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广西河池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休养生息”一词出自唐代韩愈的《平淮西碑》。下列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行的目的是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B.是汉高祖实行的政策,在汉高祖死后废止

    C.主要措施有重视农业,减轻赋税,免除徭役等

    D.实行的结果是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2、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的发展

    ④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3、与如下图所示内容相吻合的大一统举措是(     

    A.收回铸币权

    B.地方设“十三州部”

    C.大力实施“推恩令”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 4、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

    A.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B.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C.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D.诸葛亮建立蜀国

  • 5、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居民

  • 6、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①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②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③清军进入台湾;④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④③①②   D. ④②①③

  • 7、“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报警的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当时诸侯们之所以能如约前往是

    A. 想借机见见周王

    B. 诸侯想去都城求助封赐

    C. 诸侯为了讨好周王

    D. 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服从周王调遣的义务

  • 8、“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与各汉族臣僚联姻。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周武王

  • 9、如图是我国云南某地的民居,下面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是房屋。在我国境内最早居住这种房屋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 10、以下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

    A.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B.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D.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1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隋朝时期,读书求学的人一步登天,由贫民一跃而成高官的史实。最有可能造就这些读书人的政策是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官员推荐   D.科举考试

     

  • 12、东周建立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

    A.前8世纪70年代 B.8世纪70年代

    C.前7世纪70年代 D.7世纪70年代

     

  • 13、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 1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

  • 15、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 16、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

    A.大运河

    B.万里长城

    C.都江堰

    D.灵渠

  • 1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青铜冶炼水平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18、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裔纪念,他最主要的功劳是

    A.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策略

    C.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 D.提出推恩令的策略

     

  • 19、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有效工具。与下方时间轴上①②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文景之治、开皇之治

    B.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C.“贞观之治”、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20、景德镇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瓷都是在(  )时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

  • 2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清代曹雪芹的《__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 23、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_________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 24、________年,_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 2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歌中提到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被称为______

  • 26、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 2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______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战国初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其中瓜分晋国的这三家分别是韩国、______、魏国。

  • 28、【青铜·国之重器】商代的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29、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靖康之变   B. 南宋建立   C. 岳飞遇害   D. 绍兴和议

     

  • 30、观察《战国形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战国前期强大的诸侯国:魏国

    B.战国后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历史人物前面的字母填入其相应成就前面的横线上

    A、主父偃        B、张仲景     C、华佗        D、蔡伦     E、司马迁

    F、释迦牟尼     G、贾思勰     H、祖冲之   I、王羲之   J、顾恺之

    1. 圆周率             2.    《史记》

    3. 《兰亭集序》     4. 《伤寒杂病论》

    5. 推恩令        6. 五禽戏

    7. 《齐民要术》 8. 造纸术

    9. 佛教            10. 《女史箴图》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朝著名的诗人及作品。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农业起源篇)

    (1)中国是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和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遗址可以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哪两种农作物的国家?

    (2)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哪一民族?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什么?

    (农业科技篇)

    (3)春秋时期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这一时期哪两项重要技术的出现能证明这一论断?

    (4)“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战国时期,各国都重视兴修水利,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它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5)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北方民族与汉族互相学习,使各种生产技术不断得到交流和提高。北朝贾思勰将这些技术总结撰写成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请写出这部农书的名称。

    (农业政策篇)

    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古代的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6)商鞅变法中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改革了哪一制度?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商鞅变法有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7)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出现的治世局面被称为什么?

    (启示篇)

    (8)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现阶段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已取得了决定性成就,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