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曹雪芹
2、“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杰出的书法家是
A.顾恺之
B.司马迁
C.王羲之
D.祖冲之
3、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三司
B.市舶司
C.中书省
D.蕃坊
4、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
A.创立皇帝制
B.颁布“推恩令”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确立科举制
5、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西晋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西晋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6、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爆发的地点在
A.沛县 B.巨鹿 C.大泽乡 D.陈县
7、如果你想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缀术》
B.《黄帝内经》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8、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
A.反对暴政 B.创立宗教组织 C.提出口号 D.推翻统治王朝
9、云南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一。1965年5月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这可以作为研究元谋人的( )
A.文字史料
B.影像史料
C.口述史料
D.实物史料
10、春秋时期我国农耕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春秋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是( )
A.分封制瓦解
B.井田制崩溃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郡县制确立
11、下图《弘法大师行状绘词》描绘的是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
A.进行海盗式殖民掠夺
B.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C.传播日本先进的科技
D.开展正常的贸易活动
12、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A. 无为而治 B. 仁者爱人 C. 有教无类 D. 以德治国
13、“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共两党完全停止对峙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掌握军政大权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14、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三国志·吴主传》记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该材料讲述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5、“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政治状况是( )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君主专制强化
C.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D.皇帝昏庸无能
1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报复中国的虎门销烟 B. 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C.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D. 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17、“一带一路”构想是新时代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是
A.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 B.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C.南北经济交流的管道 D.中美政治沟通的渠道
18、6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
19、面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各家各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其中法家主张
A.实行“仁政”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选举贤能的人治国
20、我国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新规。即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护,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
D.孙武
21、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
22、西汉时,______ 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
23、商亡周兴的关键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战役)后,匈奴再也无力对抗西汉。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南宋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
(2)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匠人是_____________
(3)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______ ,创作了悲剧《窦娥冤》。
25、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_________,是_________主持修筑的。
26、写出下列人物的著作成就。
(1)顾恺之________
(2)司马迁________
(3)贾思勰________
(4)王羲之________
27、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下列王朝建立的民族。
(1)辽: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夏: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朝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东汉:______出使西域,并经营西域30多年,还派______出使大秦。
29、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________。
3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_______发展而来的。
31、
II 半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农耕时代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水稻
农耕时代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粟
32、清朝于1684年设置________管辖台湾;又于1793年颁布《________》29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3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哪一朝代?
(2)他的著作是什么?这部著作的体裁叫什么?
(3)材料所涉及人物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