核工业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和努力,让中国在这个领域拔地而起,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研制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加快了我国实现核电自主化、系列化、规模化的发展进程,他们中的邓稼先、钱学森等多位科学家获得了“两弹元勋”的殊荣.能否正确地和平利用核能将成为世界各国正视的现实问题,实现世界无核化应成为各国认真思考的问题,世界和平才是人类的大同.
(1)下列科学家中,获得“两弹元勋”殊荣的是
A.邓稼先 B.爱因斯坦 C.杨振宁 D.牛顿
(2)原子是由 和电子组成的,其中电子带 电;
(3)核电站是利用 来发电的.(选填“化石能”或“核能”)
37、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图示位置缓慢下降(容器足够深且没有水溢出),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求:
(1)圆柱体的体积。
(2)圆柱体的密度。
38、一轿车在福厦高速公路上行驶。这辆轿车从标志牌处开到厦门用时30min,求该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超速?
39、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40、钱包掉到了沙发下面,没有手电筒,小明用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中已经标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法线与镜面_____.
41、如图,一束光射向左右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画出光从玻璃砖左表面射出的光线,并标出该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