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新疆昌吉州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拓者,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人是( )

    A.张仲景 B.扁鹊 C.祖冲之 D.司马迁

  • 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被称为“诗仙”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韩愈

  • 3、唐代扬州商贾云集,贸易兴盛,江淮盐、茶、稻米、木材、药材及其他货物,先汇集至此,再转往关中和北方各地。这主要得益于(     

    A.政治地位重要

    B.城市经济繁荣

    C.大运河的开通

    D.当地物产丰富

  • 4、如下材料,词曲在宋元时期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宋柳永《望海潮》

    A.文明的对外交往

    B.丰富的都市生活

    C.繁荣的商品经济

    D.宽松的文化氛围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状况落后

    B.中国经济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C.美国对我国实行了经济封锁

    D.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 6、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轻徭薄赋

    D.勤于政事

  • 7、下图是东晋―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 所占比例的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出现巨大变化。这与当时推行实施的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行省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 8、宋代有诗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反映出宋代

    A.重农抑商

    B.积贫积弱

    C.重视文教

    D.商业繁荣

  • 9、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与北宋、南宋都保持并立的民族政权是( )

    A.辽

    B.金

    C.元

    D.蒙古

  • 10、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因此中医具有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对维护人民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四位中国古代四大中医代表人物中,谁被称为“医圣”(       

    A.

    B.

    C.

    D.

  • 11、清朝前期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B.对黄河、淮河、大运河进行治理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D.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 12、利用假期,明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交子

  • 14、人类交往,有和平交流、暴力冲突等方式。下列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四个事件,哪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戚继光抗倭

    B.丝绸之路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 1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B.统治者的重视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推广和改进犁耕

  • 16、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交战双方

    东晋与前秦

    兵力对比

    8万与87万

    结果

    前秦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与混战状态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 17、公元9年,夺取政权,建立新朝的是

    A. 董仲舒

    B. 刘秀

    C. 张角

    D. 王莽

  • 18、图人物名片划横线处填入的人物应是(       

    【科技名家】我国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____________对于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有深入的钻研,将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A.吴道子

    B.王羲之

    C.郦道元

    D.祖冲之

  • 19、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采取的政策是

    A.休生养息

    B.以德化民

    C.文景之治

    D.休养生息

  • 20、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佛教是由下面哪个国家创立的

    A.古罗马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中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朝时期的贾思勰非常重视农业知识,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______ 》。

  • 22、 

    (1)(  )诗仙         A. 杜 

    (2)(  )画圣         B. 李 

    (3)(  )药王         C. 吴道子

    (4)(  )诗圣         D. 孙思邈

  • 23、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__的局面;________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

  • 2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天下第一行书指《__________

  • 25、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在农业发展的同时,______的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方面。

  • 26、___________改国号为___________,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27、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辉煌灿烂,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的画注重线条的变化,人称“吴带当风,被誉为“画圣”。他是   

    (2)他的诗歌大量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他享有“诗仙”的美誉。他是   

    (3)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他是   

    (4)他的作品《红楼梦》是清代艺术成就最高的小说。他是   

  • 28、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到东晋后期, 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北方人的南迁,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 29、戚继光抗倭

    ①倭寇:元末明初,_____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_____

    ②戚继光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称为“_____”。

    ③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

  • 30、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李时珍        《天工开物》        画圣

    司马光        《送子天王图》       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毕昇         活字印刷术         东方医学巨典

    宋应星        《本草纲目》        编年体通史

    吴道子        《资治通鉴》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1)材料一中的改革有何作用?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2)材料二中“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这得益于哪一次改革?概括材料二中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哪些内容?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孝文帝”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皇帝?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汉化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以上改革(或变法)对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