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浙江宁波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0

    17.2

    24.5

    46.1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

    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 2、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吴江县(属于苏州)丝织业情况:“绫稠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洪熙、宣德)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成化、弘治)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稠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品经济在我国居主导地位          ②江南地区的农民从事副业生产

    ③手工业中有新的经营方式             ④新型的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了前赵政权,任命儿子刘聪为大单于,当时既有大单于台,又有三公府、尚书省。刘聪“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上述现象(     

    A.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B.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助推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削弱了匈奴贵族的政治地位

  • 4、明朝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明朝官员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这主要说明(     

    A.该时期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科技

    B.西方列强开始要求扩大对华贸易

    C.西学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

    D.传教士来华主要是为了传播科学

  • 5、1864年普鲁士驻华公使不顾国际公法,在中国的大沽口扣留了丹麦的三艘货船。中国为此同普鲁士进行交涉,强调普鲁士扣留丹麦船只之处是“中国专辖之内洋”“外国在中国洋面,扣留别国之船,乃显系夺中国之权”,最终中方交涉成功。这一事件反映了(     

    A.传统宗藩外交体系逐渐解体

    B.内河主权丧失致使列强横行

    C.近代外交意识推动主权维护

    D.清廷近代外交体制渐趋完善

  • 6、《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 7、1933年6月,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总指挥、方振武为总司令,率部北上抗击日军、伪军。连克康保等县,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这支抗日军队应为(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抗日同盟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国民革命军

  • 8、咸丰帝1851年登基之初,清廷执行对西方强硬的外交政策,但随后却开始向西方妥协,推出“借师助剿”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A.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

    B.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9、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对于义和团揭帖分析错误的(     

    A.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

    B.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C.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D.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 10、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新中国(     

    A.与日本正式建交

    B.改善同美国的外交关系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1、下列项中,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1860—1913年我国棉布产量中机制布与手织布的比重变化表(%)》

    项目年

    1860

    1894

    1913

    机制布所占比重

    3.18

    14.15

    34.83

    手织布所占比重

    96.82

    85.85

    65.17

    A.外国资本优势地位丧失

    B.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C.棉纺织工业化程度提高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12、战国时期, 孟子认为“内则父子, 外则君臣, 人之大伦也”; 韩非子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 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了两者(     

    A.阶级立场的不同

    B.所处时代的迥异

    C.治国理念的分歧

    D.政治经历的差异

  • 13、《晋书·谢安传》又以平苻坚勋,更封庐陵郡公。谢安被封,主要是因为(     

    A.是门第高的有名士族

    B.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

    C.促进了民族间大交融

    D.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

  •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该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九大

    C.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 1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A.新的革命任务

    B.新的革命前途

    C.新的革命对象

    D.新的群众基础

  • 16、如图为西汉不同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其变化反映出(     

    A.“重文轻武”思想影响

    B.士族垄断政权局面被打破

    C.“尊崇儒术”影响政治

    D.法家开始失去了社会价值

  • 17、在抗日根据地内,应没收汉奸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及少地的农民;没收逃亡地主的土地,无租息的分配给农民;颁布减租法令,减租至最低限度;保障农民佃耕土地的永佃权。这些土地政策(     

    A.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

    B.利于保证农民的经济权利

    C.团结了社会各个阶级

    D.由中共在解放区首次推行

  • 18、有学者指出,宋代百姓削钱铸造器皿以获取暴利的现象屡禁不止;同时,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贱金属货币支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上述信息可用于研究当时(     

    A.货币统一的历史趋势

    B.纸币出现的社会背景

    C.通货膨胀的社会现实

    D.白银货币化的必然性

  • 19、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开放口岸积极投资办厂,建立了一些近代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雇佣了第一批中国产业工人。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及其他城乡无业劳动者是近代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这种现象(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彻底解体

    C.使中国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动

    D.推动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

  • 20、唐代新科进士发榜后,皇帝赐宴游赏于曲江池的杏园(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其繁华热烈,不胜言状,时人称为“曲江宴”或“杏园春宴”,后遂用为咏进士及第之典。关于材料中选官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唐太宗时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为主             ②选拔人才主要看重家世、道德和才能

    ③扩大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④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殿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诸侯争霸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井田制的逐渐瓦解

    D.铁农具的使用

  • 22、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后,道光帝即指示耆英等人:“现在英夷已准通商,所有眯喇坚(美国)等国自应一体通商,以示扶绥之意。”据此可知,清政府(     

    A.主动给予片面最惠国待遇

    B.初具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C.以传统思维处理对外关系

    D.利用通商分化瓦解列强

  • 23、唐初,尚书省“事无不总”,其事权与地位相当重要,(尚书省)都堂、六部、二十四司机构分工合理,编制完备,齐整划一、上下级的统属关系相当明确,三个层级间的管理幅度也较适中,形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结构。这一结构(     

    A.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

    B.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C.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D.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质变

  • 24、下图为隋朝的都城大兴城平面图,隋文帝时期由高颎和宇文恺负责兴建,前后仅用九个月;隋炀帝时用十万多人修筑外郭城,并开渠引入城。从大兴城的修建规模和布局上,我们可以得出这一时期(     

    A.具有相对包容的政治气象

    B.国家政权组织能力强大

    C.国家经济政策宽松有序

    D.社会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建立

    618年,李渊在________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的繁荣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武周: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民族关系

    (1)突厥:先后出兵灭东突厥和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2)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赞普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3)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 26、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1)林则徐面对英美官员交涉鸦片烟土需要国际知识,便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________》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林则徐被贬后,把《四洲志》交给他的朋友魏源。

    (2)________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________》一书

    A.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________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B.魏源在书中提出了“________”的思想。

    (3)福建布政使________是又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

    A.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________》一书

    B.《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________著作。

  • 27、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以下是反映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史料

    上述材料中可以作为研究东亚文化圈史料的是:________

    可以作为研究唐代对外交往的一手材料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 28、公元前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 29、中共一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出席会议的除________、董必武、李达等________名代表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________一艘游船上进行的。

    (2)内容:①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________这个名称。

    ②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________,建立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__

    ③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________________任书记

    (3)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________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________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________,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________,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________

    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________

  • 30、背景

    (1)1930年10月—1933年3月,红军先后四次打退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

    (2)________年9月,蒋介石“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利。

  • 31、东北易帜:________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 32、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

  • 33、洋务派代表人物主要有:________等人

  • 34、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准确辨识事件发生国的地理位置,将事件字母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

    A.英国工业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设立总理衙门

    D.践行铁血政策E.颁布《解放宣言》F.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1931年到19458,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

  •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二

    因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材料三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请完成:(1材料一和三说明了什么

    2根据三则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历史作用。

     

  • 37、西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而中国的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却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未实现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 38、导致东汉以来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39、什么叫“康乾盛世”?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