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贵州贵阳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路易九世统治法国期间(1226-1270年)进行司法改革,设立巡回检察官吏。他严禁封建领主私斗,规定“国王四十日”,即:双方领主交战须在40日前通知对方,而被挑战的人,可以在此期间向国王申诉,国王根据情节仲裁。这一做法表明法国(          

    A.杜绝了封建领主内斗

    B.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C.动摇了天主教会权威

    D.增强了国王的权威性

  • 2、20世纪30年代,福建龙岩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阿婆苦了几十年,军队来后分了田……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这首民谣的传播(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

    B.有利于中共土地革命的开展

    C.宣传了减租减息的政策

    D.有助于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 3、明中期以后,三司权力向巡抚转移,巡抚衙门成为实际上的省级权力机构,三司为其下属;但万历重修《大明会典》及清修《明史》,均因巡抚挂衔都察院而将巡抚列在都察院下。这客观上反映了(     

    A.巡抚已然完全摆脱临时差遣的性质

    B.巡抚职权在法律上与事实上的矛盾

    C.三司并立不利发挥巡抚应有的效能

    D.巡抚设置仅仅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

  • 4、陶寺遗址发现的城址规模宏大,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居住区,各区域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功能齐备。墓葬有大、中、小型,随葬品多寡不等,有大型石磐以及玉、石制作的礼器,也有的墓一无所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社会分工十分鲜明

    B.早期国家不断发展

    C.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D.阶级阶层分化明显

  • 5、“西夏原是在唐朝夏州地方割据政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后自称白上国、大夏国,但人们习惯依辽人和金人等称呼为西夏。夏景宗开国,杂用汉臣‘主谋议’,党项人‘主兵马’。在后期八十一年间,正式实行科举制”。在这段表述中,我们寻踪觅迹可以研讨(     

    ①唐末藩镇割据问题                                     ②李元昊开国举措

    ③南北面官制度问题                                     ④夏辽金宋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但不置僚属;至仁宗时,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明宣宗时,内阁有了属官和办公机构,并能以“票拟”的形式参与政治。这些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皇权已达到顶峰

    B.内阁与丞相制一致

    C.内阁取代了六部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7、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 8、有学者认为,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开启了国家权力向底层社会渗透的传统。保甲法在穿透宗族的屏障保障新法落实的同时,却也给个人画地为牢,最终形成一个牢不可破、封闭的、僵化的社会政治构造。当王安石的其他法令被否定时,保甲法留存下来并一直延续到明清和民国。该学者意在强调这种基层的结构性改造(     

    A.阻碍了中国社会转型

    B.强化了宗族地方作用

    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维护了地方社会秩序

  • 9、孔子主张仁爱,墨子主张兼爱,庄子主张无为,韩非主张变革。这体现的社会特征是(     

    A.思想争鸣

    B.社会矛盾尖锐

    C.诸侯割据

    D.社会纷争不断

  • 10、1994年,中央组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业务范围不仅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点,向农民提供短期贷款、生产资料贷款等;对于需要扩大规模的农民,则会提供长期贷款、流转贷款等。我国古代改革举措中与之相似的有(       

    A.商鞅推行奖励耕织

    B.汉武帝施行均输平准

    C.孝文帝颁布均田令

    D.王安石实施的青苗法

  • 11、如表是五代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政权名称

    存亡时间

    开国国君

    国君原来身份

    后梁

    907—923年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923—936年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936—947年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947—950年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951—960年

    郭威

    邺都留守

    A.五代时期北方政权林立

    B.农民起义推动五代更替

    C.五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D.君主身份影响王朝兴衰

  • 12、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呈现一体化趋势

    B.具有多元性特征

    C.依赖生产力发展

    D.体现兼容的特色

  • 13、2002年,中国第一家以表演艺术家命名的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在泰州市建成,以表达家乡人民对艺术大师的纪念之情以及艺术精神的传承之志。梅兰芳先生毕生贡献的剧种(     

