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 )
A.气候湿润和半湿润的东部平原和丘陵地区
B.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
C.气候湿润的西部非季风区
D.气候干旱的草原地区
2、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四川盆地 B. 黄土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南丘陵
3、长江、黄河、珠江汛期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河、珠江
B.珠江、长江、黄河
C.黄河、珠江、长江
D.黄河、长江、珠江
4、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表植被
D.海拔高低
5、“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图7示意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自西向东注入(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上游河段
【3】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下合理的是( )
A.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
B.长江流经阶梯交界处,水量大,落差大
C.长江经济带,经济发达
D.长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北极圈穿过北部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稀疏
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开斋节是回族的节日
7、以下不属于水土流失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A.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 B.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C.河水富营养化 D.破坏农田和村庄
8、如图为“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
A.辽中南、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辽中南、沪宁杭、京津唐
9、胡明在网上购买了几本书,收件人地址如下: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白兔潭中学胡明(收),收件人地址中,最小的行政单位是( )
A.湖南省 B.醴陵市 C.白兔潭镇 D.白兔潭镇中学
10、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大小兴安岭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 ( )
A.耕地、林地、草地
B.草地 耕地 林地
C.林地 草地 耕地
D.耕地 草地 林地
1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科技园区是( )
A.上海科技园区 B.武汉东湖科技园区
C.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D.沿海与内陆均衡发展
12、2020年5月,我国东部地区持续强降水天气。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预报图,以下省区出现大暴雨的是( )
A.浙
B.闽
C.粤
D.川
【2】持续强降水易引发洪涝灾害。以下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3、世界上最大的山系是( )
A.阿尔卑斯山系 B.喜马拉雅山系
C.阿巴拉契亚山系 D.科迪勒拉山系
14、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
A. 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 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 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15、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16、“于斯为盛,惟楚有材”,湖南钟灵航秀的环境孕育了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长株潭城市群,有:“一江联三市,三足鼎立”之说,根据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江”指的是( )
A.长江
B.珠江”
C.沅江
D.湘江
【2】下列关于长株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
B.由长沙、珠海、湘潭三市组成,呈三足鼎立之势
C.长株潭一体化不利于充分发挥每个城市的优势,阻碍经济的发展
D.长株潭三市彼此相距很近,发展特点相同
【3】长株潭城市群,以三市间的快速交通设施为纽带,以交通线为发展轴向周边地区放射,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要将长株潭建设成为高效能和生态型的城市群,以下举措合理的是( )
A.相互模仿、借鉴,消除城市产业差别
B.将三市间的绿地改建为住宅区和工业区
C.建立统一的公交、通讯系统,整合观光旅游项目
D.鼓励购买和使用私家车,解决三市间交通困难
【4】有“伟人故里”之称的红色旅游景点是( )
A.凤凰古城
B.邵阳崀山
C.南岳衡山
D.湘潭韶山
17、下列区域被称为“黑土地”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南方地区
18、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所在的自治区是( )
A. 宁夏回族自治区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内蒙古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我国的冬季风发源地主要来自于( )
A.西伯利亚和蒙古
B.印度和蒙古
C.日本和蒙古
D.朝鲜和越南
20、我国的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自西向东的变化是:( )
A.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 沙漠---草原 D. 草原----荒漠
2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 、 、 三级。
22、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 , 西至________ ,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________
23、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省(区)轮廓图 | |||
名 称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简 称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行政中心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24、世界人口分布是(______)的,亚洲的(_____)和南部、(_____)洲和北美洲的(_____)等中低纬度的(_____)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25、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 ;二是 。
26、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
27、读图回答问题。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盆地C_________高原H______(海洋)①_________山脉⑤_________山脉
28、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____的影响。随着____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____。随着____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流进入____。
29、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_海,长江上游和中游以__________(城市)为界。
(2)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支流①:__________;湖泊②:__________。
(3)长江干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巨大的“__________”。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_河段,这里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___工程。
(4)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水流__________(填“缓慢”或“湍急”),航运便利。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__”。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B是__________特区,该城市紧邻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
(2)A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作为开发的前沿,该省的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迅速。
31、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曲线Ⅰ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为我国________区(种植业畜牧业)。图中曲线Ⅱ为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
(2)写出图中我国著名的牧区名称。A________牧区
(3)花生主要分布的地区是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4)某制糖厂到B所在省区采购制糖原料,采购的原料是________。
(5)台湾水果在大陆销售越来越旺,下列水果不是来自台湾的是(____)
A.苹果B.柑橘C.香蕉D.菠萝
32、读左图,中亚地形图和右图,亚洲年降水量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由左图可知,中亚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_________(大于、小于)200毫米,气候______________(湿润、干旱)。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_____________(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
(2)由右图可知,_____________河和____________河注入咸海。二十世纪50年代,人们在咸海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利用这两河的河水进行灌溉,造成咸海水量_______________、湖泊面积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嘉兴自古以来就有“丝绸之府,衣被天下”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积极承接全球服装纺织业的国际转移,先后孕育了“羊毛衫之都”濮院、“中国皮革之都”海宁等。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由于行业整体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技术创新动力,平均利润率仅为5.1%。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局部示意图及嘉兴气候资料图
(1)嘉兴市位于________省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工业基地。
(2)简述嘉兴成为“丝绸之府”的自然原因。(任答两点)
(3)结合材料,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请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________。
34、读下列各省轮廓图,回答问题.
(1)在表中相应位置填出省份名称和行政中心.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省名 |
|
|
|
|
行政中心 |
|
|
|
|
(2)图中各省区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是 ,临海的有 ,陆上有邻国的是 ,有热带分布的是 .
35、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考察是人类认识区域环境的重要途径。2017年8月19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图1为青藏地区简图,图2为青藏铁路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
(1)青藏铁路的走向大致是 ,途经的格尔木位于 盆地。青藏铁路多蜿蜒在海拔3000米 (以上/以下),该铁路长达 公里。
(2)读图1,青藏铁路沿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 、 ,除此之外,青藏地区还有耕地和 (土地利用类型),后者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的 (方位)。
(3)图3中色林错流域内的河流 (汇入色林错/自色林错流出),属于 (外流河/内流河)。
(4)科考队员发现,自1970年以来,青藏地区的色林错面积不断增大。在下面框图内横线填上适当的词语反映色林错湖泊面积的变化过程。
(5)色林错流域的环境变化 (不定项选择)。
A.会导致青藏地区高山海拔上升 B.使得青藏地区冰川面积持续增加
C.短期内促进本区域农牧业发展 D.若长期持续将导致当地生态恶化
(6)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请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