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设置机构,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这一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该机构是( )
A.刺史
B.西域都护
C.郡守
D.御史大夫
2、(题文)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安史之乱使得北方生产大受摧残,田地荒芜,人们流离失所,许多州县成为废墟。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上述现象说明安史之乱的影响是( )
A.导致南方超越了北方
B.使边疆地区更加动荡
C.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D.出现了藩镇割据的新现象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唐朝发明新型耕作工具直辕犁 B.北宋时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C.明代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作物 D.顺治、康熙等帝王,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葵丘会盟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齐桓公
B.周武王
C.晋文公
D.楚庄王
6、《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中写道:“这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它不但普及了文化,也延续了文明。”文中提到的“功德无量的事”是
A.秦灭六国
B.统一货币
C.统一文字
D.焚书坑儒
7、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图中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8、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开拓海外市场 B.“示中国富强”
C.开拓海外殖民地 D.发展市场经济
9、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场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秦朝的休养生息
B.秦朝的残暴统治
C.楚汉之争的发生
D.灵渠的开凿
10、(2015·湖南衡阳)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1、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曲辕犁的广泛应用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 开元盛世
B. 贞观之治
C. 光武中兴
D. 文景之治
13、历史学习讲究“论从史出”。要论证“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这一结论,下列可以作为论据的史实是
A.设立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
B.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
C.设立安西都护府加强管理
D.派遣玄奘出使西藏
14、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B.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
C.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D.东周前期为春秋时期,后期为战国时期
15、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王莽篡汉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16、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增设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时(公元146年),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 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完善
B. 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 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 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17、《山海经》中写道:“蚩尤作兵伐黃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bá),雨止,遂杀蚩尤。”以上《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内容
A.属于历史真实记录
B.没有任何依据
C.反映了人类起源
D.反映了华夏族形成过程
18、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 说。”按旧用国家涵义,中国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9、我国境内已发现的远古人类: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应是( )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①②
20、以下成语典故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历史的是
A. 唇亡齿寒 B. 管鲍之交 C. 退避三舍 D. 朝秦暮楚
2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他被尊称为____ 。
22、755年,_______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______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23、法家: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_______,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4、作用:使________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5、公元前221年,_______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6、中国历史人文荟萃,群星璀璨。
(1)改堵为疏,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2)“功业追尼父,千秋史公”人称“史圣”,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的是 。
(3)为报先主知遇之恩,鞠躬尽瘁而后己的是 。
(4)东床坦腹养鹅自赏,《兰亭序》后世永流芳的是 。
27、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经_______人传入欧洲。
28、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的朝代开始的朝代是____
29、图一人物是东晋的建立者____ ,他在即位大典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图二是__示意图,经此一战,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成功抵御了前秦的军事威胁。
30、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字母及地名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是:
(2)秦长城西起: 东至: 。
3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都有其主流表达形式,请你为以下各朝代文学作品、作者、主流表达形式等进行正确对应的连线。
32、列举夏、商、西周的三位暴君。
33、201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一周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开放促进繁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二: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宋朝时期,中国首次大规模从事海上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宋朝时期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丝绸之路曾发挥过怎样的作用。
(2)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以证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宋朝时的海上贸易发达与这一时期哪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