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是发现于河南安阳的甲骨,下列哪些商朝的社会活动有可能记载在这一甲骨上

    ①祭祀

    ②农牧业

    ③刑法

    ④旅游

    ⑤战争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 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

    B.南方相对安定

    C.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D.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 3、汉武帝开庭议事,有时其中的一个奏折,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变,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作出的重大贡献(     

    A.蔡伦

    B.班超

    C.王羲之

    D.张仲景

  • 4、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 5、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口头传说完全可以以印证历史

    C.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D.文献记载没有任何参考的价值

  •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曾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主张,它是

    A. 国人暴动

    B. 陈胜、吴广起义

    C. 项羽、刘邦起义

    D. 黄巾起义

  • 7、下图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之一。由此可知,首次作为全国性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A.隶书

    B.行书

    C.小篆

    D.楷书

  • 8、下边图片中的文物是从我国的哪个古代遗址出土的

    A.元谋人的生活遗址

    B.北京人的生活遗址

    C.河姆渡人的生活遗址

    D.半坡人的生活遗址

  •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

    A. 岳飞   B. 文天祥   C. 范仲淹   D. 霍去病

  • 10、“以六经辨证,论伤寒杂病,金匮青囊,书香万代;为百姓坐堂,践济世初心,杏林赤子,医圣一人。”此对联称赞的人物是

    A.华佗

    B.张仲景

    C.贾思勰

    D.王羲之

  •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庄子》

  • 12、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远古传说正确的是( )

    A.阪泉之战,黄帝战败,归顺炎帝

    B.黄帝时期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C.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D.黄帝时嫘祖创造文字

  • 13、商朝早期,曾几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稳定下来。殷就在今天的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 C.陕西咸阳 D.河北邯郸

  • 14、“为了长生不老的目的,却研制出致人死命的战争武器,对炼丹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嘲讽。”这项战争武器起源于

    A.火药的发明

    B.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发明

    D.编写《天工开物》

  • 15、下表中元朝与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确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 16、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下面年代尺中显示的四个年代中,能够完整反映这一阶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17、要研究唐时期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书籍是(     

    A.《西游记》

    B.《马可·波罗行纪》

    C.《大唐西域记》

    D.《资治通鉴》

  • 18、如果把“君主权力空前强化”、“机户与机工的关系”、“闭关锁国政策”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所属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 19、以下能说明大运河作用的是(       

    A.隋朝统一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条件

    B.开凿过程中利用天然河流和已有渠道

    C.北达逐郡,南抵余杭,以洛阳为中心

    D.大运河凿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20、下列有关该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他与炎帝在阪泉展开大规模战争,打败炎帝后两部落结成联盟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制造船只        ④他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朝设置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 22、他是戊戌变法时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编译了《天演论》他是________

     

  • 23、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商朝是我国_________文化灿烂时期,与商周同期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_文化。

     

  • 25、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 26、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致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 ______制度;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但他的统治具有 ______和暴虐的特点。

  • 27、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是________;而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 28、___________继位后,在贤相_____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 29、唐朝贞观时期推行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元朝时期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____”,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 30、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抗元名将是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   )退避三舍 a.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   )纸上谈兵 b.牧野之战

    (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刀耕火种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金,南宋的建立者及民族是什么?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绩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来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在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城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稀,则数那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2)宋代南方地区从越南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

    (3)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