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与其思想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
A.孔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董仲舒——“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C.朱熹——“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D.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盆,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甚至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服等。义和团极端仇视洋货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危机
B.列强瓜分中国极大地激化了社会矛盾
C.洋货的倾销造成了小生产者大量破产
D.西方传教士与国内民众存在文化分歧
3、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称谓制度。如:皇帝自称“朕”,其命令、文告称“制”或“诏”,其印称“玺”,其使用的出行工具被称“乘舆”;臣民面见皇帝时要尊称“陛下”。这些( )
A.凸显了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B.意在规范秦王朝的礼仪制度
C.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D.保障了皇帝的专制独裁统治
4、梁启超先生谈及某不平等条约时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割台湾偿二百兆始。”该不平等条约使( )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至长江流域
C.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D.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5、“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歌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6、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杀死。但“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秦妇婴皆言商君之法”,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 )
A.受到了广大人民拥护
B.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7、传统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方田、粟米、均输、商功(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勾股等作了分类,并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求解。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A.注重运用演绎方式叙述问题
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价值追求
C.形成了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
D.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8、《宋书》中关于南方经济的发展有这样的描述:“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东晋南朝时期开发江南地区所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
A.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产品增加
B.纺织、矿冶、陶瓷等手工行业有明显进步
C.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步交融
D.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9、观察下列图片,按其见证或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排序,位列第二的是( )
A.井冈山会师(油画)
B.八七会议旧址
C.《南昌起义》(油画)
D.遵义会议会址
10、文物不但具有艺术、科学价值,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
A.电影《秦颂》
B.《剑桥中国秦汉史》
C.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
D.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11、桑海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1492年,格拉那达被西班牙人攻占后,从那里逃出来的许多学者、思想家、艺术家、医生和科学家,都被它收容下来,让他们在桑科尔大学任教,从事科学研究。这一措施( )
A.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C.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D.为军事扩张提供了常备军
12、西晋末年,大批北方士族渡过长江,史称“衣冠南渡”,与此同时,中原劳动人民也纷纷南下。至刘宋时期,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集中分布于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长江中游的襄阳、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扬州。这一现象( )
A.消除了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
B.实现了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C.促进了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D.消弭了南北之间的民族对立
13、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说明义和团
①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 ②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④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1941年12月的阿卡迪亚会议上,美国代表认为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陆军的主要战场,中国坚持抗战对太平洋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建议成立中国战区,统一指挥中国及泰国、越南等地的抗日军队。1942年1月;中国战区正式宣告成立。这表明( )
A.中国是太平洋战场主导力量
B.抗日战争形势发生逆转
C.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认可
D.中国跻身国际强国行列
15、抗战期间,中国大后方城市重庆、成都、兰州等地及空军基地经常遭日军空军空袭。而画着鲨鱼头和飞虎标志的美国飞机出现在中国战场上,成为对日作战的一把利剑。这支由美国空军将领陈纳德指挥的美国空军部队后来被人们称为飞虎队。飞虎队的出现( )
A.成为日本战败的关键因素
B.彰显了国际反法西斯精神
C.表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标志着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16、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中,田制改革是重点内容,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尽地力之教”、晋国的“作爰田”、秦国的“废井田,开阡陌”等。由此可知,当时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变革生产关系
B.打击旧的贵族
C.实现国家富强
D.推动社会转型
17、康乾后期,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地贸易,由政府指定机构代为管理,并对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进行严格限制。这一做法( )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B.缘于政府重视开拓国内的市场
C.完全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D.为后世处理对外关系提供借鉴
1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君主不再像过往那样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直接分配给农民耕种。其标准是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每户百亩。这一政策( )
A.利用均田制防止土地的兼并
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激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矛盾
D.反映了铁犁牛耕的普及
19、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20、李鸿章在写给恭亲王的信中说,”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为觅”制器之人”,洋务派( )
A.购置船炮器械
B.建立新式军队
C.创办新式学堂
D.创办近代工业
21、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思想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王守仁
C.黄宗羲
D.顾炎武
22、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其波及自己的势力范围,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6月21日,慈禧太后做出向各国“宣战”决定,6月26日,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这表明( )
A.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
B.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C.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
D.东南互保运动使南北分裂趋势明显
2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该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九大
C.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24、《三国演义》里“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和一场战役有关,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25、________年,金灭________,两年后又灭________,与________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________
26、西南
(1)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________年8月,________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中法战争于年底打响。
(2)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台湾军务大臣________的领导下,严密布防,多次击退法军。
(3)1885年3月,清军在________率领下取得________大捷,法军败退,法国内阁因此倒台。这时,清廷下达停战令。
(4)6月,________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法《越南条款》,承认________占领越南。
27、重庆谈判:___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___和平谈判。1945年10月10号国共双方签署了《___》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28、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以外, 也是“雄富冠天下”。
29、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________
30、敌后战场的抗战
(1)在沦陷区
①积极开展抗日宣传
②领导工人斗争,破坏日军“________”的部署
③利用________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秩序。
(2)发动百团大战(1940.8.20-12.15)①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企图以“________”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②特点:以破袭日军华北________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
③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称为“________”,打破了日军“囚笼”。
(3)皖南事变
①原因: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②过程: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从政治上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31、近代世界变迁
根据提示,完成从“史前到隋唐时期“的时间轴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2、宋朝农业发展成就突出
①________基本一年两熟,有的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
②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________朝大力推广
③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发开发,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33、背景:从三国到五代,_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34、结果:失败
(1)表现①9月21日,慈禧太后将________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②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________、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被称为“戊戌六君子"。③除________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2)原因①________势力仍很强大。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③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35、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表1911年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政治背景。
(2)你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3)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6、简答题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目的
(3)宗法制核心
(4)分别解释三公九卿的职能
37、四等人制第四等人为汉人。
38、思考点
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9、简答题: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