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
C.商品经济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
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在( )
A.云南省
B.河南省
C.北京
D.天津
3、历史上的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中,最为相同的是( )
A.末代君主荒淫,政治腐朽
B.各族人民大起义
C.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
D.异族入侵
4、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这种制度叫
A.郡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5、2019年10月16日,连接郑州和新乡两个城市的第四座黄河大桥——官渡黄河大桥正式通车。因该大桥位于官渡之战古战场附近,故被命名为官渡黄河大桥。官渡之战中,曹军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粮草充足 B.占据了有利地势
C.投入兵力多于袁军 D.战术得当
6、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A.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7、“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里所说的“强胡”是( )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8、“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文化所征服(马克思)”,其在清朝前期可以用来说明( )
A.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B.文字狱的出现
C.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D.儒家思想被大力推崇
9、2023年9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穿越170万年寻迹“元谋人”——现场直击元谋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一文。你如果想实地观看此次考古发掘,应该去的省份是( )
A.陕西
B.河南
C.浙江
D.云南
10、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1、“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揭示了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②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③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④水利设施得到改善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2、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李白 D. 李清照
13、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代表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4、下面示意图中的问号处应该填(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5、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帝国主义的炮声”指的是哪一帝国主义国家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16、“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2年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扎有外国军队
D.北京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17、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举荐皋陶作继承人,皋陶死,又推荐伯益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最后启杀了伯益,继承了父位。从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选贤与能的民主制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伯益是夏朝建立者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18、交子最早应出现在( )
A.河南
B.四川
C.苏州
D.广州
19、《剑桥中国史》说:“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地作了修正。”材料中说的“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等级制
20、《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下列关于这部小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取材宋江方腊起义
B.再现三国风云历史
C.叙述玄奘西游天竺
D.歌颂离奇爱情故事
2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建立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2、法家: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_______,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3、原因:西汉初,富商大贾控制了________的经济命脉。
24、“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诗人______的诗句。作者被称为“______”。
25、经济重心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到____最终完成。
26、公元前________年,周部族首领________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________决战获胜,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统一措施,其中将______作为统一文字;将______作为统一后的货币在全国使用。
28、“八王之乱”使西晋走向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______高潮。 ______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9、下图是《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图中A、B 、C所代表的重要古地名: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30、公元前______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______年,苻坚不顾一切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31、将下列人物、朝代及相关事物搭配起来
人物 朝代 相关事物
①李世民 a.南宋 A.杯酒释兵权
②杨广 b.元朝 B.贞观之治
③赵匡胤 c.隋朝 C开凿大运河
④文天祥 d.唐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关汉卿 e.北宋 E.《窦娥冤》
32、列举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主父偃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1)材料一中主父偃给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的实行解决了西汉王朝面临的什么严重问题?
(2)材料二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一、二中的两个建议的实行对西汉王朝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