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新疆石河子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任法而国治矣”、“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这些观点应该出自 ( )

    A. 《韩非子》   B. 《论语》   C. 《孟子》   D. 《道德经》

     

  • 2、西汉时期,王国问题的解决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 3、东汉、魏、晋时期,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氏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则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是(     

    A.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B.北方劳动人民南迁

    C.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D.西晋实现短暂统一

  • 4、从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来看,西汉时的西域主要位于今天的(  )

    A. 内蒙古

    B. 甘肃

    C. 陕西

    D. 新疆

  • 5、“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年。”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 6、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处在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这项一直造福人类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A. 屈原

    B. 李斯

    C. 李冰

    D. 顾恺之

  • 7、下列各项中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的是(          

    ①皇帝荒废朝政             ②节度使权力膨胀   

    ③军队战斗力薄弱          ④发生严重灾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材料反映了(     

    A.黄巢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藩镇割据是唐朝灭亡的根源

    C.五代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唐朝被朱温所灭,五代开始

  • 9、关于中国的汉字,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青铜器利簋腹内的文字叫做铭文

    B.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C.由于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汉字的主要书写材料变为纸张

    D.东汉的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10、“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

  • 11、“三家分晋”、“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夏商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 12、“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铭文

  • 1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 1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学术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这种局面为

    A.百家争鸣 B.百花齐放 C.诸侯争霸 D.改革开放

  • 15、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 16、图中的祖逖胸怀大志、忧国忧民。他矢志北伐、期盼收复中原,并大胆进言、躬身力行。其才干与胆识,受到后人的敬重。与祖逖相关的成语典故是

    A.草木皆兵

    B.风声鹤唳

    C.闻鸡起舞、击楫中流

    D.破釜沉舟

  • 17、陕西阳光博物馆展厅前有一座雕像,用以纪念一位被誉为“丝绸之路开拓者”“东方哥伦布”的历史人物。他是

    A.秦始皇 B.汉文帝 C.董仲舒 D.张骞

  • 18、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战争频繁

    B.制度变革

    C.学术繁荣

    D.国家统一

  • 19、著名的云冈石窟大佛(第二十窟),它是我国古代工匠在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创造出的具有新的风格和特色的石雕艺术,云冈石窟位于(       

    A.陕西西安

    B.山西大同

    C.河南洛阳

    D.江苏南京

  • 20、《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记述了唐太宗在位时期的治国之道。其中谈到隋朝时有一句“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这句话是说(   )

    A. 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富裕,粮食储备充足

    B. 隋炀帝统治时期国家富裕,粮食储备充足

    C. 全天下的粮食可以供应隋炀帝五六十年

    D. 老百姓存到银号里的钱很多,足够用五六十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___(事件)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_____________(事件)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2、1405年—1433年, ___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1561年___________率军应用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上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

  • 23、______________年元旦,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 24、黄帝的妻子__________养蚕缫丝。,黄帝的属下_________创造出文字

  • 25、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________西周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 ______

  • 26、230年,_______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 27、成就

    (1)数学: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____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________

    (2)天文历法:祖冲之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

    (3)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_______、水碓磨、________等。

  • 28、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东周的建立者--

    (2)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的国君--

    (3)秦始皇时北击匈奴的大将--

  • 29、公元1069年,宋神宗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_______变法。

  • 30、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嫁给他;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配对,把下列事件的序号写在相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内

    1)( )山顶洞人 ①三顾茅庐

    2)( )秦始皇 ②农民起义

    3)( )孔子 ③出使西域

    4)( )汉武帝 ④建立西汉

    5)( )刘邦 ⑤焚书坑儒

    6)( )陈胜吴广 ⑥广收门徒

    7)( )张骞 ⑦居住洞穴

    8)( )诸葛亮 ⑧大一统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佛教产生于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2021年6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诗人魅力】

    材料一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译文: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俊美妙、冠绝当代的姿彩,逾越百代,从古到今的诗人全都无法比拟;但从曹魏、两晋以来,高洁出俗的风韵,也稍为衰减了。)

    ——《书黄子思诗集后》

    (1)材料一“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的两位大诗人中被誉称为“诗圣”的是哪一位?

    【科技之光】

    材料二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请列举一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的影响。

    【品德之美】

    材料三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3)由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他们最早使用的纸币是什么?

    【艺术之美】

    材料四

    清代《茶园演剧图》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它被誉称为“国剧”,是清代最主要的剧种,这一剧种是什么?并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