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新疆克州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A.确立县制

    B.鼓励耕织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 2、“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选项中属于研究春秋时期原始史料的一项是(       

    A.出土的越王勾践剑

    B.史书《战国策》

    C.电视剧《吴越争霸》

    D.良渚遗址

  • 3、《三国志》记载,吴王孙权派卫温及诸葛直统率兵十万人,到达夷洲及澶洲。沈莹《临海水土志》还具体描述了当时台湾的风土人情。从中可知,三国时期两岸

    A.文化兴盛

    B.已有联系

    C.贸易繁荣

    D.风俗相同

  • 4、“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 5、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 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战国时期争霸战争惨烈   D.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 6、现代民主政治追求“选贤与能”,与这一制度相近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奴隶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 7、1964年11月9日,紫金山天文台将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在很多领域都取得重大成就,其中数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   )

    A.发现日食、月食 B.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

    C.发明地动仪 D.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技术

  • 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的“秦皇”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

    A.统一文字 B.开凿灵渠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9、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甲骨文

    B.钟鼎文

    C.小篆

    D.隶书

  • 10、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

    A. 重视教育   B. 得民心者得天下   C. 发展经济   D. 增强军事力量

     

  • 11、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 12、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 13、如图的陶院落(模型)是出土于广州东郊的东汉随葬品。在这个院落卫,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院内有供临窗跳望的谯楼,有手持兵器的武士。这可以反映出(     

    A.自然灾害频发

    B.社会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安定

    D.东汉朝政腐败

  • 14、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 冶铜业十分发达   B.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 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D. 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 15、军机处的设立

    ①提高了办事效率,处理政务迅速、机密

    ②成为清朝君主集权的得力工具

    ③使清朝的军事实力大增

    ④成为文字狱盛行的导火线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 16、尧舜禹年老时,征求部落首领意见,推举他人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 (   )

    A.选举   B.世袭

    C.禅让   D.继承

  • 17、南朝时成为人口过百万、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的是

    A. 建康

    B. 官渡

    C. 赤壁

    D. 荆州

  • 18、同一历史事件可以使用不同的纪年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秦统一六国于公元前3世纪末

    B.张骞出使西域于公元前2世纪早期

    C.西域都护设立于公元1世纪中期

    D.匈奴灭亡西晋于公元3世纪早期

  • 19、“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中所提到的是指元朝建立(     

    A.行省制

    B.驿站

    C.市舶司

    D.宣政院

  • 20、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这一措施是

    A. 建立县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井田制   D. 奖励耕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公元前_____年,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_______年,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 22、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又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

  • 23、从春秋战国到魏晋时期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1)公元前207年,____   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衰亡。

    (2)200年,____   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3)208年,   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383年,东晋与前秦进行   之战,这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24、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使长城成为各民族_____的纽带。

  • 25、夏朝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年,秦朝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年。

     

  • 26、列举题(根据提示写出人物或事件)

    (1)他治水有功,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________

    (2)他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他是________

    (3)启继承禹位,从此王位的________制代替禅让制。

    (4)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厉王逃亡。

    (5)________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6)战国时期的思想家________主张“仁政”治国。

    (7)道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

  • 27、改进造字纸术的是__________;《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医圣”__________,发明了“麻沸散”的是__________.

     

  • 28、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战与和交替不断。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亲自率兵征讨,取得澶州之战的胜利。第二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史称__________。1140年南宋将领岳飞带领宋军在__________(战役名称)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至此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在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了便于大量货币的流通和携带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为出现了“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___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和居民人口增加,宋朝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叫__________,它的出现丰富了都市的文化生活。

  • 29、_____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__________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 30、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A.禹

    a.夏朝的最后一个国君

    B.桀

    b.将都城迁到殷

    C.汤

    c.夏朝的第一个国君

    D.盘庚

    d.商朝的建立者

    E.纣

    e.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教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成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材料二跋扈将军

    (1)材料一中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建武盛世”的另一个名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跋扈将军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了怎样的恶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