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主要标志是

    A.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B. 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C. 诸候国数量大大减少

    D. 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 2、你听说过“闻斯行诸”的故事吗?据《论语》记载,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即‘听到了就要去做吗?’)”孔子说:“你的爸爸哥哥都在,要先去请教他们,怎么能听到就做呢?”过了一会儿,再有也问:“听到了就要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要去做。”公西华被搞糊涂了,就问孔子:“同样的问题,您老人家为什么给他们两个不同的答复呢?”孔子就说:“冉有做事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莽撞,所以要约束他。”这个故事体现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A.因材施教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时习之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下图可以用来研究(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诸侯争霸

    D.战国七雄

  • 4、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光武中兴

    B.大批贫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

    C.出现州牧割据局面

    D.外戚宦官专权

  • 5、新疆古称西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设置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府 D.新疆行省

  • 6、《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郑板桥

  • 7、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发展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战争频繁

  • 8、“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书,靡不必书”。摘自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

    A.

    B.

    C.

    D.

  • 9、6000年前陕西半坡人制作大量彩陶。4000年前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制作厚度不到1毫米的“蛋壳陶”(如下图)。制陶工艺变化反映出(     

    A.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B.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址分布广泛

    C.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

    D.原始社会的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

  • 10、宋朝这一政策的实行,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情况的发生,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下降等负面影响。这一政策应是(     

    A.实行削藩

    B.削弱相权

    C.重文轻武

    D.八股取士

  • 11、从下边两幅图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包括(     

    ①战国时铁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②各国注意兴修水利

    ③农业生产受到重视                              ④青铜器不再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2、“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屠呦呦的巨大贡献是(     

    A.发现“青蒿素”

    B.发明麻醉剂

    C.发现青霉素

    D.发明维生素

  • 13、科举考试是历经了隋唐到清代1300多年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贵族垄断,看重门第

    B.德才兼备,地方推举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 14、公元230年,吴国皇帝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按照公元纪年法换算,这一年应该是

    A.2世纪前期

    B.2世纪后期

    C.3世纪前期

    D.3世纪后期

  • 15、“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②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治国,并以身作则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6、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其自然”。这是谁的观点(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17、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 )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 18、下列最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变化是

    A.粮票布票,排队购物

    B.用牛耕地

    C.饮食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D.步行走亲戚

  • 19、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20、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   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也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___________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 22、汉武帝时,两次派_________出使西域。

     

  • 23、中国古代发生了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______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4、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某班开展歌谣学史的活动。邀你共同探究。根据所给内容在横线处选择合适内容把歌谣补充完整。

    启、汤、奴隶制、世袭制、分封制。

    大禹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________制。

    王位传给儿子________,禅让从此变________

    夏桀是个亡国君,________灭夏建商朝。

    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

    吕尚、周公佐武王,纣死商亡西周立。

    天子统治有加强,________制行天下固。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 25、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其中某些地方没有完成,请你帮他完成。

    (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夏朝。

    (2)约________年,______灭夏,建立商朝。

    (3)________年,牧野大战。

    (4)________年,东周开始

  • 26、华佗:东汉名医,发明了“______ ”,还创编出了“_________”,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 27、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在中日交流史上,唐代最有影响的是唐玄宗时东渡日本的高僧   ,他在日本精心设计的   ,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明珠。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唐太宗时西游天竺的高僧

     

  • 28、从下面的《清朝疆域图》,我们可以看出清朝前期疆域,请在图中的A、B、C三处写出清朝前期的疆域所至名称。

  • 29、南朝概况:南朝是420-589年在南方出现的___、齐、梁、____四个王朝的总称。

  • 30、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____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激战。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Ⅰ组 Ⅱ组

    人物 事件或作品  民族   首领 政权

    汤显祖 平叛大小和卓 女真族   元昊   蒙古国

    曹雪芹   《红楼梦》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明太祖   《牡丹亭》   契丹族   努尔哈赤   后金

    乾隆帝 厂卫制度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周代的贵族分为哪几个等级?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况出国君或诸侯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