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书法作品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这是下列哪位的代表作?(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钟繇
D.胡昭
2、如果你是汉武帝的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 )
①焚书坑儒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颁布“书同文,车同轨 ”法令
A. 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珍品是( )
A.
B.
C.
D.
4、郭沫若曾指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 )
A.百家争鸣的局面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竞相改革的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5、西周分封,天子至高;秦行郡县,皇帝至上。无论分封制或郡县制,统治者施政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加强对全国统治
C.便于经济管理
D.利于文化交流
6、下图为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政权并立或统一的情况示意图。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北魏 南宋元
B.北周陈 西晋
C.北宋 南宋 元
D.北宋 东晋 元
7、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A. 甲骨文 B. 印刷术 C. 圆周率 D. 造纸术
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面反映唐朝最鼎盛时经济发展的诗句是( )
A.藩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B.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9、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
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10、清入关以来,西藏一直是个不稳定的因素,隔三差五就起纷争、叛乱以及分裂事件。乾隆时期,国力强盛,为了西藏的安定,创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的实质是()
A.维护西藏宗教领袖的权威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有效地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D.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11、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B.遣唐使的到来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12、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酒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以下不属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成就是( )
A.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 B.中医临床理论的开创者
C.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D.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13、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古田会议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中共七大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后指明了奋斗方向
14、唐太宗在位时,为官作宰的人大都清廉自矜,商旅在野外住宿,没有一个盗贼,监狱年年空缺,牛马遍野,门不闭户。材料描绘的是(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5、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是()
A.光武帝 B.汉武帝 C.汉明帝 D.汉献帝
16、下列哪一种货币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 )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蚁鼻钱
C.刀型币
D.铲形币
17、“吃水不忘挖井人”,最早发明木结构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8、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司马迁---创制地动仪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出《伤寒杂病论》
19、小明同学假期中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回来后告诉同学们:我去的城市号称“六朝故都”,三国时它叫建业,而东晋时则叫建康,你知道小明同学去的是哪个城市吗?(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杭州
20、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修筑阿房宫
C.焚书坑儒
D.统一车轨
21、春秋时代,出现了老子创立的_________学说、孔子创立的_________学说。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2、______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439年,______(政权)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3、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东汉末年,曹操把______劫持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24、二、科学家祖冲之
1.概况:祖冲之是______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______、______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并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还设计制造了指南车等。
25、汉语中的一些成语出自一些历史事件(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请把相关成语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
A.阵前倒戈B.退避三舍C.破釜沉舟D.纸上谈兵E.围魏救赵F.卧薪尝胆
( )牧野之战( )晋楚之争( )吴越争霸
(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26、下图的建筑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居住的。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顾恺之的代表作两部 、 。。
(2)《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 的务实精神。
28、山顶洞人生活时间:距今约________年。
29、《送子天王图》是唐朝著名画家____的作品;北宋张择端的《____》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0、“战国七雄”是指________、楚、燕、韩、赵、魏、________七国。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2)北宋时兴起,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的是——
(3)唐朝时期的国际性的大都会——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继位之后,“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以儒家学说作为国家的治国思想,广施德治,安抚人民,同时又吸收法家思想的精华,创新改革,以法治国,恩威并施,积极寻找多渠道的治国良方,在他执政五十四年中把西汉王朝推向鼎盛时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得到空前大发展。
——摘自李凤启、张应二《汉武帝治国方略论析》
材料三 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既强调“以德治国”,又不排斥“法治”,主张“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我国古人认为,礼和法都是治国所必需的,但二者各有所长:礼是防患于未然的道德引导,让民众在生活中有所遵循、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而法是在少数人突破法律底线后采用的强制手段。
——摘自戴木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治实行郡县制的目的。归纳柳宗元对秦始皇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在文化上的措施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的治国措施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家治国思想的主要特点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及政治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