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也是宰相。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皇权的逐渐加强
D.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大
2、明太祖废除宰相后,皇帝一人实难任天下之事,渐次形成的内阁、司礼监成为皇帝的左右手,然而皇帝往往更依赖后者,所谓“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司礼之批红”,宦官势力突破了内廷,向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系统渗透。由此可知,明朝的宦官专权( )
A.使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B.是中枢机构异变的结果
C.导致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
D.促使中央权力体制平衡
3、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重大事件的路线图,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红军长征
D.百团大战
4、为协调不同政治群体的利益,平衡各种矛盾,辽统治者既保留了本民族传统,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选制、世袭制,又在汉人和汉化比较严重的渤海人中推行中原唐宋科举之制。辽的选官制( )
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B.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原则
5、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代表在国联会议上强行辩称自己在中国的作战是符合国联宪章的,英、法代表无意反驳日本人的论点;经过几番讨论,国联竟在获得日本政府“邀请”的情况下,派遣了一个调查团前往中国。由此可知( )
A.国际联盟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B.日本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
C.九一八事变未损害英法利益
D.英法绥靖政策引发中国不满
6、整个城市分为南北两城:北为皇城,是中央官署所在地、契丹贵族的集居区; 南是汉城,居住的是非契丹族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居民。材料描述的应是( )
A.辽上京
B.西夏兴庆府
C.金中都
D.元大都
7、“正泰橡胶厂劲头高,全厂的职工把决心表。三年赶上邓禄普(英国轮胎)呀,我们一定做得到。”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8、邵雍《观物内篇》谓:“因静照物、以物观物”,程颢《秋日偶成》中也提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全面影响了两宋画家对风俗画中配景的择取。即以“静观内省”式的造境心态,完成对于自然物象的冷静观察与平静书写。这些绘画理论( )
A.是市民阶层意志的体现
B.践行了理学的格物观念
C.反映了绘画理论的成熟
D.开始突破传统写意风格
9、有同学在学习某一时期历史时,绘制了思维导图(如图),这一时期是(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
C.秦汉时期
D.魏晋隋唐
10、1894年,郑观应还只是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以严复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不再提什么“盛世”之类的话,而是直截了当地呼唤“救亡”,要求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中日战争加剧民族危机
B.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程度加深
C.西方学说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D.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到新阶段
11、孔子认为,统治者若能以“德”来治理国家,就能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枢而众星环绕,百姓就会按照统治者的示范行为去行动,如此国家就能得到治理。这体现出孔子
A.奉行百姓至上的执政理念
B.倡导个人自律
C.维护君臣尊卑的等级关系
D.主张道德教化
12、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注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说明( )
A.商品经济改变了社会结构
B.社会流动影响门第观念
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13、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指的是( )
A.商周时期
B.两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4、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这次大会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将要以更大地规模去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这次会议( )
A.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基本建立
B.说明新中国已经成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
C.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初步构成
D.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15、《晋书·王敦传》载:“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署,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权臣揽权,天下大乱
B.世家大族地位的显赫
C.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D.九品中正制度的形成
16、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制度是 ( )
A.四时捺钵制
B.猛安谋克制
C.南北面官制
D.四等人制
17、习近平在评价近代某一会议时指出:“(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下列对该会议描述正确的是( )
A.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C.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探索
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18、匈奴当户跪举灯(见如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文物。灯具底座为身着胡服的匈奴官吏昂首半跪作托灯状擎灯形象。灯盘中心有烛针。该文物可以用以研究( )
A.汉匈民族关系
B.汉代官僚制度
C.瓷器铸造技术
D.少数民族封建化
19、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 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
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
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
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
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
20、“青铜时代”概念最初由丹麦国家博物馆保管员汤姆森所创用。其后,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在《青铜时代》一书里,对此作了科学的界定。中国的青铜时代一般是指( )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1、张海鹏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是中国政府发起禁烟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一个郑重宣示。这个宣示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的道德心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与该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林则徐
D.徐继畬
2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呼呼,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此主张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C.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23、如图为清代雍正年间中央制度架构示意图。图中空缺处应为( )
A.内务处
B.南书房
C.枢密院
D.军机处
24、《大金得胜陀颂碑》于1185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立碑,发现于今吉林省扶余市拉林河,碑文为女真字、汉字双面刻写,共有金文约33行字。该文字创立于( )
A.金
B.辽
C.蒙古
D.西夏
25、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_______”和“_______”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26、根据地实行_______政策,建设成效显著。以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开展_______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_______”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仿照_______边区,实行民主选举。
27、殖民统治
(1)政治上:实行“________”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
(2)经济上:实行“________”。
①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②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________”政策;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28、一罗马公民因买卖与一希腊公民发生冲突,因双方互不让步,官司打到法院。法官根据罗马法律,判决罗马人败诉,并支付全部诉讼费。该法官判案是依据了《________》。
29、从________末年起,________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________的目的,严厉禁止________,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30、新中国成立后,按照“________”方针,先后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31、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________,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2、第二次鸦片
(1)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________
(3)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__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
33、新时期时代表性的人类有:
(1)新时期时代早期
①距今约________我国进入新时期时代。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游地区进入________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________。以________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②同期,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________,长江下游出现________
③河姆渡居民种植________并且掌握了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2)新时期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的新时代晚期的________代表器物是________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北方辽河上游有________,长江下游有________。他们出土了精美的________。
34、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民众________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来的________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35、奏折制度的特点、作用?(P39)
36、简要回答自1840年以来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要点:时间、战争、条约名称、简要影响
37、日军的侵华暴行主要表现有哪些?(从军事、政治上、经济上和“慰安妇”制度等思考)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
材料二2010年谁最红?小沈阳。“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
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来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现今大众传媒上,明星的生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结合所学的知识你如何看待明星越来越高的离婚率?
39、在辛亥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两部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宪法。据此回答:
(1)这两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时候制定或通过的?
(2)两部宪法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从这两部宪法的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