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绵阳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法国民法典》颁布以来共修改过一百多次,如1819年继承法规定了外国人和法国人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1855年改进了登记法中关于抵押权的规定;1970年婚姻法废除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规定。这些修订(     

    A.推进了女权运动的发展

    B.消除了社会阶层对立现象

    C.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D.确立了大陆法系主体地位

  • 2、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是国家规定不能出国展览的64件国宝之一。这件铜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所铸4行33字铭文,其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虽很简略,却记录了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该铭文与《尚书·牧暂》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完全一致。后来天文学家依据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参照《国语·周语下》中的天象记载,计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由此,古代史上这一著名的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这说明(     

    ①跨学科研究是推动历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地下材料与纸上材料互相印证,有助于历史事实的考辨

    ③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④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中世纪的英国,一方面国王在议定国家大政时须与议会商讨与协调,难以一意孤行,另一方面议会是 “国王的议会”, 是王权的一个统治机构, 国王是议会的筹划者和主导者, 没有国王就没有议会。这说明中世纪的英国(     

    A.已建构起议会主权

    B.形成了分权制衡政治体制

    C.国王拥有较大权力

    D.是封建主阶级的联合专政

  • 4、1912年,孙中山在《宣告各友邦书》中声称:“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改善了中国外交处境

    B.缓和了与西方列强矛盾

    C.反帝斗争的不彻底性

    D.试图改变传统国际秩序

  • 5、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渗透到百姓生活

    B.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C.文学世俗化惠及市民阶层

    D.思想界出现个性自由倾向

  • 6、如表是二战后部分西欧国家的政府文件,据此可知(     

    国家

    时间

    文件名称

    意大利

    1944年

    《1945—1948年战后重建计划》《1948—1950年全国协调的新建设计划》

    法国

    1946年

    《现代化与装备计划1947—1953》

    英国

    1960年

    《1961—1966年英国的经济增长》《1964—1970年全国计划》

    A.西方国家转向计划经济模式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

    C.有效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D.西欧国家经济逐步走向区域联合

  • 7、明初规定:庶人男女衣服,不得僭用金绣、纶丝、绫罗,商贩、仆役、倡优不许服用貂裘;到嘉靖朝时,有些地方的居民奢靡过甚,每宴会,皆以服饰相高,商人也可凭借手中的财富“乘竖策肥,衣文绣绮彀”。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衰落使民众生活改变

    B.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秩序

    C.炫富成为民间的普遍现象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8、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为长久的制度是

    A.丞相制度

    B.皇帝制度

    C.科举制度

    D.三省六部制

  • 9、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结论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彻底废除封建制度

    B

    王安石变法

    核心内容是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

    C

    日本明治维新

    大力发展私人企业,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D

    戊戌变法

    是从学习西方技术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尝试

    A.A

    B.B

    C.C

    D.D

  • 10、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职位面向所有公民,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平等竞争,择优录用。这反映出该制度(     

    A.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B.扩大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基础

    C.受到两党或多党政治制度的影响

    D.赋予移民和妇女公平竞争的权利

  • 11、罐头食品的出现始于战争中食品保藏的需要。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食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出科学的罐头生产工艺,从而实现了罐头食品的规模化工业生产。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工业革命改变了民众饮食生活

    B.战争助推食品生产行业的变革

    C.罐头工业生产实现流水化作业

    D.农业科技进步保障了食品供应

  • 12、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三十五条规定:“公务员的考核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考核指标根据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分别设置。”这表明,公务员考核制度(     

    A.保证了行政运行的廉洁和高效

    B.体现了干部管理的规范化

    C.加强了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管理

    D.杜绝了政治上的腐败现象

  • 13、1688年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表明英国(     

    A.社会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B.君主权力仍至高无上

    C.议会逐渐掌握核心权力

    D.国王由议会选举产生

  • 14、1945年12月,中共中央确定了新的工作方针:在一切新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减租减息运动,工人酌量增加工资,使广大群众在此运动中翻过身来,并组织起来,成为解放区自觉的主人翁。该方针(     

    A.改变了农村地区阶级关系

    B.推动了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

    C.巩固了抗日战争胜利成果

    D.奠定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基础

  • 15、徐光启《农政全书》云:“(松江)壤地广袤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其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自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枲、纻,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由此得出,当时(     

