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眉山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45年10月24日,陈诚和张群在蒋介石官邸汇报中报告“接收人员花天酒地,以及贪污受贿等种种不法情形”,使蒋“闻而怒甚”。他致电京、沪、平、津四市军政长官称:“各地军政官员,穷奢极侈,狂嫖滥赌,并借党团军政机关名义,占住人民高楼大厦,设立办事处,招摇勒索,无所不为……希于电到之日,立刻分别饬属严禁嫖赌,所有各种办事处之类大小机关名称,一律取消封闭。”,由此推知(       

    A.民族战争的形势不容乐观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C.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D.国民党的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 2、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 3、董必武在《南湖题诗》中写道:“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4、下图是1993~2014年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次数以及地区分布示意图,由此可见我国(     

    A.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外交重点在东欧中亚

    C.实施新型外交政策

    D.已实现重返世界舞台

  • 5、1949年4月11日,刘少奇在与民族工商业等各界人士座谈会后,写下《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必须正确建立与改善以下各方面的关系,即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这四面八方的关系即全面关系都必须很好地照顾到。”这一思想(       

    A.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贯彻了《论十大关系》的精神

    C.引发生产关系全面变革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特征

  • 6、下列图片是不同年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队旗帜的样式,中共作出的这种改变是为了(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7、1979年中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来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中国电影复兴之年”:与此时电影大发展相关的背景是

    A.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B.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C.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

  • 8、古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路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这一时期是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唐宋时期

    D.宋元时期

  • 9、秦简《为吏之道》中规定“为人君则鬼,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兹(慈)子孝,政之本殴(也)”。这反映出(     

    A.儒家思想在秦朝得到发展

    B.利用忠孝思想维护统治

    C.宗法制度仍有存在的必要

    D.秦统治思想具有开放性

  • 10、“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三字经》中这段内容所指的是(       

    A.从部落到国家形成时期

    B.西周“共和行政”时期

    C.西汉王朝文景之治时期

    D.唐朝的贞观至开元时期

  • 11、战国时期,某政治家提出,“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这一主张出自(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 12、下列哪条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A.授田百姓,什伍连坐

    B.奖励耕织与军功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3、近代中国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在确定中西文化关系时,最初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将西方技艺归入“器”,而中学归入“道”;稍后采用了更为有力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即“中体西用”之说;同样的态度还表现为在中国传统中寻找支持现代化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材料旨在表明,这些“有志革新的绅士”(     

    A.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B.学习西方的态度呈现越来越灵活的态势

    C.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存在着矛盾心理

    D.为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 14、20世纪30年代,描绘福建龙岩县一位老婆婆拿到政府颁发的“耕田证书”后喜悦心情的民谣广为流传。其内容为:“阿婆苦了几十年,军队来后分了田……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这一民谣的传播(     

    A.有利于中共土地革命的开展

    B.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逐渐壮大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 15、某同学为设计一份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为主题的历史手抄报,备好了以下素材(见图)。

    下列与这一主题相符的史实是(     

    A.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B.分设刺史到13州部

    C.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D.轻徭薄赋,约法省禁

  • 16、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1904年8月31日)中指出,“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由此可知孙中山此时(       

    A.已经形成三民主义思想

    B.已在规划具体革命目标

    C.已在领导辛亥革命

    D.已经高举新文化运动旗帜

  • 17、《礼记·表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初期,周人将天命与“德”相结合,强调要维系天命,就必须“明德”,具体包括敬天、孝祖、保民等内容。这反映了(     

    A.民本观念的萌发

    B.华夏认同的产生

    C.天命内涵的变化

    D.儒家思想的兴起

  • 18、大革命失败之后,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出现了关于革命力量的不同声音,针对此种情况,1929年4月,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毛泽东意在强调(       

    A.坚持工人阶级对革命的领导

    B.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C.坚持发展农民斗争的重要性

    D.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19、《汉书》记载,西汉建立后,“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这种政策(     

    A.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为指导

    B.体现了统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的思想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是汉武帝推行的重要经济政策

  • 20、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最初确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改为责任内阁制,突出议会的作用。这一调整表明(     

    A.革命党试图用法律来防止专制独裁

    B.约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共和体制

    C.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D.议会取代总统成为权力的中心

  • 2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我国(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C.农民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D.民主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 22、《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在1947年创作的连环漫画,通过主角“三毛”的种种遭遇,画家不仅描绘出当时贫苦儿童的生活境遇,还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当局的腐朽,勾勒了不平等社会中的人生百态。这一漫画(     

    A.顺应了战略决战阶段的局势

    B.展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

    C.成为了反蒋斗争最有力武器

    D.有利于激发民众反蒋的热情

  • 23、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这些现象反映了该时期(       

    A.佛教盛行适应了现实需要

    B.儒佛道的“三教合归儒”

    C.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盛况

    D.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 24、如图为唐代岭南道怀集县百姓在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府折纳上缴给朝廷的银饼。由此推知,当时(     

    A.货币地租推行范围扩大

    B.百姓赋役负担十分沉重

    C.农民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地方官员赋税征收规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起________,迅速突破长江防线

  • 26、 ______

    (1)背景

    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②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______、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3)结果

    ①不少省份相继宣告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②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______,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 27、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_______。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_______惨案”。蒋介石命令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回_______。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_______将他炸死。

  • 28、(1)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宗法制,宗法制继承原则是________

    (2)秦朝在中央实行________,三公是指________、太尉和________;汉武帝将左右亲信近臣组成________;宋代设________分宰相的行政权、设________分宰相的军权、设________分宰相财权。

    (3)元代在地方实行________,同时设立________,管辖________________、青海部分地区。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________,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________,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29、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已经使用天然火,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 30、________运动对于推动中国________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 31、积极参与联合国和经济全球化: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________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________”倡议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________

  • 32、国民政府推行“________”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________迫使日本撤兵。但国联调查团提出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以牺牲中国来换取英、美、法、日等国________中国东北。日本拒绝这个方案,宣布退出国联

  • 33、战略决战:1948秋战略决战到来,三大战役是___大战役基本摧毁了_____

  • 34、城市:唐都__________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会。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明君贤相,试举几例,并说明其贤明之处。在此基础上分析强化个人素质与加强制度建设的关系。

  • 36、军阀割据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 37、“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近代西方人奉希腊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之源泉。

    请回答:(1)试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

    (2)罗马法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各是什么?

    (3)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是怎样影响近代西方的?

     

  •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指出亚非拉地区在这一世界市场体系中所处的境况

  • 39、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局限在哪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