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商代中期,青铜器种类已十分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器型多种多样,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这体现我国古代( )
A.生产工具的不断改革
B.阶级的不断分化
C.统治阶级注重享乐
D.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2、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
A. 消灭袁绍 B. 废汉称帝 C. 统一天下 D. 建立魏国
3、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役都发生在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4、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隋文帝统治时期
5、他的词“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他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品位,确定了豪放派在宋代词坛的重要地位。他是
A.李白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6、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中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 )
A. 张衡 B. 嫘祖 C. 蔡伦 D. 祖冲之
7、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的人是( )
A.昭君姑娘
B.文成公主
C.则天皇帝
D.金城公主
8、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因为
A.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B.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C.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D.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9、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丰富、材料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0、两宋时期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出现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其中被金所灭的政权是
①北宋 ②南宋 ③辽 ④西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11、清朝时期皇权专制登峰造极,突出表现是( )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废除丞相制度 C. 设锦衣卫 D. 设军机处
12、随着电视剧《穆桂英挂帅》的热播,杨家将的故事更加深入民间,它反映的是北宋与辽两个政权之间的争战,后来双方达成的和议是
A.陈桥兵变
B.澶州之战
C.澶渊之盟
D.郾城大捷
1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4、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A.大篆
B.隶书
C.金文
D.甲骨文
15、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举世闻名的( )
A.灵渠
B.阿房宫
C.骊山陵墓
D.万里长城
16、概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元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D.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17、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关于北京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18、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禁城作为祭祀场所,是北京城的核心
B.皇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C.外城是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每年接待蒙古王公陪同皇帝打猎习武
D.北京城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对称展开,均衡布局
19、孙中山没有直接参与下列哪一项活动( )
A.成立兴中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D.明确提出三民主义
20、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其中心是( )
A.长安
B.洛阳
C.余杭
D.源郡
21、_______、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
2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事件。
(1)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史称“( )”。
(2)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历史事件是( )。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是《 》。
24、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孟子的治国主张是___________,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25、西周时,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的事件叫“_____”
26、根据所给信息,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1)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史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是________。
(3)他是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他是________。
(4)他是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享誉古今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_____。
(5)他是著名农学家,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他的成就。他是________。
(6)他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是________。
27、_____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8、炎黄部落在____________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____________决战,商军失败。
29、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_______事务。
30、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士。
31、墨家 韩非子 “兼爱非攻”
道家 老子 文景之治
法家 休养生息政策 “仁政”
西汉 孟子 以法治国、树立君威
儒家 墨子 《道德经》
3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其中三个的名称及代表人物。
33、繁荣开放的隋唐
材料: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结起来,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唐承隋以来的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注:庶族,又称“寒门”“寒族”, 多指普通中小地主)。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 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发展 影响广而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阅读材料,做出判断。以下表述: 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题后写“正确”; 违背了以上材料的意思,请在题后写“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题后写“未涉及”
(1)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制。( )
(2)唐朝的繁荣完全受惠于隋朝所开创的良好基础。( )
(3)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
(4)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
(5)唐朝文明继承创新,兼收并蓄,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也丰富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