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广西北海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北宋立国之初,宰相赵普向宋太祖赵匡胤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以实现长治久安。其中,“制其钱谷”的措施包括(  

    A.派遣文臣,担任各州县长官

    B.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让大将退休,赏赐大量的良田美宅

  • 2、宋高宗曾说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手工业的兴盛

  • 3、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

    A.五代十国

    B.南朝

    C.北朝

    D.十六国

  • 4、下图是1974年陕西农民在临潼打井时发现了一个陶俑。经过几年的发掘,这里成为20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该遗址是

    A.河姆渡遗址

    B.阿房宫遗址

    C.敦煌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 5、唐朝书法艺术灿烂夺目,名家辈出。下列不属唐时书法家的是(     

    A.吴道子

    B.颜真卿

    C.欧阳询

    D.柳公权

  • 6、暑假期间,小茗同学参加了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其中有项活动是参观我国境内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陕西蓝田人遗址

    D.二里头遗址

  • 7、隋唐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下列图片能反映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A.陕西秘色瓷

    B.开元通宝

    C.唐三彩

    D.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 8、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排练“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A. 杨贵妃、杨国忠

    B. 安禄山、史思明

    C. 唐玄宗、唐肃宗

    D. 黄巢、朱温

  • 9、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

  • 10、某同学利用下图的文物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该是

    A.秦朝 B.汉朝 C.三国 D.晋朝

  • 11、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某场著名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直接影响是

    A.结束了东汉王朝将近二百年的统治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 12、火器的使用,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改变了作战思维与作战方式,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13、我国原始农业在距今约10000年前产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黍的国家。下列遗址中大量发现人工种植水稻遗迹的是(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北京人遗址

  • 14、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丛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双目面具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D.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 15、(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材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专制

  • 16、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7、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光等情况就要阅读:

    A、《神灭论》 B、《论衡》   C、《三国志》   D、《水经注》

     

  • 18、秦朝设“三公”,汉代在“外朝”之外设“中朝”,唐朝设三省六部并在门下省置政事堂,宋代在中书门下之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明朝时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设立内阁,这种演变反映(       

    A.地方权力的一步步压缩

    B.丞相逐步位高权重

    C.中央集权的一步步加强

    D.皇权专制步步强化

  • 19、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价值观。在一代代国人心中,不断明确着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下列成语典故中不应该做的是

    A. 卧薪尝胆   B. 退避三舍   C. 毛遂自荐   D. 纸上谈兵

  • 20、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完成秦始皇和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比较表

     

    秦始皇措施

    汉武帝措施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①_______

    统一铸币权,④ _____官营专卖        

    思想文化

    统一②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设立太学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③__________

    派⑥______、霍去病击匈奴

  • 22、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了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 23、西域都护府设在___________;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___________

  • 24、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 ______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方面的作用;秦统一后,秦始皇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 ______,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 25、下图的建筑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居住的。

  • 26、在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的人是_______

     

  • 27、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是“诗仙”李白和“诗圣”____

     

  • 28、发明“侯氏制碱法”的我国近代科学家是________

     

  • 29、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___________的发明,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唐朝的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_____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30、西汉初年,______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赵匡胤                         下西洋   

    李自成                         杯酒释兵权   

    曹雪芹                                   

                              《红楼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汉武帝统一铸造钱币的名称——

    (2)东汉张角领导的起义——

    (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

    ——《战国策·秦策》

    (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说说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建立了哪一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材料三   如下图

    (3)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中①处设置的官职名称是什么?请写出这个官职的职能。

    材料四   如下图

    (4)如上图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   如下图秦长城遗址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六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6)秦朝二世而亡,材料六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