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攀枝花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攻入关中,占领咸阳,驻军霸上。同时宣布“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诸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刘邦约法三章(     

    A.具有政治复仇的色彩

    B.彰显依法治国的理念

    C.巩固了汉初社会秩序

    D.顺应民心和关注民生

  • 2、关于宋太宗将唐代的“道”改为“路”,司马光认为,“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以察州县百吏之臧否,复汉部刺史之职,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而对于各路官员的权力划分,宋哲宗时则明文规定:“凡本路钱谷财用事悉委转运司,刑狱、常平、兵甲、贼盗事,悉委提点刑狱管勾(管理)。”这一变化可以佐证,当时

    A.财政与军事分离

    B.行政区向监察区转化

    C.民政与司法分离

    D.地方机构权限的扩大

  • 3、董仲舒一再强调“天”至高无上的主宰地位,并反复论证“天”道是“人”道的主旨;他把一些自然现象加以神秘化和宗教化,使其成为-种社会规律来加以宣扬,从而提出“灾异谴告”说。由此可知,董仲舒的“灾异谴告”说

    A.意在维护儒学独尊地位

    B.使儒学完成思辨化进程

    C.有利于限制皇权的滥用

    D.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 4、12-13世纪,西欧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引起了持久的物价上涨。封建领主采取减少自留地的做法,把劳役地租转换为货币地租,同时加强对自留地的经营管理,出售产品以获得货币收入。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庄园经济获利丰厚

    B.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C.封建王权得到强化

    D.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 5、如表所示是明初官营手工业工匠的服役规定(部分)。这些规定(     

    时段

    政府的服役规定

    明太祖时期

    轮班匠人以三年为限,轮番到京城“(听工部安排)输作三月”

    除服役三个月外,其余时间不再服役,可以自由从事手工业劳动

    明成祖时期

    住坐匠人就地服役,每月为官府服务十天

    外地匠人不必长途跋涉来京;每月服役外的时间,可自由生产手工业品出售

    A.保证了工匠技艺传承

    B.体现了劳动方式的改进

    C.适应了商品经济要求

    D.弘扬了勤劳致富的理念

  • 6、李鸿章在设立招商局的过程中,由于与太古等外商轮运企业竞争,竞相降价。因为资金短缺,李鸿章要求各省直接拨借官本200万两来充盈洋务企业。“收买旗昌洋行,得船18艘”,但是仅仅在5年之内,已经有9艘无法使用。据此可以推断出(     

    A.中央集权遭受巨大冲击

    B.国外资本实力十分雄厚

    C.官僚腐败侵蚀企业发展

    D.军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 7、共和国时期,罗马元老院最初只限于咨询、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一般由贵族充任。但公元前312年的《奥威尼法》规定:负责选任的监察官得宣誓把“各种高级官吏中最优秀的人物选入元老院”,还规定每5年重新审查一次元老院的名单,依法吐故纳新。这一变化(     

    A.使元老院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有利于提高平民政治地位

    C.导致了监察官员的大权独揽

    D.扩大了罗马公民的选举权

  • 8、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在高举理性大旗从事资本主义宪政制度设计的同时,又虔诚地信仰天主教,主张有神论、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具有重要政治意义,这表明孟德斯鸠意在(     

    A.抨击天主教会的贪婪腐败

    B.批判封建专制的腐朽制度

    C.描绘资产阶级的政治蓝图

    D.强调理性与信仰协同合作

  • 9、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直至战国末期,一方面有“除井田,民得卖买”的封建土地私有的现象,也有如赵括那样“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也出现了“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之类的土地私有观念,甚至“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从文学者”竟达“邑之半”;但另一方面,终战国之世,国有土地仍然存在,从出土的云梦秦简所提供的资料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证据。上述材料表明,战国后期(     

    A.土地私有制已取代国有制

    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千耦其耘”的劳作形式瓦解

    D.封建土地所有制尚处于过渡时期

  • 10、魏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对外感温病的认识不仅受到《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影响,也吸收了华佗、王叔和等医学家的成果,在结合前人理论与自身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前人理论有所发展。这体现出(     

    A.魏晋时期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B.中医学具有传承与创新特征

    C.古代医学薪火相传治病救人

    D.医学的发展基于诊疗的实践

  • 11、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只有年满21岁的男子才可以参加文官考试。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考试成为选拔官员主要方式

    B.文官制度取代了科举制

    C.男尊女卑不平等的现象消失

    D.选官更加趋于公平开放

  • 12、下列对表格中的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竹枝词

    出处

    作者

    南瓜莱菔杂芸薹,种遍山隈与水隈。

    一带平畴将绿绕,好风吹送稻香来。

    《利川竹枝词》

    吴子丹

    包谷根从石罅寻,石田戴土土如金。

    秋风莫扫野鸡啄,传说天荒救老林。

    《业州竹枝词》

    周鲲化

    漳濁漳清年复年,鸬鹚陂外水如烟。

    桑麻匝地禾苗绿,犹是西门旧溉田。

    《业城杂咏》

    洪良品

    表:湖北恩施竹枝词

    A.史料可用于研究当地饮食结构

    B.此地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C.表中竹枝词创作于宋初至元末

    D.此处的百姓生活富足安逸

  • 13、投壶即“投箭入壶”,源于战国时期的宴饮礼仪,至唐宋已成为一种娱乐游戏活动。北宋司马光作《投壶新格》(投壶礼仪规则),提出“夫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以为正也”。由此可知,宋代的投壶活动

