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说:“大别山各兵团没有站住脚,我们不敢开这个会,我也不敢讲这个话,不敢写这篇文章,不敢讲伟大的转折点......这篇文章要等一年半载再写。因为中原的部队站住了脚,胜利靠得住,现在我们要开会分析、估计,大胆地写文章,向全国人民号召,准备在几年内取得全国胜利。”毛泽东这一论断主要基于( )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结
B.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C.民族民主统战线的建立
D.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2、下图为东汉后期政局演变示意图,对这一局面解读正确的是( )
A.根源在于皇权衰落
B.加剧了东汉后期的政治腐朽黑暗程度
C.加剧君相之间矛盾
D.皇帝年幼是引发宦官专权的重要诱因
3、1921年1月,北京大学先进学生组织在北京郊区长辛店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学校章程规定,学校是专为“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子弟”增进知识而设,“不论年龄大小和识字与否,都可入学”,“概不收学费”。这( )
A.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说明工人开始具有学习意识
C.体现出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D.表明救亡理念得到群众认可
4、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独立与进步
D.民权与平等
5、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新年献词,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绝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废。该新年献词题目应该是( )
A.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将革命进行到底
6、下图中的四位思想家追求的共同理想是( )
A.怀仁义以相接
B.清静,无作为
C.封建中央集权
D.重建社会秩序
7、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最初确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改为责任内阁制,突出议会的作用。这一调整表明( )
A.革命党试图用法律来防止专制独裁
B.约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共和体制
C.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D.议会取代总统成为权力的中心
8、毛泽东和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谭平山曾联名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发出建议:“应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从人民中建立的新军队将用新的方法和新的友好精神捍卫民国。”由此可知,他们的主张( )
A.要求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B.憧憬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C.强调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救国
D.旨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9、据某学者回忆说,“它从根本上废除了在中国大地上盘根错节的封建制度的根基,使农民大众翻身做了主人,使我党获得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有力保证”。据此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B.陕甘宁边区的减租政策
C.一九四七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人民解放战争占领南京
10、路易九世统治法国期间(1226-1270年)进行司法改革,设立巡回检察官吏。他严禁封建领主私斗,规定“国王四十日”,即:双方领主交战须在40日前通知对方,而被挑战的人,可以在此期间向国王申诉,国王根据情节仲裁。这一做法表明法国( )
A.杜绝了封建领主内斗
B.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C.动摇了天主教会权威
D.增强了国王的权威性
11、某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让清政府明白了自己的统治实在是摇摇欲坠,在围剿太平军的过程中,清政府给了地方督抚极大的权力,军政大权不断下移,如曾国藩创建湘军,李鸿章创建淮军。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造成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B.影响了晚清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
C.使汉族官僚成为统治的核心
D.彻底瓦解了清朝政府统治的根基
12、下表是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所占百分比统计表,这反映了东北地区( )
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经济结构得到一定优化
C.奠定了重工业基础
D.成为“以战养战”基地
13、1793年,英国使团带来天体仪、座钟、毛瑟枪、军舰模型、城市写生画等物品给乾隆帝祝寿,清朝回赠了丝绸锦缎、玉器、瓷器、茶叶、工艺品等3000多件礼品。由此可知( )
A.英国实力远超中国
B.清朝放弃闭关锁国
C.农耕文明达到顶峰
D.文明差距逐渐显现
14、有学者认为,与夏都居洛寻求优良生态环境的生存诉求不同,商代在夏都故地建立都城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加强对统治中心区域的控制。而西周初期都城的营建则体现了其顾全大局的意识。这可用于说明,商周时期( )
A.官僚政治的确立
B.国家疆域得到不断扩大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地理环境决定政治发展
15、1962年冬,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焦裕禄大胆整顿,积极革新,闯出了一条适合兰考发展的新路子。当时焦裕禄进行革新的政策支持是( )
A.中共八大提出尽快变为先进工业国
B.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中共中央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16、1949年1月15日,《中央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中指出:“你们派人去接收官僚资本企业,必须严格地注意到不要打乱企业组织的原来机构”“只要不是破坏分子,应令其担负原来职务,继续工作,军管会只派军事代表去监督其工作”。这一指示( )
A.延续了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
B.表明党把工作重心转向了城市
C.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
D.意在彻底消灭农村的反动势力
17、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州港掠夺原料、倾销商品、鸦片走私逐渐“合法化”,“猪仔”(华工)贸易逐渐猖獗,加上香港、上海等港口崛起,广州港外贸中心的地位逐渐衰落。由此可知广州近代衰落的起点是(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8、1945年,重庆谈判开始当天,重庆《新蜀报》发表社论指出:“全国人民希望的是,化干戈为玉帛。”西安《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希望重庆谈判中,大家都能放弃成见,完全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前提。”这反映出( )
A.全国民众支持中共主张
B.社会第三方力量对谈判充满期待
C.国共双方谈判顺利进行
D.重庆谈判基于社会舆论压力开展
19、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出社会的变化。诸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命运共同体”等,这些流行语( )
A.映射了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走向
B.是历史转折与社会发展的见证
C.展现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历程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0、如表所示是1960年、1965年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单位:%)。表中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
年份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1960 | 21.8 | 26.1 | 52.1 |
1965 | 37.3 | 32.3 | 30.1 |
A.“二五”计划期间的科技创新
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C.中共中央对苏联模式的否定
D.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21、下述唐诗中的场景说明唐朝( )
李白《少年行二首》 |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
白居易《胡旋舞》 | 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 |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
A.长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B.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原民众生活
C.统治者奉行民族平等政策
D.少数民族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22、肇端于山东地区零星发生的民教冲突,从1899年起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迅速发展,演变为一股席卷整个北中国的排外浪潮。这股浪潮( )
A.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D.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3、“迁都洛阳好,举目眺黄河。胡地民风殄,汉家文教播。三长制谐和。本已尊孔子,何为崇佛陀。”该诗提及的帝王是( )
A.秦二世
B.汉武帝
C.汉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24、秦代妇女从事的行业很广泛,她们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还可以从事纺织业、矿业等商业活动,某些经营有方的妇女甚至得到了秦始皇的褒奖。由此可知,秦代( )
A.重视发展社会经济
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C.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25、我国成功爆炸了_________ ,发射了_________涌现出 _________等人物
26、金朝的盛衰
(1)“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________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_______”。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27、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________。
28、中共八大
(1)________年,中共八大召开。
(2)大会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________的需要同当前________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______变为先进的________。
(4)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________。
29、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________
30、这场运动源于对________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________,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________和________牢牢地束缚着
31、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A.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 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32、宋朝是中国古代________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_______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33、上海、太原失守后,_______、_______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_______战争。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_______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34、发展
(1)背景:___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内容:1832年,__________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__________经济迅速发展。
35、统一全国
(1)什么叫“宁汉合流”?
(2)东北易帜指的是什么?
36、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有何相同点?
37、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请指出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
(2)“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请列举唐宋以来,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主要商品。
(3)明清时期,出现了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的商帮。请列举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
(4)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经济有何影响?
3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成就的表现有哪些?(从工业、科技国防、农业、典范人物和外交等思考)
39、秦始皇有“暴君”之称,而明朝人李贽则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