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甘肃酒泉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半坡原始居民   D. 西周

  •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一个伟大工程带给后世的宝贵财富。该工程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灵渠

    D.万里长城

  • 3、周杰伦的歌曲“中国风”中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选,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下列哪一选项与歌词内容有关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C.钟繇楷书 D.王羲之的作品

  • 4、《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 5、实物史料和图片材料,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的发展变化。观察下列图片,通过比较最能说明(       

    A.建筑技术的发展

    B.冶铸工艺的提高不

    C.战争武器的改进

    D.生产力不断进步

  • 6、唐玄宗时,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节度使,担任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朱温

  • 7、黑龙江省境内的亚布力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出土了磨制的石铲、石磨棒、磨盘等生产工具。磨棒、磨盘的发现,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对谷物进行去壳和粉碎加工。以上考古发现证明这一时期该地区(     

    A.进入了奴隶社会

    B.出现了农业生产

    C.加剧了贫富分化

    D.产生了早期国家

  • 8、我国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烧制彩陶的原始居民是

    A. 半坡人 B. 元谋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 9、下列战役中,与其它三个不在同一时期的是 (   )

    A. 桂陵之战   B. 牧野之战   C. 长平之战   D. 马陵之战

  • 10、下列关于明朝灭亡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

    B.自然灾害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C.1644年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

    D.清军入关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 11、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

  • 12、据《华阳国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突出反映了都江堰(   )

    A.选址科学合理 B.设计充满智慧 C.建造工艺精湛 D.灌溉效果极佳

  • 13、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小林在假期将中国历史教材中涉及的书籍进行分类,如果按学科领域分类,请问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天工开物》;《资治通鉴》

    B.《千金方》;《本草纲目》

    C.《窦娥冤》;《牡丹亭》

    D.《西游记》;《红楼梦》

  • 14、如果你去河南洛阳旅游,规划旅游项目中有一项是欣赏石窟艺术,应该选择去

    A.云冈石窟

    B.麦积山石窟

    C.莫高窟

    D.龙门石窟

  • 15、“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周朝的这一规定说明

    A.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繁多

    B.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加

    C. 西周时期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等级的高低

    D.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功能多

  • 16、“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司马炎建立的西晋

    C.汉武帝的大一统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 17、夏商周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是要( )

    A.提倡改革 B.注重教育 C.发展经济 D.以民为本

  • 18、“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反映了

    A.王室衰微

    B.春秋争霸

    C.战国兼并

    D.田氏代齐

  • 19、许多成语来自我国古代历史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 三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反映出当时社会

    A.铁器和牛耕开始使用 B.封建制度瓦解 C.各国战争不断 D.民族交融出现

  • 20、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异发明的;元朝用金属作简,取代竹简,发明了________,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 22、秦始皇北击匈奴所派的大将是:______

  • 23、东汉时期___改进造纸工艺。东晋时期___被后人誉为“书圣”。

  • 24、7世纪前期,唐太宗将_______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到了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公主嫁到吐蕃,使得唐蕃和同为一家

     

  • 25、李白因其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称为“____________”。杜甫被誉为“诗圣”,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______”之称。

  • 26、原因及措施: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还在全国各地设________,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________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 27、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28、填空:

    (1)____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2)约公元前1600年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3)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史称西周。

    (4)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5)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29、

    时间

    BC209

    地点

    大泽乡(安徽宿州)

    领导人

    陈胜、吴广

    原因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

    去渔阳戍守长城,到大泽乡时,遇雨误期当斩

    经过

    攻占陈县,陈胜称王,建立了“_____”政权;后来,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最终失败。

    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对残暴的统治。

     

     

  • 30、____》的作者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全书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____》的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把下列相关内容对应连接搭配起来

    ①《资治通鉴》          A.杜甫

    ②《窦娥冤》            B.吴道子

    ③ “诗圣”             C.张择端

    ④《清明上河图》        D.文天祥

    ⑤ 抗元斗争             E.关汉卿

    ⑥《送子天王图》        F.司马光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3)西汉的建立者——

    (4)西晋的建立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三: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祝。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分析1950年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的是哪部法律?

    (2)阅读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信息?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三中可以分析出土地改革的哪些意义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