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云南曲靖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     

    A.国民大革命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 2、辽朝契丹人的主要产业是放牧马、羊,其燕云地区和渤海地区以种植稻、麦为主。金朝女真族以狩猎、畜牧为主,其控制的黄河以北广大汉族地区以农耕为主。辽金的这种经济形态(     

    A.促成了政权之间的联合

    B.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抑制了经济的多元发展

    D.影响了政治统治的特点

  • 3、据统计,1949年私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额较前一年增加了51.6%,1951年,民族资产阶级获纯收益是1950年的3倍。周恩来也说:“新中国建立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比那三个朝代得利还多,多数资产阶级分子觉得在新政权下有利可图”。这表明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得到拥护

    B.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初见成效

    C.新中国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

    D.改造民族资本主义时机成熟

  • 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下图所示变化,其原因包括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

    ③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欧洲列强忙于欧战,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电影《长津湖》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以长津湖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于新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来讲,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B.使新中国外交取得彻底胜利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D.打破了西方对华封锁的状态

  • 6、“在唐代,皇帝的出令都受到明确的规制。制敕由中书省负责,皇帝不能径自制敕。中书省若认为‘词头’(即皇帝的诏书要点)不妥,可以封还,要求另发‘词头’。中书省草拟制敕以后,交门下省复核。门下省如果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没有中书出书、门下复核,皇帝是不能发布合法诏敕的。”关于古代这种国家机构的设置产生的效应,下列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各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与制衡,导致了行政效率降低

    B.各部门分工合作,有利于责任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C.中书、门下省的设立,对皇权有一定的制衡作用

    D.各部门权力分散,实质上有利于皇权集中

  • 7、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查阅的资料(     

    项目

    内容

    民族迁徙

    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

    联合斗争

    十六国时期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政府。

    友好往来

    魏晋以来,在和平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据表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B.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C.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

    D.文明在和平交流中演进

  • 8、2023年9月26日,香港故宫博物馆“凝视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的特别展览,齐聚出土自成都平原三星堆、金沙和宝敦等遗址的120件珍贵文物,包括距今2600至4500年的青铜器、金器、陶器等。该类器物在当时主要用于(       

    A.艺术欣赏

    B.生产生活

    C.商品销售

    D.人牲殉葬

  • 9、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在《目前农运计划》中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这一举措(     

    A.表明国民革命开始兴起

    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C.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进行

    D.反映了革命重心的转移

  • 10、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

    C.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11、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溯源的思想家是(     

    A.李挚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 12、战国时期,官吏每年需将自己主管范围内的各种预算数字,如垦田、赋税、户口、仓储数字等写成文券上报君主,到年终持实际完成数字前去报核,如成绩不佳,君主即可当场将他收玺免职。这一做法旨在(     

    A.发展小农经济

    B.提高行政效率

    C.助推变法运动

    D.进行思想解放

  • 13、“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一史料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孔子改制考》

    D.《新学伪经考》

  • 14、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但是特殊的内外环境变化也曾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过短暂的快速发展机会。下表是一战前后在中因农商部注册的工业公司年别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导致下列数据变化的外部原因是(     

    时间

    注册工业公司数

    资本总额

    1914年8月前

    146个

    41148205元

    1914年8月至1920年

    272个

    117434500元

    A.洋务企业的刺激

    B.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C.戊戌变法的推动

    D.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 15、朱自清在纪念七七事变两周年的文章中写道,“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从前只是一片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此时的“我们”(       

    A.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坚持全民族共同抗日

    C.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主张成立国共联合政府

  • 16、1895年5月10日,《申报》在刊文中指出,“日本虽区区岛国,然自维新以后,发愤自雄,欲为亚洲至强之国”,提出“中国若能惩前毖后,时时以创世痛深为念,外结强邻,内固邦本,庶可自立于不败之地”。这表明(     

    A.不平等条约遭到强烈反对

    B.报刊主导着社会舆论走向

    C.国人对战局失利进行反思

    D.变法革新已成为各界共识

  • 17、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牌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分封制

  • 18、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数值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祖冲之

