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阪泉之战
2、春秋时期,各国争霸,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种种灾难
②小国被灭,出现了一些大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争霸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地方刺史
C.太尉
D.御史大夫
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从集中军权开始,其原因不包括( )
A. 当时的社会背景的需要 B. 他本人经历的切身体会
C. 对前朝历史经验的借鉴 D. 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5、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隋文帝建立隋朝
B.隋朝大运河开通
C.隋军灭掉南方的陈朝
D.开皇之治局面的出现
6、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国的历史图景。以下《三国演义》的部分章节中,没有反映赤壁之战的是( )
A.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B.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C.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
D.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7、从“陈桥”到“扳倒井、袞龙桥”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8、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宋代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编印,学术得到广泛传播。这说明活字印刷术
A.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B.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术
C.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D.发明于唐成熟于宋代
9、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 )
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安西都护府
D.吉林将军
10、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这理念相近的是( )
A.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D.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1、他选贤任能,改革齐政,使齐国国富兵强,并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材料中的“他”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
12、“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一诗句描述了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的状况。七雄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下列战争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13、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垓下之战 ④涿鹿之战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14、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得益于(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齐桓公是周王室的重要成员
15、孔子的三千弟子来自鲁、齐、晋、宋、楚等不同国度;孔子的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司马牛、孟懿子等,也有来自平民家庭的曾参、公冶长、子贡等。这反映出孔子的教育原则是( )
A.温故知新
B.谦虚好学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6、“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不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A.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
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以德化民,废除部分刑法
D.北击匈奴,使之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17、某同学搜索关键词“三十税一”、“提倡节俭”、“休养生息”。他想要查阅的历史事件是( )
A.楚汉之争
B.西汉建立
C.“文景之治”
D.西汉灭亡
18、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论语》
19、“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上述建议的目的是( )
A. 加强思想控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削弱相权 D. 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20、在陕西出土的一处古人类遗址中,发现有石斧、石锄、石刀、粟粒和蔬菜籽粒,以及窑穴、墓葬等。据此可知,当时此处居民已经进入原始( )
A.农耕定居生活
B.海上捕捞生活
C.游牧迁徙生活
D.采集狩猎生活
21、扭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_________
22、秦始皇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_______.秦朝还统一文字,把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23、一些诸侯为取得优势,以“_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
24、读《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指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A和终点国家B。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他享有“____”的美誉;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6、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以民生为本,著述农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采用“割圆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27、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________,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北魏孝文帝即位后,494年迁都________,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28、先秦时期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历史事物 | 时间 | 地位(意义) | 共同作用 |
| 商朝 |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
都江堰 |
|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
铁器、牛耕 | 春秋战国 |
| |
|
|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29、“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 甲骨文 B. 行书 C. 小篆 D. 隶书
30、忽必烈继承汗位后,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年,元军消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
31、
I 远古 勾践 迁都到殷
夏 齐桓公 卧薪尝胆
商 启 开始“家天下”
周 武王 牧野之战
齐 炎帝 尊王攘夷
越 盘庚 阪泉大战
32、请列举出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三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的产生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四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据材料一,指出哪一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该王朝建立了哪些国家机构?
(2)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指的是什么?这反映了哪一制度的产生?
(3)据材料三,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作用。这一制度在东周时期逐步瓦解,据材料四指出国家当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