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土地资源 B. 石油资源 C. 有色金属 D. 煤炭资源
2、我国东部地区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
A.天山——阴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 D.南岭
3、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源头
B.源头到宜昌之间
C.宜昌到湖口之间
D.湖口以东
4、下列铁路线不属于东西干线的是( )
A.宝成—成昆线
B.陇海线
C.浙赣线
D.兰新线
5、2015年入秋后,我国多地多次出现雾霾天气,特别是北京地区更严重,也引发了一场由PM2.5(入肺颗粒物)空气质量治理的争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倡导市民低碳生活 ②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③发展私家车,限制公共交通
④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洲南部.太平洋西岸 B. 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C. 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D.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台、闽、桂、云四省
7、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A.种类少,损失小 B.种类多,损失大
C.范围小,损失大 D.范围大,损失小
8、读我国四至点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西经度相差约( )
A.49°
B.62°
C.69°
D.82°
【2】我国最北端大概位于( )
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漠河
D.黑瞎子岛
【3】当哈尔滨已是“千里冰封”时,而三亚仍然“烈日炎炎”,造成两地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低
B.距海远近
C.地势起伏
D.东南季风
9、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季风 B.地形 C.气候 D.位置
10、台湾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从下图读取的关于台湾省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西面隔海与①处的广东省相望 B.②处的台湾海峡是海上交通要道
C.③处是台湾省的钓鱼岛 D.铁路干线沿海岸线呈环状分布
11、跨越我国长江干流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A. 京九、京沪、京广、焦柳、成昆 B. 京沪、京九、京广、焦柳、成昆
C. 成昆、焦柳、京广、京九、京沪 D. 京广、京九、京沪、成昆、焦柳
12、开发利用山区时,容易产生的地质灾害是
A. 台风 B. 地震 C. 火山爆发 D. 滑坡
13、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东西高,中间低 B.南北高,中间低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14、“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 )
A.西低东高
B.呈三级阶梯分布
C.西高东低
D.西部以平原为主
15、2023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进入负增长区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数不增反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
C.人口基数减少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下列措施不符合我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的是( )
A.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B.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C.控制人口增长,坚持独生子女政策
D.开放三孩政策
16、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之路……地处长江经济带上的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令人堪忧。导致贵州省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山高坡陡,地表崎岖②毁林开荒③降水集中④干旱等灾害性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利用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移动的位置来显示时刻变化。如图为晷针影子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晷针影子存在有规律的变化,是因为( )
A.地球大小
B.地球形状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2】从日出到日落,晷针的影子是( )
A.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B.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C.顺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D.逆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18、据图分析,新疆棉花主要分布在图中地区的自然原因是( )
A.水源稳定,利于灌溉
B.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
C.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D.沿铁路分布,便于运输
19、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香港、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B.澳门与深圳经济特区相邻
C.均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D.经济支柱都是博彩、旅游业
【2】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附近以海底隧道代替桥梁,其主要原因是( )
A.保障飞机起降安全
B.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
C.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
D.减少泥沙淤积
20、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十堰
2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依据 、 和 地理来划分的。
22、在中国各类地形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
23、在郑州交汇的铁路干线是( )和 ( )。
24、(题文)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千米,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岛屿,其中直接濒临太平洋的岛是________岛。
25、我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以上,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6、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陇海线和兰新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
27、将下列自然资源进行分类连续:
_______ _______
28、据2000年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_________,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________人)的3倍多。
29、自然特征
位置 | 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第一级阶梯,大体位于A____(山脉)以西,B____山脉——C____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
范围 | ____自治区、____省和____省西部 |
地形 |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素有“____"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
独特的高寒气候 | 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____。由于海拔____,空气稀薄,日照____,太阳辐射强烈。 |
河湖 | 青藏高原是2.____、1.____、3.通天河、4.____、5.____等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拥有世界上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湖区。____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
资源 | 有丰富的____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
30、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____,____,____。
31、读“各省级行政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林海雪原” 是对我国最北的省__________(填序号)的真实写照。与其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
(2)图中四个省都有河流通过,其中,汛期最长的河流分布在______(填序号)省境内,其行政中心城市是_______。
(3)④省位于________半岛上,该省与辽东半岛所环抱的内海是_______。
(4)成语 “秦晋之好”中的“秦”是________(填序号)省的简称,该省的河流在长度上位居我国第______位。
32、读“中国疆域和工业基地分布图”和“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是我国的陆上邻国_____________,字母Y是我国的内海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环渤海经济圈”范围包含了甲图中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A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和B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
(3)读乙图资料,环渤海经济圈地区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单选)
A.水资源缺乏 B.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4)甲图中联系C工业基地和E成渝经济区的天然黄金水道是__________(填名称),为这两大地区的经济贸易交流提供便利的航运条件。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图1为沿32°N地形剖面图,图2为我国地形图。
(1)“大河滚滚向东流”说明我国的地势特征为______,第一阶梯内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①是______,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______----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一_____。
(2)我国四大盆地中,A______的纬度最高;B______的面积最大;被称为“聚宝盆”的C是______。
(3)山脉纵横交错,部分山脉既是省区的分界线,又是地形区的分界线。如:D______是地形区②______和③______的分界线。
34、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度的是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单选题)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集中在冬季
(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____气候。
(5)山东省属于上图中三种季风气候的____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35、读“我国部分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汉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满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根据各民族的分布状况,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交错居住。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在________(数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