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甘肃白银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即鸿沟),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

    A.项羽和刘邦

    B.夏桀和商汤

    C.章邯王离和项羽

    D.商纣王和周武王

  • 2、在古老的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禅让”的标准是(  )

    A.征战功绩

    B.部落势力

    C.治水功绩

    D.德能兼备

  • 3、我国封建时代的太平盛世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4、七年级(3)班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开通了大运河

    C.推行郡县制

    D.创立了科举制度

  •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发动者是(

    A. 项羽、刘邦   B. 陈胜、吴广   C. 管仲   D. 项梁、项羽

  • 6、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掾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此后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县令为主管负责维护。到宋朝时,制定了施行至今的岁修制度。明代以来使用卧铁代替石马作为淘滩深度的标志,现存三根一丈长的卧铁,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1927年。上述材料表明,都江堰工程历经两千多年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是

    A.造福成都平原 B.李冰设计科学 C.工程名声远扬 D.历代政府维护

  • 7、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大运河

    B.隋末农民起义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 8、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说明秦朝(     

    A.社会治安混乱

    B.人民素质不高

    C.赋税非常沉重

    D.刑法极为严酷

  • 9、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蒙古族

    B.藏族

    C.回族

    D.契丹族

  • 10、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归类标准应该是

    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 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 11、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中国文化图片展,下面三幅图放在哪个展厅合适(       

    A.夏朝展厅

    B.殷商展厅

    C.春秋展厅

    D.战国展厅

  • 1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A.陈

    B.沛县

    C.大泽乡

    D.渔阳

  • 13、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沿用,“县”这一行政机构最早出现于( )。

    A.周武王灭商后

    B.商鞅变法时期

    C.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D.尧、舜、禹时期

  • 14、《史记》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A.统一度量衡

    B.繁重的赋税

    C.严苛的法律

    D.沉重的徭役

  • 15、据史书记载: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十九年时,仅为1240万两,仅为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这说明清朝当时

    A.出现财政危机

    B.土地高度集中

    C.官场腐败成风

    D.官僚机构臃肿

  • 16、宋代社会经济生活持续发展。庄绰《鸡肋编》中说:“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柴木条)者。”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①手工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市民生活状况④商业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 17、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下列不属于起义爆发原因的是

    A. 赋税繁重

    B. 刑法残酷

    C. 徭役沉重

    D. 统一度量衡

  • 18、西晋惠帝时,以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为主体的八个封王,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性质是( )

    A.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

    B.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C.各民族政权间的斗争

    D.争夺土地和人口的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 19、斯塔夫里·阿塔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下列人物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A.阿保机

    B.成吉思汗

    C.忽必烈

    D.朱元璋

  • 20、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突出地反映当时社会(    

    A.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B. 畜牧业居于主导地位

    C. 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D. 此时南北政权统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

    为“________

  • 2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昆曲在明朝万历末期表演艺术日趋成熟,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____》。

  • 23、请把下面的朝代代码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在适当的位置中,完成一幅本学期的朝代列图。

    A 元朝 B 唐朝 C 北宋 D 隋朝

  • 24、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是谁?

    (1)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     

    (2)他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3)他是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 25、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 26、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东汉中后期出现的政治局面是________________

  • 27、请将相应的内容填写在下列表格。

    时期

    人物

    学派

    主要主张

    代表著作

    春秋

    时期

    ______

    道家

    “顺应自然”

    《道德经》

    孔子

    ______

    “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

    战国

    时期

    ______

    墨家

    兼爱、非攻

    ______

    孟子

    儒家

    “仁政”“民贵”“君轻”

    韩非

    ______

    以法治国

  • 28、商亡周兴的关键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战役)后,匈奴再也无力对抗西汉。

  • 29、______________年元旦,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 30、中国古代,各民族在交融与碰撞中共同发展。

    (1)宋真宗时,宋辽签订盟约,史称“________”,此后宋辽保持着长期和平的局面。

    (2)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________,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I   远古   勾践 迁都到殷

      齐桓公 卧薪尝胆

             开始“家天下”

          武王 牧野之战

         炎帝 尊王攘夷

    越   盘庚 阪泉大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炎帝与黄帝结成炎黄联盟的战役——

    (2)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的战役——

    (3)周武王打败商军的战役——

    (4)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识图释图

    (1)在图中正方框内填写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名称。

    (2)写出最终统一的国家和其灭六国顺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