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词有关的暴君是( )
A. 夏王桀 B. 周厉王 C. 商王纣 D. 周幽王
2、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内容归到一个学习主题中,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下列对北京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明太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B.城内中心建筑是紫禁城
C.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笔直
D.北京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4、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属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是
A.随着魏、蜀、吴的建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B.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
C.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孙权曾派卫温到夷洲
D.三国鼎立是从混战到局部统一,是历史进步
5、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开创了“四诊法”
B.做手术前使用麻醉药剂“麻沸散”
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
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6、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7、促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澶渊之战
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来行政管理制度造成重大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买卖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战
D.推行县制
9、七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编写历史短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时,为扮演孟子的学生设计的台词应是( )
A.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1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实行奴隶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县制 D. 实行行省制
11、史书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此工具是( )
A.翻车
B.耧车
C.筒车
D.水排
12、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成就的是
A.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B.擅长实施外科手术
C.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D.创编“五禽戏”强身健体
13、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最主要的原因是
A.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B.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14、“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15、开始举行殿试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下边漫画意在说明
A.“总路线”正确指引经济建设
B.人民群众对经济建设积极支持
C.经济建设应该要尊重客观规律
D.“大跃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17、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其中的“马”指的是( )
A. 司马懿 B. 司马炎 C. 司马睿 D. 司马光
18、《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贾谊《过秦论》提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秦朝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边疆 B.方便百姓 C.兼并诸侯 D.巩固统一
19、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0、宋朝时期,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御史台
B.市舶司
C.军机处
D.海军衙门
21、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史称西周。
22、东汉张仲景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_______。
23、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是__________。
24、东晋的建立:_______年,________建立东晋,定都______。
25、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其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实行了_____制度。
26、汉初的社会状况及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________,经济萧条,物质财富缺乏,百姓极度贫困。
(2)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7、明朝时,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清朝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____,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28、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且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
2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放火焚烧了圆明园的军队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____掌握大权,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____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31、连线搭配
32、列举两位春秋时期取得霸主地位的君主,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具有哪些特点?
33、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如下图的农作物,……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遗址也发现了此作物大量谷壳的堆积。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摘编于《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是何种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某遗址”是哪一原始居的生活区域?
材料二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一铁制农具 图二穿有鼻环的牛尊
(2)根据材料二的两幅图,你获取到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水利工程的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请写出该工程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工程建成后,哪一地区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材料四 奖励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新法推行了十年,……家家富裕充足。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材料四中“新法推行”是指中国古代的哪次改革?材料中哪句话属于改革的内容?哪句话属于改革的影响?
材料五 东晋南朝时,南方局势相对安定,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种植水稻外,还实行麦稻兼作……江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5)材料五描述的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状况,这一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