    B.王蕃

    C.郦道元

    D.曹操

  • 19、下面是辛亥革命时期宣布独立各省的都督身份汇总,这种状况(       

    身份

    人数

    派别

    比例

    革命党人

    5

    革命党

    18.5%

    新军将领

    13

    田官僚

    70.4%

    巡抚/布政使/提督/总参议

    6

    语议局议长

    3

    立宪派

    11.1%

    A.覆灭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秩序

    B.表明立宪派已掌控革命的领导权

    C.体现出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D.说明了清政府统治在全国的崩溃

  • 20、如果要了解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应该查阅的奠基之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 21、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编著成书,并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著作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

  • 22、清朝某一机构初因军事而设立,后来其职能却越出军事之外,举凡军国大计的机要事务莫不总览,其大臣主要职责是“承受谕旨,回堂拟写”,经皇帝认可后下发谕旨。该机构是(       

    A.枢密院

    B.兵部

    C.内阁

    D.军机处

  • 23、如图为龙山时期的陶寺城址,由此可知当时(     

    A.社会阶层分化开始出现

    B.进入传统农耕时代

    C.初步形成复杂社会系统

    D.奴隶制度走向繁荣

  • 24、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论证(     

    A.中国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正当性

    B.英国的侵略受到国际普遍指控

    C.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正义性

    D.英国和中国相互指控是合理的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国民革命

    (1)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_____势力。

    (2)高潮: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_____ ,革命势力发展到_____ 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结果:失败

    ①原因: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

    ②标志: _____ 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_____ ”。

  • 26、聚焦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在下列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A.辽阳行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驻藏大臣E.修筑长城

    F.西域都护府G.雅克萨之战H.台湾府I.伊犁将军J.安西都护府

  • 27、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____________》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

  • 28、宋辽议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宋夏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财,称为“________”,1114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

  • 29、《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 30、过程

    (1)召开新政协会议

    ①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________堂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了会议。

    ②大会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几个重要文件。

    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_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________的作用。

    (3)开国大典: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新中国正式成立。

  • 31、措施:

    ①奏折制度:康雍乾时期形成了______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②军机处:_________ 时,设立军机处。

    ③思想控制:清朝统治着加强思想控制,频繁制造______________,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

  • 32、中国积极促进________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 33、观察下列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A马噶尔尼使团访华

    B《燕然山铭》石刻

    C驻藏大臣令牌

    D汉委奴国王金印

    E井真成墓志拓片

    F唐蕃会盟碑

    将上述表格内容按照时期分类(填写字母)。

    秦汉________

    隋唐________

    明清________

  • 34、手工业

     

     

     

     

     

    制瓷技术

    ________

    朝出现五大名窑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元朝

    烧出了________________

    矿冶业

    北宋

    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________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宋元

    发展迅速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三国至唐时期的绘画成就有哪些?

  • 36、佛教的发展与挫折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唐朝是重视佛教的表现是什么?

    (3)反佛灭佛

    ①反佛灭佛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②反佛灭佛的表现是什么?

    ③反佛灭佛运动的结果怎样?

  • 37、农村、城市、国企分别如何改革?

  •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法外。韩非子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也就是说,在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法家所主张的法治,是将法律公之于天下,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又别置法官作为主管吏民法律的顾问,以使天下吏民知法不犯,增进国家的安定和统治秩序的稳定。这种法律观念,一直为后来历朝历代所承袭。

    ——摘编自朱晓燕《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但并非一切人均为罗马社会的权利主体。除了是人以外,还需具备其他基本条件:是自由的,而且就市民关系而言,还应当是市民。因此,凡是合乎上述三个条件的就可以成为罗马法上的平等主体。奴隶,一般不是权利主体而是权利客体,但是在取得自由人身份以后就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变成为自由人和罗马市民,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

    ——摘编自付建平、谢荣国《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法治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与罗马法的异同。

     

  • 39、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欧洲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人文主义起源于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指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针对其思想主张的局限性,苏格拉底提出了什么主张?

    (2)14—17世纪,西欧先后开展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指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和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主张,据此分别概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

    (3)17—18世纪,西欧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这一时期,启蒙思想家们的斗争目标是什么?从中可见,这一时期人文主义具有怎样的特征?

    (4)综上所述,指出西欧人文主义发展和传播的主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