    《贵妃醉酒》剧照

    A.标志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B.是以表演神话故事为主的艺术

    C.逐渐成为了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D.起源于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 14、《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这从侧面折射出魏晋隋唐时期(       

    A.佛教开始传入

    B.佛道教广泛传播

    C.儒学正统丧失

    D.“三教合一”趋势

  • 15、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政务。英宗时,凡章奏,皆由阁臣将处理意见墨书在小纸条上,附于章奏,称为票拟,再交由皇帝决断。由此可见 (     

    A.内阁成为决策机构

    B.内阁权力得到了加强

    C.票拟取代皇帝批红

    D.内阁与宰相相互制约

  • 16、《汉书》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对以上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实际只有九家学说

    B.百家争鸣与诸侯争霸兼并有关

    C.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相互隔绝

    D.百家争鸣有利于学术思想统一

  • 17、下图为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

    B.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

  • 18、“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师生们背井离乡,辗转奔波,常常要忍受饥饿和疲劳……艰辛难言。但师生们士气高昂,一路高唱《在松花江上》等救亡歌曲……他们在沅陵演出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民族萌芽》等剧,轰动了整个山城。”师生们的壮举(       

    A.声援了东北民众的局部抗战

    B.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D.掀起了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

  • 19、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可能经历到的是(     

    ①带上指南针出海捕鱼

    ②在一次参加对辽作战中使用火箭

    ③在开封开了个印刷作坊,大量印刷畅销书《窦娥冤》

    ④看到画家张择端正在展示他的名作《清明上河图》

    ⑤朱熹开讲坛,阐述他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 20、下图是徽州府与全国人均田地占有量的对比情况(单位:亩)。这一现象反映出(   

    A.徽商形成促进农业发展

    B.北方经济优于南方经济

    C.徽州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D.明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21、1939年,中国共产党正式将5月4日定为纪念日,毛泽东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里的“新”指的是(     

    A.社会主义革命新阶段到来

    B.中共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C.中国的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D.无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 22、清代前期,松江府等水稻产区,由于“种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的原因,种花者达十之七八。奉贤、上海、南汇等地也大都以一半以至十之七八的土地种棉花。这(       

    A.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适应了丝织业对原材料的需求

    C.造成了清代人口的大量减少

    D.反映了农业生产出现消退迹象

  • 23、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材料反映的侵华战争为

    A.八国联军侵华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列强瓜分中国

  • 24、下表

    年份

    进口约数

    1729

    14000公斤

    1790

    280000公斤

    1836

    2100000公斤

    1837

    2400000公斤

    表是1729—1837年中国进口的鸦片数量统计情况。表中现象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A.白银大量外流

    B.小农经济破产

    C.国门正式洞开

    D.鸦片战争引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00年________,北京失陷,慈禧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列强在中国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进占________。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________”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 26、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________年,后周禁军统帅________发动兵变夺取地位,建立宋朝,定都________史称北宋。

  • 27、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

  • 28、五四运动:

    ①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心:北京——上海

    ④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_________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____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_____________。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___________的结合,为_____________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29、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

    (1)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_______。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

    (2)随之而来的是______________,物价飞涨。

  • 30、《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___________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宣言》还明确指出___________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 31、明廷派遣大将________等人平倭。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________,在________九战九捷;在________________与抗倭将领________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________海外贸易的限制。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

  • 32、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________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________

  • 33、

    ①约1600年黄河下游的________部落首领________推翻了夏朝,建立________又称________

    ②商朝使用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出土于河南安阳

    ③商朝的国家管理机构是________。商朝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 34、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消灭割据政权

    C. 防御辽兵进攻

    D. 节省军费开支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明朝的建立的背景、时间与统一过程是怎样的?

  • 36、对内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怎样的?

    (2)城市改革时间和内容是怎样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以及过程是怎样的?

  • 37、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怎样的?

  • 38、用图画出美国联邦政府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 39、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