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这些规定意在( )
A.保障民众政治权利
B.防止袁世凯专权
C.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D.建立民主共和国
2、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体现了( )
A.农业的发展已经停滞
B.重农抑商观念已解体
C.“重农抑商”的思想
D.“工商皆本”的思想
3、辛亥革命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有200万人左右。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
B.有利于近代工业合理布局的形成
C.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一定程度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
B.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5、1895—1898年间,全国成立的学会有103个。时论称“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各省从风,州县并起,不可指数”,以“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传播新知。这反映了当时( )
A.维新思想为主流思潮
B.“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
C.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民主革命团体蓬勃发展
6、商朝时期,周边的方国与王国“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西周诸侯国经由天子“授民授疆土”而建立,实行与西周王朝统一的社会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由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 )
A.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
B.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C.承认诸侯有一定的自治权
D.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
7、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
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8、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这些做法( )
A.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
C.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
D.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
9、1866年,恭亲王奕䜣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拟选取20岁以上的满汉举人入馆学习。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上奏称此举“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此言论在北京一部分官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反映出当时( )
A.洋务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B.总理衙门权力的衰微
C.儒家传统思想开始复苏
D.洋务新政实施的艰难
10、宋朝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大城市消费水平的高涨、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达,都达到空前水平;国内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陕、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这主要得益于( )
A.政府放松对市场时空限制
B.长途贩运贸易的快速发展
C.信用货币交子的流通使用
D.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11、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政权先后在27郡设有盐官35处,在38郡设有铁官46处。全国各地的盐铁官都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后更名大司农)。这一举措( )
A.加强了君主统治权威
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
D.消除了富商大贾势力
12、1933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据此可知毛泽东( )
A.重视经济建设
B.学习苏联经验
C.强调军事斗争
D.关注舆论宣传
13、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欧洲传教士与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这反映明朝后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注重对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 ②科技与生产生活无任何联系
③中外科学技术成果相互交流 ④创新性研究成果占绝对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据《礼记·礼运》记载,昔日盛放奉献给祖先和天地神灵美食的陶器、石器演变成了铜器、玉器、漆器,其使用者也由最初的氏族首领、酋长演变为国君、帝王, 但礼器的性质未变。材料旨在说明 ( )
A.早期文明发展具有连续性
B.生产力进步推动礼器变化
C.中华文明呈现出迷信色彩
D.早期的权力体现神权色彩
15、电影《长津湖》重现了70多年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血战的一幕。长津湖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开始衰落
B.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C.为我国赢得了和平的建设环境
D.极大地改变了联合国力量对比
16、胡适先生在谈到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时说:“政治忠诚的迅速改变(如邦无定交,土无定主)引起了封建等级结构的崩溃,这一时期到处充满了批评精神,以致现存的社会政治态度以及传统的真理和道德标准都受到无情的批评和攻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社会阶层流动滞慢
B.诸子学说精彩纷呈
C.中央集权制度崩溃
D.官府垄断学校教育
17、2006年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告别田赋鼎”,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告别田赋鼎”的铸造( )
A.标志着农业税的取消
B.反映了粮食产量提高
C.记述了田赋征收历史
D.传颂了国家惠农政策
18、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学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提出各自的主张,后世将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 )
A.推动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B.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C.体现了宗法观念的衰落
D.导致了礼乐制度的消亡
19、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与贤良文学派(郡国以察举制向中央推举的人才)就有关施政方向进行辩论。贤良文学派力主罢盐铁官营、均输等经济政策,桑弘羊等坚持汉武帝时代的经济主张,认为兴盐铁、置均输,扩大了政府的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经济保证,不同意废止。因此,贤良文学派的提议未被西汉政府采纳。材料反映了西汉后期统治者( )
A.限制了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
B.对中枢行政机构进行调整
C.仍执行国家统制经济的思想
D.践行儒家爱惜民力的思想
20、下表
年份 | 进口约数 |
1729 | 14000公斤 |
1790 | 280000公斤 |
1836 | 2100000公斤 |
1837 | 2400000公斤 |
表是1729—1837年中国进口的鸦片数量统计情况。表中现象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白银大量外流
B.小农经济破产
C.国门正式洞开
D.鸦片战争引燃
21、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批评元朝“主荒臣专,威福下移”,认为皇帝怠慢、中书省权重是元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
A.废除宰相,加强皇权
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
C.设置内阁,强化相权
D.设军机处,加强皇权
22、明代文学家李梦阳评价唐宋文学时认为:唐诗好在具有形象性,而宋人作诗,只言理性,不述形象。他甚至认为“诗死于宋”。李梦阳在此( )
A.质疑程朱理学的地位
B.强调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
C.主张诗风应师法唐朝
D.认为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
23、孙中山曾经说过: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为此,孙中山主张( )
A.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民主政治
C.国共合作 开展北伐
D.平均地权 关注民生
24、下面为1923年王尽美创作的诗歌《革命天才明》摘录。这表明当时共产党人( )
对工人 工人白劳动,厂主吸血虫。 工人无政权,世道太不公。 工人站起来,革命打先锋! 对农民 穷汉白劳动,财主寄生虫; 人穷并非命,世道太不公; 农民擦亮眼,革命天才明! |
A.坚持城市中心道路
B.强调党的组织建设
C.重视阶级觉悟启蒙
D.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25、中共“二大”:_____________年中共“二大”召开。会议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正为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必要性: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________来反抗国民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7、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迅速转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建立,再加上________的帮助,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党在革命过程中认识到了加强对武装力量领导的重要性,从三湾改编开始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后来在1929年的________再次重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并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8、海峡两岸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_____》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2)_______年11月,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_______”。
(3)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_______、台湾海基会董事长_______在新加坡举行会谈。_______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民间交往不断扩大,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4)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______________》,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_______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_______”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5)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___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___________。
(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__________;政协会议。
(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于1947年夏挺进________。(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取得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4)战争胜利①北平谈判:1949年4月20日,__________拒绝在____________上签字,和谈破裂。②解放南京: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____________,4月23日,南京解放。(5)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
(4)意义: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开辟了新的道路。
30、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________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________,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不足,以及当时的________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31、澳门: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窃取了________。
32、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中央的直接管控。请把以下机构与它实施的朝代相匹配。
A.行省制度B.设政事堂C.废丞相、权分六部D.设三公九卿E.设军机处F.郡国并行制
(1)秦朝______
(2)汉朝______
(3)唐朝______
(4)元朝______
(5)明朝______
(6)清朝______
33、绘画成就以_______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______和_______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34、结束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是_________。
35、阅读下列材料:
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立法,但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制”,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培审法庭审判。……公民大会每年对高级官员实行十次信任投票;卸任检查,如发现官员贪污受贿,则送交法庭裁决,依法严办有罪者,并处以十倍罚金;陶片流放法。……伯利克里时期,行政权能指导立法、司法工作的展开,在制定变革的重大关头,行政权力成为国家权力的中枢。
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历史信息。
36、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 | 内容 |
徐中约 | 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
张岂之 | 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
材料三
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在15世纪之后输掉了竞争?写出《枪炮、细菌和钢铁》的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因为中国是如此执着的一个中央集权,……而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中国,则可以通过一个愚蠢的决定,阻止一切技术的进步,甚至销毁曾经的财富。
——刘十九《小细节里的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在选官制度方面添加了哪些“软件”?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美国学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是否同意,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7、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38、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是什么?(从思想、阶级、个人、组织和外部因素等思考)
39、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何表现?(从农业技术、水利建设和工商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