    A.手工纺织成为江南支柱产业

    B.地方政府放松重农抑商政策

    C.南方经济重心地位更加凸显

    D.江南成为国家赋税主要来源

  • 1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

  • 17、19世纪初英国文官制度实行“两官分途”即政务官和事务官的截然分野。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强调党的组织领导,公务员没有划分政务官和事务官。两者差异主要是基于不同的(     

    A.政党制度

    B.官员职能

    C.政府性质

    D.法律体系

  • 18、1946年丘吉尔反对英国加入“联邦化”欧洲,将英欧关系定位为“英国与欧洲的关系,而不是属于欧洲”;1988年撒切尔夫人强调英国与欧洲文化的传承和联系,但重点是突出其独特性:90年代英国首相梅杰秉承民族国家将仍然是欧洲的基本政治单位的信念。这反映了英国这些领导人(     

    A.关注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

    B.秉承殖民时代的思维方式

    C.认清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D.顺应欧洲一体化时代潮流

  • 19、1940年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要求加强村政建设。以山西某县为例,在1940年加强村政建设前,只有33个编村,每村村长、书记、村警各1人;村政建设开始后,仅该县东部(西部为日占区)就有71个编村,共有1324人管理村政。此举措(     

    A.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规模

    B.提高了敌后军民的生产积极性

    C.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动员效果

    D.体现了民主政权建设基本原则

  • 20、古风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城市的基本轮廓已具雏形,随着城市防御工事的扩展,一度作为居民最后的避难所的山巅城区,成为祭祀中心;广场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地区,公共建筑物环绕其四周,居民区和商业活动区则位于其附近地区。这说明古希腊(     

    A.城市功能具有多样性

    B.公民主张抑制工商业经济

    C.城市结构缺乏整体性

    D.城市发展受地理环境限制

  • 21、原始社会历史久远,如果要研究早期原始人类的生活生产状态,目前最客观、最科学的方法应该是(     

    A.依靠口述史料

    B.依靠民间传说

    C.研究出土文物

    D.凭借神话故事

  • 2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传入中原,改变了中国人的坐姿。这说明(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扩展

    D.对外贸易发达

  • 23、18世纪以后,英国法官在审判时会首先将眼前的案件与他日的先例进行比较,寻求合适的判例规则,如果发现后案与先例契合,则依先例进行判决。这种做法(     

    A.凸显了法官的地位

    B.强调成文法的权威

    C.突出了律师的作用

    D.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 24、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1913年10月,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激烈

    B.君主专制独裁的观念根深蒂固

    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难以推行

    D.中国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典型表现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的代表著作________;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重大世界影响。

     

  • 26、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1)表现:1917年,胡适发表《______________》,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2)意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27、意义

    (1)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2)动力机的采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 28、1978.5《光明日报》发表________一文,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________理论。

     

  • 29、________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狭义相对论的两大效应是和尺缩效应。

     

  • 30、________首创私人讲学,________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 31、计算机

    (1)成就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②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⑪___________

    ③越来越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

    (2)意义

    ①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②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 32、内容

    (1)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____________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是推翻____________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问题,平均地权。

  • 33、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

    内涵

    表现

    重视以人为本

    ①周公提出“________”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倡“___”,主张“仁者爱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③政治伦理上体现为____思想。春秋管子提出顺应民意,孔子反对苛政;战国孟子提出“仁政”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①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_____,商朝人每遇事必先祭天地、祖先

    ②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_________”,追求天人合一

    ③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____________”的思想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①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②“_______________”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①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____

    ②孔子提出“_________”;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和而不同

    孔孟提出“______”“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34、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__________;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_________运动由此起步。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央视网消息:6月7日到10日,习近平主席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开幕式。四年前,习主席正是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哈萨克斯坦智库专家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习近平主席这次再访哈萨克斯坦,成果丰硕。

    (1)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于那一年?该组织的性质是什么?列举除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外的另外三个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名称。

    (2)分析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

     

  • 36、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农业工作,他曾多次指出:“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主要施行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目的有哪些?

    (2)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针对农业及农民问题提出过哪些主张?

    (3)建国后,新中国政府于1953—1956年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一重要措施?其实质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其主要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为何能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综合上述问题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建设的认识。

  • 37、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 38、名词解释

    (1)(西周)礼乐制度

    (2)专制主义

    (3)(西欧)“中世纪”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土地革命时期,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敗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这一革命道路思想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