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多少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受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影响,我国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为( )
A.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B.森林-草原-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D.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森林
3、下列关于秦岭-淮河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致呈东西走向
B.大致与400mm等温线一致
C.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D.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与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外流河多属于太平洋水系,澜沧江和怒江属于印度洋水系
B.我国非季风区都是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便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D.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是指
A.朝鲜语辽中南地区 B.台湾省与福建省
C.港澳与海南省 D.港澳与珠江三角洲
6、有时用简图可以概括一个大洲、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简单明了。若下面图中的矩形代表中国,下列关于中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描述恰当的是( )
A.
B.
C.
D.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地方戏曲来看各具特色、种类繁多,如:京剧、川剧、鲁剧、秦腔……。对戏剧所在省份判断错误的是( )
A.京剧——北京
B.川剧——四川
C.鲁剧——河南
D.秦腔——陕西
8、广州市家庭节水的有效措施是( )
A.多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B.推广节水器具,提高用水效率
C.淡化海水,解决缺水之困 D.大量使用地下水,少用自来水
9、东北大部分地处( )
A. 亚热带 B. 暖温带 C. 中温带 D. 寒温带
10、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崇礼区举行,北京也成为世界上首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下图是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图(下左图)与某城市气温降水曲线图(右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2月4日20时开始,位于美国的斯阔谷开始观看直播的当地时间为2月4日5时,两地观看开幕式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形条件不同
【2】图中圈出的冬奥会举办城市的气候类型与右图反映的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都灵
B.平昌
C.温哥华
D.索契
【3】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条件主要有( )
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②地形类型多样,兼具平原和山地
③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④资金充足,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近代科学文化与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是( )
A.北欧
B.西欧
C.中欧
D.东欧
12、三河马、三河牛主要出产在( )
A. 新疆牧区 B. 青海牧区
C. 内蒙古牧区 D. 西藏牧区
1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下哪种活动不适合在山区发展( )
A.林业
B.牧业
C.渔业
D.采矿业
14、下列关于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的国家和地区,错误的是( )
A. 欧洲西部 B. 美国 C. 中国和日本 D. 俄罗斯
15、台湾从60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特点是( )
A.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B.钢铁、机械重工业为主
C.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D.纺织食品轻工业为主
16、在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期间,株洲昼夜长短的情况(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现象
17、陕西省是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邻省最多的省份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级行政区全部与陕西相邻的一组是( )
A.宁、渝
B.甘、青
C.鄂、冀
D.湘、内蒙古
【2】下列诗句涉及的地理事物与陕西省无关的是( )
A.长安回望绣成堆
B.渭城朝雨浥轻尘
C.云横秦岭家何在
D.除却巫山不是云
18、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北省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38%,人口总数居全国第6位(除港、澳、台地区)。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河北省数据图(石家庄不含辛集数据,保定市不含定州、雄安新区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来说,河北省下辖市中可用“地广人稀”来形容的是( )
A.承德
B.沧州
C.廊坊
D.石家庄
【2】2015年~2020年,河北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3】河北省人口年平均增长率(0.38%)低于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0.53%),该现象对河北省的不利影响是( )
A.城镇人口减少
B.环境压力减小
C.劳动力不足
D.青少年人口剧增
19、节约用水是人类共同的职责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提倡节约用水,下列措施是某同学提出的建议,属于节水措施的是( )
①生活中,一水多用②公共厕所水应长流,便于保持卫生
③推广节水器具④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⑤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⑥工厂污水未达标排放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20、对我国人口和民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第一人口大国 B.民族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C.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D.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疏
2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纬度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
22、一般来说,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 .
23、我国的三大半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自然资源分为两类:一为______________资源,如土地、森林____________另一类为________________资源如煤、_______________等等。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长白山脉。
25、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26、我国最大的沙漠 、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
27、填空题。
在四大高原中“石灰岩广布,地标崎岖”的高原是: .
28、读下图后回答。
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朝鲜)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海域:(渤海,东海,南海)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
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
29、在下表中填出相应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省级行政区名称
| 四川
|
|
|
| 安徽
|
简称
|
| 津
|
| 琼
|
|
行政中心
|
|
| 杭州
|
|
|
30、在下面相应的表格中填写我国四大高原的名称.
31、关注人口大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每十年进行人口普查。图1为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图2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图3为我国地形分布图。
(1)我国人口地区分布____,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的是____部地区和____部地区。
(2)第七次人口普查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变____。
(3)我国人口占比最多的地区是____部地区,请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原因,
气候因素:____;
地形因素:____。
(4)“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地理角度辩证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
32、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下图左为河南省地形图,图右为郑州气候资料图和冬小麦生长条件资料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粮食大省科技助力】
(1)读图,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属于____地区。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下图为河南省发展智慧农业的资料图。
(2)“智慧农业”体现了河南省( )
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②农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作物生长过程逐步缩短④农业资金投入逐渐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责无旁贷使命在肩】
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端牢中国饭碗,离不开河南粮。
(3)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两点即可)
【国人厨房华丽蜕变】
如今,在我国老百姓的餐桌上,约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3/5的汤圆、7/10的速冻水饺都产自河南。坚持立足农业,以农兴工、以工促农,使河南从改革开放前的“缺粮大省”转变为“中原粮仓”,而今更变为“国人厨房”。至2021年底,河南省已通过优势特色农业带动百余万人脱贫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4)读下图将耕地、人口、深加工、科技这四个关键词填在①-⑤序号后面的横线上(词语可重复使用)。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33、读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位于①____(山脉)和淮河以南,____高原以东,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属于____和____气候。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____和____地形为主,东部平原、低山和丘陵交错分布,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盆地,B____高原,C____平原。
(3)D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____湖。
(4)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E是____,F是____。
34、1.暑假,小明乘坐火车沿兰新线开启了西北之旅。读“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及沿途部分景观图”,回答问题。
(1)兰新线连接了________(省)和新疆。火车过兰州后,地表变得干旱荒凉,这里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兰州至玉门段,沿途多见草方格沙障(景观A),其功能是________。
(3)行至玉门,可常见景观B,其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________。
(4)进入新疆境内,查阅资料和地图发现,本区气候干旱,河流多为内流河,铁路多位于盆地的________(内部、边缘)。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山脉A是____,地形区B是____;该地区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
(2)读图乙,省会城市C是____市。该区另外两省简称是____、____。
(3)读图丙,东北地区的工业是以____(“重”或“轻”)工业为主;从图乙可知东北地区是依托这里丰富的____、____、石油等矿产资源迅速发展的。
(4)读图丙不属于东北三省主要工业部门的是( )
A.食品工业
B.机械工业
C.钢铁工业
D.石油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