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
2、钱穆在《中国经济史》中写道:“两税制乃用钱纳税,实乃妨农而利商。史载:‘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纳税人以所供非所业,必将增价以买所无,减价以售所有,使豪家大商得益,而农民日困。当时如无钱币,则可代实物。但物与钱的比例并不固定,时有涨落。”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A.使农民面临双重剥削
B.增加了政府财赋收入
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D.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3、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首领是“大司马”,大司马奉命可以领导尚书,他在政府里的实际权力就超过了丞相。这反映出( )
A.“汉承秦制”已被放弃
B.皇权得到了加强
C.完全破坏了三公九卿制
D.新行政中枢确立
4、1947年12月 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提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原则,指出“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这反映了( )
A.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
B.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C.人民解放军在战略上采取了主动
D.人民解放军军事理论的成熟
5、《晋书·王导传》记载“及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司马睿)命导(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从此就有了“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这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 )
A.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实现
B.贵族特权强化
C.门阀士族影响国家政治
D.统治者知人善任
6、下图为1912年和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出现该态势的原因是( )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颁布奖励实业办法。
②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后。野蛮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被剥削残害至死的矿工尸体堆放的坑道,被人们称为“万人坑”。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8年中,掠煤达1400多万吨,6万多名矿工被摧残致死。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这是日本侵华罪行的铁证
B.日本侵华以经济掠夺为主,政治掠夺为辅
C.日本侵华由局部发展为全面
D.大同地区成为日本侵华的唯一能源基地
8、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医学家米尔斯基是基督教徒,长期担任哈里发的御医;侯奈因是-名景教徒,却担任帝国图书馆馆长和科学院院长;撒比特信仰萨比教,但由于其学术上的成就受到哈里发的庇护。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B.科学文化全面繁荣
C.推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9、著名冷战史专家沈志华指出:“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从中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的结论是
A.苏联和朝鲜合伙阴谋发动了朝鲜战争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导致朝鲜战争爆发
C.新中国的对苏外交政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D.毛泽东个人的政治决断力征服了斯大林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标志着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地方割据势力被完全铲除
D.创新了地方基层管理模式
11、明初朝廷曾宣布,“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中书省臣奏:高丽使者入贡,多带私物货鬻(卖),请征其税。朱元璋说:“远夷跋涉万里而来,暂尔鬻(卖)求利,难与商贾同论,听其交易,勿征其税。”由此可知。明初( )
A.放松了对倭寇的经济封锁
B.杜绝了私人的海外贸易
C.关注东部沿海的安全形势
D.重视维持朝贡贸易体系
12、考古学家在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发现的共12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随葬品有象征军权的玉石钺,而从随葬的钺的数量、材质、体量可明显看出身份等级的差异。大中型墓葬有大量陶器及较多玉器出土。据此可知,岗上遗址属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奴隶社会时期
D.封建社会早期
13、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由浅入深的过程。下列文献,能够与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是( )
A.《文学改良刍议》《瀛环志略》《新学伪经考》
B.《海国图志》《孔子改制考》《文学改良刍议》
C.《新学伪经考》《资政新篇》《钦定宪法大纲》
D.《变法通议》《天朝田亩制度》《革命军》
14、西夏文(如图),又名河西字、番文等,是元昊命人参照汉字的“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等),采用合成法创制的记录党项语言的文字。据此可知,西夏文字( )
A.借鉴模仿汉字字形
B.加强了西夏的统治
C.是民族沟通的工具
D.是民族交融的产物
15、“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三字经》中这段内容所指的是( )
A.从部落到国家形成时期
B.西周“共和行政”时期
C.西汉王朝文景之治时期
D.唐朝的贞观至开元时期
16、1873年—1893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口贸易净值从10600万元增长至21900万元,出口贸易净值从10000万元增长至16700万元。据此可知( )
A.外国对中国商品需求量相对有限
B.中国外贸呈现出超态势
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提出妇女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还支持文化部创办夜校、半日学校、家庭临时识字班、田间流动识字班等扫盲运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这些做法旨在( )
A.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B.推进根据地的建设
C.宣传反“围剿”的主张
D.完善苏区教育体系
18、20世纪初,袁世凯提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要求民国上下“尊孔祀礼”,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从而掀起思想界的一股浪潮。这股浪潮的核心思想是( )
A.民主与科学
B.自强与求富
C.独立与进步
D.继承与创新
19、康熙指定少数亲信官员将地方舆情、粮食收成、自然灾害、粮价之类信息亲自缮就奏折,单独呈送皇帝,地方大员、中央官员不得与闻。康熙此举( )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推动了农业的稳步发展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
D.保障了地方物价的稳定
20、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21、郑观应认为:“(日本)近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吸力进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一切听商自主,有保护而绝侵挠故而使得日本“所出绒、布各色货物不但足供内用,且可运出外洋”。由此可知,郑观应主张( )
A.国人需要突破“中体西用”的束缚
B.中国要努力参与世界贸易竞争
C.清政府应为工商业发展创设条件
D.洋务官员须扩大官办企业规模
22、“自中华民国的名称确定以后,帝制被抛入茅坑,便再也爬不起来了……无论帝制也罢,复辟也罢,都很快地塌台……”。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推翻了传统封建专制制度
C.促进了社会习俗变革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3、学者杨天石认为:从民族大义角度看,蒋介石的一生有“持久抗战、宪政”等三大功劳。另一“功劳”最有可能是( )
A.创立黄埔军校
B.国民革命
C.四一二政变
D.围剿红军
24、汉初在西部沿袭秦朝的郡县体制,却在东部地区分封同姓王国(见如图)。实行这样的治理方式源于( )
A.借鉴秦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B.分封制优于郡县制的认识
C.儒学独尊的主流意识形态
D.继承西周的分封政治传统
25、影响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________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①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②军队驻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③设立“________”,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
(2)标志着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初步建立: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________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27、东北易帜:________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8、北平和谈
(1)背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________以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
(2)举行: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3)结果: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________》上签字,谈判破裂
29、洋务运动内容:为自强办了________,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为求富,办了官督商办的________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新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军
30、政治
(1)________: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________”,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________: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因“________”,蒋介石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回东北,因其不能满足日本侵略的要求,日本策划________将其炸死。
(3)________:1928年底,________通电全国,宣告东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国民政府________上基本统一全国。
31、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
32、绘画成就以_______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______和_______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33、第二次鸦片
(1)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________
(3)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__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
34、________年,金灭________,两年后又灭________,与________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________
35、辽宋夏金元时期城市兴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6、简答: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并分别简要概括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
38、全国动乱的表现是什么?
39、义和团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