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广西贵港初二(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学完“中国同盟会”的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目的:集中全国的革命力量

    B.建立:1905年8月 孙中山

    C.作用: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D.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2、有一名黄埔军校的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初期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的是

    A. 孙中山

    B. 蒋介石

    C. 周恩来

    D. 李大钊

  • 3、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信息能够印证我国(  

    A.农村经济改革逐步展开

    B.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5、明治维新是日本崛起的起点,在这次改革中,对日本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措施是( )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 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D. 实行征兵制

  • 6、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报刊杂志与其宣传的思想主张对应有误的是

    A.

    B.

    C.

    D.

  • 7、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古田会议

    D.八七会议

  • 8、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总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

    C.《北京条约》规定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

    D.《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9、下列政策中属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举的是

    A.没收   B.拍卖

    C.兼并   D.赎买

     

  •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伟大转折”的含义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 1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下列内容属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的目标是

    ①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2、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发动了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 13、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

    A.作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B.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D.平反冤假错案

  • 1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

    A. 林则徐广东禁烟的坚强意志 B. 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 陈独秀宣扬“民主”“科学”的思想 D. 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 15、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 16、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C.将日军赶出抗日根据地 D.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 17、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成立强学会   B. 公车上书   C. 创办万国公报   D. 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

     

  • 18、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 1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A.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B.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 20、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下列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从上海转移到______的一艘游船上,并由此诞生了“红船精神”。

  • 22、________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 23、(1)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①________城创立,号召信仰唯一真神安拉。

    (2)达芬奇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②________》。

    (3)1777年大陆军在③________战役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

    (4)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④________》参加叛乱各州的黑人获得解放。

    (5)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⑤________》。

  • 24、2008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25、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_”口号。

  • 26、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根据地;后来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根据地面积最大。

  • 27、势力范围

    (1)背景:_______签订以后。

    (2)方式: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________

  • 28、下图人物是______

  • 29、前不久,中国海军舰队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30、三民主义为指导,终结帝制树新风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

    材料一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的主张。

    材料三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1)材料一中“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哪两位爱国将领?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的态度如何?

    (3)材料三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哪次战役中?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 3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

    (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是由于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影响?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革命的发生?领导者是谁?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3)1921年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使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赴后继、上下求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哪所?

    2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