    A.被赋予一定的教化意义

    B.开始成为竞技比赛活动

    C.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

    D.有助于形成忠君思想

  • 14、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 15、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体现出的主要观念是(     

    A.财产自由

    B.王权有限

    C.主权在民

    D.权力制衡

  • 16、辽的地方行政规划,从阿保机时即已开始建置许多州县,后来在设官分职方面也“大略采用唐制”,分设刺史、县令,也有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名号。由此可知当时(     

    A.辽国普遍汉化

    B.民族隔阂消失

    C.民族矛盾缓和

    D.民族融合加深

  • 17、1853年,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理·屈维廉共同提出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低效、腐败等痼疾。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据此可知,文官制度的确立是由于(     

    A.工业时代管理效能的需要

    B.议会政党政治竞争的结果

    C.启蒙思想家进行精心设计

    D.英国内阁制度的不断完善

  • 18、图1、图2可用于说明此时期美国的农业生产(     

    A.推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B.严重缺乏劳动力

    C.率先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D.技术领先于世界

  • 19、云南行省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元朝在云南设有与其他行省无异的路、府、州、县常规设置,又有专门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宣慰司、宣抚司、招抚使和招讨使等设置。据此可知,元朝

    A.边疆率先实行行省制度

    B.完善了国家行政中枢体制

    C.地方行政设置注重实效

    D.沿袭了前代治理云南经验

  • 20、管仲在齐国为相时,采取“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的“与俗同好恶” “令顺民心” 的治国之策,深受齐国人民拥护,因而齐国“下令如流水”。这说明管仲改革(     

    A.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B.顺应了礼崩乐坏的时代要求

    C.践行了早期民本思想

    D.极大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 21、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是

    A.村社

    B.庄园

    C.乡镇

    D.社区

  • 22、周王室的常备军队有两支,即西周金文常提到的“西六师”和“成周八师”。西六师驻扎在都城镐京,宿卫宗周;成周八师也称“殷八师”,驻扎在成周洛邑,以震慑被强行迁移到洛邑一带的殷遗民。这种部署(     

    A.是为了实现对地方辖区的直接统管

    B.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说明王室从军事上加强对诸侯管控

    D.与周初的形势和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 23、杰斐逊在论述弗吉尼亚州议会权力时说:“这些权力由多数人行使而不是由一个人行使,也不会减轻(暴政的程度)。一百七十三个暴君(弗吉尼亚下院有一百七十三个议员)和一个暴君一样,都会压迫人。他们即使是由我们自己选出的,也不会有什么好处。一个选出来的暴政并不是我们争取的政府”。在此,他主张(       

    A.议会至上

    B.权力分立

    C.主权在民

    D.强权政治

  • 24、民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下列图片提供的资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古代埃及房屋具有防晒保温功能

    ②罗马的复式公寓主要是贵族为了美观而建造的

    ③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帐篷便于拆装

    ④北京四合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尊老思想和对称美的审美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

    (1)经济发展:大大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2)民主奠基:改革动摇了____________________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 26、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被医家誉为“________”。

  • 27、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________”和“________”,以德服人。

  • 28、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会议请算了陈独秀的_____________,确定了开展__________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 29、能源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________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________.人类社会进人“________”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选择题

     

  • 30、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_______的变为先进的_______

  • 31、过程

    (1)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平原派”“海岸派”“山地派”之间相互争夺权力。

    (2)公元前56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

  • 32、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作是________;印象画派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

  • 33、1909年,旅美华侨_____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_______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 34、思想解放中产生代表人物,社会变革造就领袖人物并形成重要成果。请完成以下表格(每空填一项即可)

     

    代表人物

     

    领袖人物

    重要成果

    文艺复兴

    但丁

    英国革命

    克伦威尔

    《③法案》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美国独立战争

    华盛顿

    《④宣言》

    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

    罗伯斯庇尔

    《⑤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

    美国内战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十月革命

    《土地法令》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

    (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 36、毛泽东指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西学的传入,使得封建、古老的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近代因素,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后,面对西学与旧学的对立,清朝统治者内部部分先进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提出了哪些主要思想主张?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学习西学的层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他们提出的核心思想主张。

    (3)新文化运动时期,面对西学与旧学的对立,先进中国人对旧学的态度怎样?当时他们主要提倡学习西学中的什么内容?

    (4)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特征。

  • 37、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请回答:

    (1)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有哪些?

    (3)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理论成就。

  • 38、近代欧美各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了解其利弊得失,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西方民主的客观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17世纪英国议会通过的哪部法律文件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18世纪上半期,这一政体发展的典型表现是什么?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了资产阶级哪一阶层的需求?

    (2)英国君主立宪政治体制有哪些特点?

    (3)作为近代民主政治创新试验的一个部分,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和国家结构形式分别是什么?该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违背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主张?

    (4)综上所述,概括近代西方国家确立代议制的共同手段,指出这些国家代议制的本质。

  • 39、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积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请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简要评价重农抑商这一政策

    (2)闭关政策虽然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其不利影响是主要的,请写出它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