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云南红河州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陶寺遗址发现的城址规模宏大,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居住区,各区域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功能齐备。墓葬有大、中、小型,随葬品多寡不等,有大型石磐以及玉、石制作的礼器,也有的墓一无所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社会分工十分鲜明

    B.早期国家不断发展

    C.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D.阶级阶层分化明显

  • 2、1937年后,日伪政府在沦陷区各学校用的教科书中增添“日满华一体”“建设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等内容。此外,这种宣传也逐渐渗透到传统民俗中,如1939年南京街头张贴“建设东亚新秩序,实现中日真和平”等春联。这些行径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沦陷区人民的民族意识

    B.维护日本对华的侵略统治

    C.摧毁中国人持久抗战的斗志

    D.缓和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

  • 3、《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

  •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在名前”旨在说明(       

    A.郡县制影响深远

    B.中西方书写习惯不同

    C.专制主义的强大

    D.家族宗法制观念浓厚

  • 5、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A.使中国社会性质根本改变

    B.拒绝了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推翻了腐朽清政府的统治

  •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签署《尼布楚条约》②平定后突厥汗国③派遣驻藏大臣④新疆正式建省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 7、西汉初年,岭南地区南越国国王赵昧死后身着汉代帝王、王侯的敛服——金缕玉衣入葬,墓中的五色药石、药具表明赵昧也同汉朝贵族一样幻想升仙。这反映出(       

    A.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融

    B.经济重心南移助推道教发展

    C.岭南文化深受中原影响

    D.中央政府开始介入岭南管辖

  • 8、如图是唐代至清代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柱状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南北经济差异逐渐消除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 9、前秦苻坚和苻融登寿阳城东望,见晋军布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苻坚开始有惧色,回头对苻融说:“此亦劲旅,何谓弱也!”。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楚汉战争

    D.淝水之战

  • 10、史学家顾颉刚在提及汉武帝的某一措施时指出:“学术的道路从此限定只有经学一条了,这比之始皇的高压手段统一思想还要厉害。”这一措施指的是(     

    A.颁行“推恩令”

    B.任用酷吏

    C.实行中外朝制

    D.尊崇儒术

  • 11、如图是二里头遗址图。该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遗址。这种规划传承至明清时期。这一规划旨在凸显(     

    A.因地制宜

    B.方正规矩

    C.王权至上

    D.中轴对称

  • 12、《齐民要术》吸收了荀子等人的主张要求“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还吸收了《尚书》中:“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的主张。这说明(     

    A.统治阶级推崇儒家文化

    B.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发展

    D.儒家思想影响农业理念

  • 13、如图是1922—1927年中国工会会员人数的发展统计图。造成这一时期工会会员人数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刺激

    B.革命性质的剧变

    C.国民革命的推动

    D.列强侵略的加剧

  • 14、中共一大规定,“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相互关系”。中共二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尝试建立革命政权

    B.完全走向成熟

    C.深化对国情的认识

    D.独立领导革命

  • 15、清朝大事记(部分)。下表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1638年

    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1684年

    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62 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1727—1793年

    从 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A.宗藩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B.清朝边疆危机的显现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专制集权的空前强化

  • 16、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此后近70年,曲沃祖孙三代杀逐晋国五位国君,最终成为晋国的新主人,史称“曲沃代翼(翼,晋国都城)”。这反映出 (     

    A.宗法分封制走向解体

    B.周王室势力日趋衰微

    C.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D.晋国因内耗加速衰败

  • 17、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降低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减少了决策失误

    D.提高了工作效率

  • 18、1913—1919年,我国年均注册工厂超70余家,年均工业增长率达13.8%(1912—1949年我国工业年均工业增长率为5.5%);期间还诞生了“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化工巨子”范旭东、金融巨擘周作民和陈光甫、“火柴大王”刘鸿生等。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社会经济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B.中国经济发展独立自主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前景良好

    D.一战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 19、唐玄宗时期“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人居翰林,供奉敕旨”,“将陆坚、张九龄等 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召。王者尊极, 一 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 从中出。”唐德宗时期,陆贽任翰林学士,被时人称之为“内相”。这反映唐朝中 后期(     

    A.中书权力遭到削弱

    B.门阀土族垄断朝政

    C.决策与行政权分离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20、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下史实能证明此结论的有(     

    ①十几万中国华工前往欧洲前线承担战勤任务

    ②中国积极参与谋划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③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④中国战场抗击日军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日军总兵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1、下图是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纪念碑,这是一个“台历”式石碑。纪念碑上面布满了炮弹的弹坑和骷髅,代表并纪念当时去世的人们。九一八事变(     

    A.标志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B.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C.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开始

    D.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 22、这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看如图,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书籍之一   ②口号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③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④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设立在北京卢沟桥畔,这一选址,我们会联想到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D.国共合作的局面最终形成

  • 24、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致知在格物”。对朱熹的“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

    B.在社会中体现为儒家的伦理纲常

    C.通过内心的体验而被发现和践行

    D.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结束了________、封建主义和________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________________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 26、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①原因:________的建立,扫除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________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________;群众性________ ②表现: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________

  • 27、人与历史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进程中往往留有杰出人物的印记。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印记的“历史事件”相对应(填写字母)。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1)周公

    颁布“推恩令”(A)

    (2)秦始皇

    挟天子以令诸侯(B)

    (3)汉武帝

    制礼作乐(C)

    (4)曹操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D)

  • 28、________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29、___________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 30、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________,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 31、边疆危机

    (1)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背景:1864年,新疆地区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________趁机入侵新疆;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②概况: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③结果:_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度过了危机。

    (2)中法战争

    ①背景: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②经过: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被击退;1885年3月,清军在________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

    ③结果: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④影响:________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 32、理学比较注重_______,具有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

    ①它认为“___”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_______”。

    ②人生的目标,应当是“______________”,即通过_______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③理学还提出“______________”,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_______的认识。理学带有______________倾向。

  • 33、宋金和战

    (1)背景

    ①1127年,北宋被________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史称“________”。

    ②南宋建立:北宋康王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2)表现

    ①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尤以岳飞指挥的“________”战绩卓著

    ②宋高宗和宰相________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后来,将岳飞杀害。

    ③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内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________

  • 34、后方大迁移——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水平都落后于日本。东部沿海工业大学、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规模向________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36、简答题

    1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例举日本侵华时犯下的罪行

  • 37、新石器时代

    (1)什么叫新石器时代?

    (2)新时期时代的生活概况怎样?

    (3)新石器时代的主要代表性遗址有哪些?

  • 38、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怎样的?

  •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请回答:

    (1)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请列举近代前期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于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