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乐山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申报》曾刊登1882年6月9日的股票价格信息,招商局原价100两的股票,市场价已涨至247.5两;开平煤矿原价100两的股票市价已涨为240两;电报局股票较面额增长1倍多。这反映出当时(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大量减少

    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势头较好

    C.国人普遍看好洋务企业发展

    D.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

  • 2、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等国家多次以“反对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在全世界,特别在亚太地区煽动反华,指责中国“输出革命”。对此中国政府做出的有力回应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以大国的身份参加会议

    D.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 3、1853年,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理·屈维廉共同提出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低效、腐败等痼疾。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据此可知,文官制度的确立是由于(     

    A.工业时代管理效能的需要

    B.议会政党政治竞争的结果

    C.启蒙思想家进行精心设计

    D.英国内阁制度的不断完善

  • 4、《史记》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在中央置御史府,设御史大夫以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各派一名御史常驻,称“监御史”,表明其从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并有专门官署“监府”,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A.社会秩序较为稳定

    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 5、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人口城市,近代把它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6、2022年4月,欧洲央行行长指出了全球贸易的三个变化:…是通过努力创造冗余并使与私营企业发展业务关系的国家数量增多,重新强调供应链的韧性,而非其效率;二是对“经济安全”的新关注,而不是关注自由化和对自由市场的依赖;三是加强区域贸易流动。这可以用来说明(     

    A.新世界格局业已建立

    B.经济全球化模式发生变化

    C.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

    D.布雷顿森林体系趋向解体

  • 7、《拿破仑法典》从基本原则到法律术语都继承了罗马法。1900年德国民法典也以古罗马的《法学汇编》为蓝本。马克思曾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据此可知(     

    A.罗马法中私法内容更具有代表性

    B.西方法律制度缺乏自身应有的个性

    C.“英美法系”比“大陆法系”完善

    D.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 8、20世纪初,人们在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过程中,兴起了一场旨在通过“塑造新国民”的救亡运动。该运动为

    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9、读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A.开始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B.外交政策发生改变

    C.坚持发展对外开放的政策

    D.逐渐脱离冷战轨道

  • 10、英国进入1980年代后,在维修文物和文艺演出等事业中,常有私人单位的参与。不少私立学校和医院向公办学校及医院提供服务。在教治残障人和弱智者方面,不少市政当局使用了私人单位提供的资源。这主要是由于(     

    A.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断加深

    B.经济危机的日益严重

    C.国家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

    D.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 11、下图选自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反映了公元前7000—公元前1500年早期农业的传播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世界物种交流的特点是(     

    A.交流以欧洲为主导

    B.交流范围有限种类较少

    C.物种交流种类繁多

    D.交流促使世界人口激增

  • 12、1983年,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要求各省市都要选调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在基层进行重点培养,以便择优将他们选拔到适当领导岗位。从此,“选调生”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干部人事制度。这说明(     

    A.新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开始建立

    B.干部录用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C.选调生是国家干部的主要来源

    D.国家重视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 1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

    C.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

    D.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14、《礼记·曲礼》有关复仇之义,认为父仇不共戴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汉律规定:“敢私复仇者加刑,家属徙边”。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这表明魏的律令呈现出(     

    A.复古主义的特色

    B.严刑峻法的特色

    C.程序简化的特色

    D.以儒入法的特色

  • 15、北宋历代皇帝均十分重视对汴河的疏浚治理,如元丰二年完成了导洛通汴工程,将汴河水源由黄河变为洛水,使汴河淤淀现象得到改善;仁宗天圣时废楚州北神堰、真州江口堰,改为闸。结合如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汴河(     

    A.漕运关乎国家财政

    B.水患危及百姓生存

    C.沟通南北经贸往来

    D.灌溉影响农业生产

  • 16、明人张燮记载:“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用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据统计,1571年至1644年的74年间,西班牙由菲律宾输入中国的白银约4240万两,同一时期西班牙输入中国的白银约为明朝白银开采量的3倍。上述现象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表述有误的是(     

