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云南昆明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会议具有转折点”的性质。这次会议(     

    A.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B.要求在敌后建立起抗日根据地

    C.确立了全民族抗战的路线方针

    D.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 2、“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削减冗官冗费

    B.增加财政收入

    C.全面整顿吏治

    D.加强军事实力

  • 3、20世纪20年代初,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如广东青年彭湃在其撰写的《告同胞》中说:““政府’利用法律,来榨取我们的财产,扩充军备……遂致社会时时酿出种种的变乱……根源在于“社会制度之罪恶’。我们不得不找个治疗的手术——‘社会革命’”。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扩大

    D.社会革命已成为社会共识

  • 4、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这次大会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将要以更大地规模去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这次会议(     

    A.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基本建立

    B.说明新中国已经成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

    C.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初步构成

    D.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 5、1905年9月2日,袁世凯联合张之洞、端方上奏《请废科举折》:臣等默观大局,熟察时趋,觉现在危迫情形……实同一刻千金……强邻环伺,岂能我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先停科举。袁世凯的奏折旨在(     

    A.顺应教育现代化趋势

    B.消除传统文化的弊端

    C.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D.借鉴学习西方的长处

  • 6、1937年11月,日军步兵500人和一个骑兵连向山西长治县进犯。八路军第129师一个连的兵力分散埋伏在10里长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人一组,五人一群,飘忽不定,时聚时散地打击敌人,经过几小时的战斗,消灭日军近百人,击毁军车一辆。这一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八路军充分发挥了游击战的优势

    C.使华北地区成为抗战主战场

    D.得到敌后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持

  • 7、白居易的诗作《赠友》中描述了这样的现象:“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卖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该诗作反映出白居易(       

    A.主张废除租庸调制度

    B.认为两税法加重人民负担

    C.抨击唐官员贪污腐败

    D.认为安史之乱后经济衰退

  • 8、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下列口号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①“还我青岛”                                      ②“取消二十一条”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明政府经略边疆的机构中,明朝政府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是(     

    A.宣慰司

    B.奴儿干都司

    C.元帅府

    D.宣政院

  • 10、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三大历史事件中寻找“同类项”,你的选择是(     

    A.民族危亡

    B.探索出路

    C.资产阶级

    D.民主政治

  • 11、据统计,在东晋权力中心的录尚书事、侍中、中书兼令、尚书令仆等职位中,任官者162人次,其中士族127人次;荆、扬、徐几个重要都督区的都督,也基本上由当权士族担任。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举贤不及士族

    B.士族把持政权

    C.专制皇权巩固

    D.权力重心下移

  • 12、唐太宗晚年在谈到用人体会时说:“用人之道,尤为未易。己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谓毁,未必全恶……又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舍短取长,然后为美”。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     

    A.注重扩充国学规模

    B.知人善任,各取所长

    C.落实三权分立理念

    D.改革吏治,发展生产

  • 13、据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的《登科录》记载,这一年录取的进士一共是601人。有学者进行过统计,三分之一的进士有官僚背景,另外三分之二没有官僚背景。这表明(     

    A.门阀士族衰落

    B.阶层流动增加

    C.科举规模扩大

    D.人身控制松弛

  • 14、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单纯的农民暴动是不能获得最终胜利的”,必须要“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认为农村暴动应为主要革命斗争方式

    B.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

    C.主张实行以城市领导乡村的工农革命

    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15、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政府不仅任命希腊正教的头面人物为希腊正教徒的大教主和文职首领(管辖希腊人及不同族群的东正教徒),还分别任命了亚美尼亚教派的主教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教大拉比为各自的首领。此举反映出

    A.帝国统治模式的创新

    B.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

    C.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

    D.政教分离的政治特点

  • 16、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为是虞舜的后裔。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说明(     

    A.中华民族统一大势已开始出现

    B.胡汉祖先本是相同

    C.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

    D.贸易加强边境交融

  • 17、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

    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

    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

  • 18、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大内氏贡使与细川氏贡使为了争夺朝贡贸易的特权,在宁波港发生械斗。明朝政府以此为借口,关闭市舶司,中止日本与明朝的朝贡贸易。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     

    A.朝贡贸易走向终结

    B.民间走私贸易得到发展

    C.东南沿海倭患兴起

    D.对外交往开始闭关自守

  • 19、以下是辽夏金的管理制度(部分)。

    政权

    管理制度

    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西夏

    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留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

    由此可知,当时少数民族政权(       

    A.采用传承与借鉴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B.与汉族政权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C.彻底抛弃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D.呈现出全面封建化的历史趋势

  • 20、太平天国规定,“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据此,圣库的收入化为柴米油盐,进入上帝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取得自己的一份。太平天国这一举措(     

    A.维护了小农生产者的利益

    B.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打击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D.寄托了小农固有的憧憬和向往

  • 21、考古人员发现,大汶口遗址随葬品数量各不相同,其中21座墓有猪头1头、10座墓有猪头2头、6座墓有猪头3头、2座墓有猪头4头、3座墓有猪头5头、1座墓有猪头14头。据此可以推断,大汶口文化(       

    A.畜牧业发达

    B.早期国家形成

    C.私有制出现

    D.神权色彩浓厚

  • 22、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时,用“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周而复始”来介绍某位思想家的思想。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韩非子

  • 23、《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 24、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说“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B.礼崩乐坏局面

    C.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

    D.华夏认同增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宋元两朝,_______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_______,不拘法度。

  • 26、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①原因:________的建立,扫除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________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________;群众性________ ②表现: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________

  • 2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大会确立________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他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 28、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________率领联军从________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________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________”的决定。

    (4)7月14日,________陷落。

    (5)8月中旬,________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 29、_______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 30、中共七大

    (1)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_______侵略者、建设_______作准备,_______年4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隆重举行。

    (2)毛泽东在会上作《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

    (3)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_______,壮大_______力量,在______________的领导下,打败_______,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的中国。

    (4)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_______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5)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 31、国民革命

    (1)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_____势力。

    (2)高潮: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_____ ,革命势力发展到_____ 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结果:失败

    ①原因: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

    ②标志: _____ 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_____ ”。

  • 32、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1)________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________里程突破14万千米,都居世界第________

    (2)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________席。

    (3)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________”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4)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________同步、________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

    (5)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________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将近40%的网上交易发生在中国。

    (6)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________,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 33、朱熹还对______________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中抽出《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_______》《_______》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 34、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时间:________年春。

    (2)内容:把正确处理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4)活动:开展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时强调: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此后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2)请指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主要举措和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

    (3)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中国逐渐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它具有怎样的特点?

    (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指出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5)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宏伟历程,你认为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是什么?

  • 36、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意义?

  • 37、中共三大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通过什么样的决议?

  • 38、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时间与人物是谁?

    (2)王安石变法的原则与目的各是什么?

    (3)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 39、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