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河北承德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抵抗外来侵略

  • 2、经过一年多的巨大努力和艰苦工作,我区所有学校都于去年通过了均衡发展的国家验收,学校的教学楼建起来了,实验室配齐了仪器,图书室充实了图书……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贯彻国家的哪一战略?

    A. 科教兴国

    B. 百花齐放

    C. 百家争鸣

    D. 扶贫攻坚

  • 3、下列关于百团大战描述正确的是

    A. 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 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伟大历史篇章

    D. 抗战防御阶段中国军队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和狂妄计划

  • 4、在如图所示的古代政治制度中诸侯应尽的义务是(     

    A.教民开垦、耕种

    B.分封宗亲和功臣

    C.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D.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

  • 5、“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华民国的建立

  • 6、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浙江和江苏的太平军颁布告示:“令凡有田者,得自征半年租”“业主租收五成”。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收租“如乞丐”,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有全家避去者”。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触动了封建生产关系

    B.得到了农村地主的支持

    C.引发了农民恐慌出逃

    D.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7、如图是某纪念馆的纪念墙(部分),它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A.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B.日本割占中国台湾岛

    C.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 8、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

    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

  • 9、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还要将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战斗的《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国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闻鸡起舞

  • 10、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跟改革开放前相比,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A. 公交车

    B. 火车

    C. 飞机

    D. 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 11、日本学者田中正明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评价你认为准确的是(       )。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田中正明否定传闻(口述)历史具有考证价值,体现了严谨的史学态度

    C.此观点准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 12、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全盛时期曾经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但在哪一事件后由盛转衰(  )

    A.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

    C.天京事变

    D.北伐西征

  • 13、下列内容属于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相同点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业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兴办新式学堂

  • 14、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A.提倡个性解放

    B.抨击旧道德

    C.倡导白话文

    D.主张男女平等

  • 15、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平型关大捷——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D.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16、要研究张謇这个历史人物,可以利用各种史料,下面史料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A. B.

    C. D.

  • 17、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历史事件是(  )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C.国民大革命失败

    D.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 18、通过有关解放战争的历史知识,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推荐几部影视作品给大家,其中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大决战》

    C.《甲午风云》

    D.《我的长征》

  • 19、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上参加一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A.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B.筹建新中国

    C.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D.制定《共同纲领》

  • 20、1901年,清政府决定次年起废除八股文;1903年,又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1905年又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兴办学堂。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     

    A.教育

    B.外交

    C.文艺

    D.习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______成立。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 22、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 23、1997年,我国经济总量(GDP)在世界排名________位;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________位。

  • 24、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进攻___________

    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请将相对应的史实进行配伍

       )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A.屠呦呦

       )两弹元勋

    B.邓稼先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C.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D.翟志刚

     

     

  • 26、_____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 27、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____(地点)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地点),之后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 28、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_____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制度。

  • 29、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______清朝战败, 1842年在南京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了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算衰

    (3)191211______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4)193712月,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国无辜军民____人以上。

  • 30、1961年,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实施“(       )”的八字方针。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人们认识到,只有(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简述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指出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的时间及其影响。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 3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0多年来,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时候召开的?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3)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什么?

    (4)简要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你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33、请写出南京条约的内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政权巩固)

    (1)哪一事件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与哪一场战争有关?

    (3)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探索)

    (4)“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

    材料一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5)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简述该事件的完成对中国社会的作用。

    (特色中国)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图中会议上作出了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是什么?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哪一经济体制的目标。

    (8)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举一例措施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