    A.促进了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B.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C.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和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 17、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

    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 18、《北史·酷吏传》序言记载,“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仁义、礼制,教之本也。法令、刑罚,教之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该材料意在说明(     

    A.礼制的核心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B.礼教具有强制性法律化的特征

    C.法令与刑罚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D.礼法共同承担治理国家的功能

  • 19、清代奏折制成为固定制度前,军机大臣当面聆听皇帝指示,草拟文书,形成谕旨,由军机处密封,函面上书“办理军机处封寄某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处某官开拆”。廷寄到达后,由受命者本人拆阅,不许其他人代拆。据此可知,清代(     

    A.军机大臣的位高权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

    C.军机处的保密性极强

    D.皇帝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 20、南京国民政府的各类各级文官选拔考试都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党义不及格者无论其他各科成绩如何都不能录取,但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     

    A.实施过程中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

    B.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C.实行中央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

    D.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

  • 21、1425年,明仁宗诏令:“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的主要原因是

    A.崇文抑武政策过时

    B.科举制度走向没落

    C.北方儒学全面复兴

    D.南北经济差距较大

  • 22、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据此可知(       

    A.官员的考核制度日趋严密

    B.人文环境决定人才选拔

    C.人才选拔注重协调区域间差异

    D.选拔方式日趋公平合理

  • 23、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①科技领域

    ②军事领域

    ③文艺领域

    ④金融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24、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大概相近的历史时期,会创造相似的文明。这也使许多历史学家常常发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感叹。但经过多角度的研究,他们经常发现不同文明更是独具特色,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甚至是惊艳天下。关于文明和人类发展阶段的说法有误的是(     

    A.古代生产工具发展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阶段

    B.根据文明的分布地域不同可分为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山地文明等文明

    C.依据产业结构变化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文明

    D.近代科技发展使人类先后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子时代、电力时代等阶段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创立的意义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______________的颠覆,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与围攻。

     

  • 26、进化论的证实

    1863年赫胥黎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学说,__________逐渐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 27、历史的时空

    假设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各种历史变迁。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填写史实。

    你来到了15世纪末的意大利,作为画家有幸看见了达·芬奇正在创作取材于圣经故事的代表作(1 )。

    你来到了1701年的英国,作为议员表决通过了(2 ),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你来到了1782的英国,作为工匠亲眼见证了(3 )发明的“万能蒸汽机”运作。

    你来到了1856的俄国,作为士兵参与了与英、法、土耳其等国之间的战争——(4)(战争名称),结果俄军大败。

    你来到了1865年的上海,有幸招入李鸿章创办的(5 )工作。

    你来到了1900的巴黎,目睹了展览会的戏剧性场面,慨叹新近被驯服的力量——(6)。

  • 28、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

    a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

    b法国:罗曼·罗兰的⑪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主义

    a原因: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社会问题影响了文学。

    b特点:强调⑫__________,手法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c代表:美国海明威的⑬___________和爱尔兰剧作家⑭________的《等待戈多》。

  • 29、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会战中,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企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0、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先后发表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

  • 31、欧洲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 32、我国在世界上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人类饥饿问题的科学家是________;首次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____

     

  • 33、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

     

  • 34、代表人物

    (1)贝多芬

    ①国别:________音乐大师,有“________”之称。

    ②作品特点:洋溢着____________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

    ③代表作:九部交响曲(如《____________》《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

    ④评价:把____________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____________的先河。

    (2)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3)莫扎特:被称为“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摘自岳麓版教材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

     

  • 36、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并分析其意义。

  • 37、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梁启超、魏源、李大钊、林则徐、左宗棠、陈独秀、李鸿章、康有为、等人。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 38、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和平共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总原则是什么?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制定了哪一外交基本方针?

    (2)包容共济5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什么外交新原则?有何特点?

    (3)有所作为70年代初,我国积极开拓外交新局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4)复兴筑梦新时期,我国积极发挥国际影响力,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体现了什么外交新理念?

  • 39、请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