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认为,道光皇帝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
A. 钓鱼岛 B. 香港岛
C. 台湾岛 D. 辽东半岛
2、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发展两岸关系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3、毛泽东在中共某次大会的闭幕词《愚公移山》中指出,这次大会,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瓦窑堡会议
D.西柏坡会议
4、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进驻仪式,是举行香港、澳门回归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仪式主要体现了中国政府( )
A.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
B.维护港澳治安
C.关注港澳的社会建设
D.加强军队建设
5、有人说:“‘文革’时期虽然建设遭到破坏,但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我国
A.结束了依赖“洋油”的时代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建成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D.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6、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人物身上不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
A.邓世昌
B.张学良
C.曹汝霖
D.林则徐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B.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
C.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D.鸦片走私可以使中国银弱兵荒,不堪一击
8、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八路军威名远扬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豫湘桂战役 D.百团大战
9、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那么建国初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 )
①香港 ②台湾 ③澳门 ④新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1952年,湖北省某地区一位农民兴高采烈地在一块土地上耕作,他耕作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
A. 国家的
B. 集体的
C. 他自己的
D. 地主的
11、毛泽东曾经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文章。下列文章中,李大钊撰写的这篇文章是( )
A.《敬告青年》
B.《文学革命论》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狂人日记》
12、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面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
A. 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当议》,提倡白话文 D. 陈独秀的《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13、香港、澳门的回归,其重要意义有
①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14、关于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武昌起义也叫做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5、观察《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截止1881年,沙俄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 )
A.60多万平方千米 B.100多万平方千米
C.114万多平方千米 D.150多万平方千米
16、1978 年,广东清远率先在国营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结果迅速改变工业效益低下的状况。到1981 年底,这种“清远经验”迅速在全国实施。“清远经验”说明( )
A.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包产到户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对外形放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17、《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 )
A.欧洲民法的基础 B.欧洲教育法的基础 C.欧洲刑法的基础 D.欧洲交通法的基础
18、“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下图中的英雄人物参与的革命活动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绍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镇南关起义
19、下列历史人物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
A.黄兴
B.宋教仁
C.蔡元培
D.孙中山
20、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利的重要表现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C. 中国首次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2、中国应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3、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马其顿君主是______ ;
2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5、制造借口是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惯用伎俩。
(1) 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贸易,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分别以“ ”和“ ”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1900年6月,为镇压 ,英美等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2)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
(3)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7、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期间形成了以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28、“……后来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份宣言中以浓缩的形式出现。”这份宣言是发表于1848年的《________》。
29、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_____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______”的照会。
30、1988年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1997年___________回归祖国。
31、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场战争?
(2)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场战争中?这场战争中,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条约获得了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特权?
(3)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什么?
(4)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什么?
(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32、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根据提示信息,完成下题。
(1)1840年英国对清政府发动__________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之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_,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4)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_________,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______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中的历史)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示的企业分别是在什么口号的指导下创办的?除此之外,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还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文献中的历史)
材料二:“尽管清末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变法”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是什么?并指出清末变法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皇帝仅6岁,以皇太后名义下诏),诏曰:“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全国)沸腾……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予(我)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钦此。”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军起事”指的是哪一次革命(武装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意义。
(图表中的历史)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运动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