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台湾台东高一(上)期末试卷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B.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炎热环境

    C.寒冷刺激条件下,人体皮肤血管收缩以增加产热

    D.寒冷环境中,相关神经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释放

  • 2、Kp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肽类激素,其能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来调控生殖活动,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腺体A表示垂体,能特异性表达GnRH受体

    B.促性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卵巢

    C.雌激素较多时可通过途径①来降低其分泌量

    D.Kp神经元2与Kp神经元1对雌激素的响应不同

  • 3、如图为神经纤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被髓鞘包裹的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区域(a、c、e)钠、钾离子进出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d区域也能正常产生动作电位

    B.图中c区域的膜电位为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

    C.正常情况下,在体内轴突处的兴奋传导都是双向进行的

    D.钾离子流出神经元和钠离子流入神经元都需要消耗ATP

  • 4、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态环境部门梳理出十大重点任务,包括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优生态等。为完成生态环境的保护任务,下列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

    A.减少尾气排放及减少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O2,可实现增蓝天

    B.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河流污染防治,有助于保碧水

    C.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农业用药污染防治,有助于护净土

    D.加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有助于优生态

  • 5、在去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离不开运动员的科学训练。训练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尿糖

    C.血小板

    D.睾酮

  • 6、2022年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长江白鲟是体长2至3米、体重200至300公斤,主要生活于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支流中,性凶猛、健游,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是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有“水中老虎”之称。下列叙述与长江白鲟灭绝不相符的是(       

    A.人为地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造成了长江白鲟食物来源减少

    B.栖息地丧失、水域污染、航运干扰是导致长江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

    C.水利工程建设、挖沙疏浚河道,有助于拓展长江白鲟的生存空间

    D.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7、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热映,故事将镜头对准陕西榆林缺水少雨的荒漠地带——毛乌素沙地。经过多年治理,该区域生态状况得到整体改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沙漠演替为森林阶段的过程中,物种组成越来越多

    B.在沙漠演替为森林阶段的过程中,先出现初生演替,后出现次生演替

    C.荒漠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呈现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人类活动改变了毛乌素荒漠生态系统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8、生态学家研究了初始种群规模、环境阻力的大小对大熊猫种群存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

    A.当环境阻力为0.01时,大熊猫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最小初始种群规模为60

    B.当环境阻力为0时,无论初始数量多少,该地大熊猫数量都以指数增长

    C.环境阻力从0上升到0.02 的过程中,维持存活的最小初始种群规模数量逐渐增大

    D.随着环境阻力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增大

  • 9、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主要菌种都是异养生物

    B.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主要菌种中,只有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制作果酒、果醋过程中所需温度较高的是果醋的制作

    D.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中,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

  • 10、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

    B.生长素在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C.生长素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生长

    D.生长素可在成熟组织中进行非极性运输

  • 11、根据群落的外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较小,呈浅绿色

    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C.森林生物群落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较多

    D.荒漠生物群落中,蜥蜴的外表皮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 12、应急反应是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通过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作用到肾上腺髓质形成的一种活动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能使人短时间内抵御不良刺激,减少疼痛感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应急反应过程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的参与

    B.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能降低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性

    C.应急反应中的减少疼痛感觉不利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应急反应过程中机体所有细胞的代谢速率均不变

  • 13、北宋词人贺铸在《乌江广圣寺虚乐亭》中写到“有时白鹭窥鱼下,竟日青蛙伴我吟。”描绘了一幅自然美丽之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白鹭飞下来窥探水里有没有鱼的目的是要捕食水下的鱼

    B.“竟日青蛙伴我吟”中体现了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有物理信息

    C.在水稻田中养殖青蛙以防止害虫对水稻的危害,属于生物防治

    D.上述诗句中只体现出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 14、如图为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甲、乙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丙是连接在传出神经表面的电流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时的电位变化;a为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殊的突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电极甲刺激传出神经,骨骼肌不收缩,可以确定是a处的神经肌肉接头受损

    B.通过电极乙刺激骨骼肌,放置于传出神经上的电流计丙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C.通过电极甲刺激传出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

    D.a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会被迅速降解或回收,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 15、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⑥为神经纤维,只是由长轴突和髓鞘构成

    B.图中的⑤是轴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C.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

    D.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 16、下图表示GA(赤霉素)、ETH(乙烯)和IAA(吲哚乙酸)的关系,“+”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GA和IAA均可促进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

    B.GA可以通过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IAA浓度

    C.由图推测,IAA两重性可能与ETH有关

    D.束缚态IAA可能具有平衡植物体内IAA水平的作用

  • 17、一些药物,如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属于免疫抑制剂

    B.用类固醇处理的小鼠体液免疫处于弱应答状态

    C.用类固醇处理小鼠,小鼠体内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会减少

    D.环孢霉素A可用于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 18、蝽虫具有臭腺,遇危险时便会分泌臭液来自卫逃生,这使它“臭名远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蝽虫分泌的臭液可向天敌传递化学信息

    B.蝽虫分泌的臭液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信息传递可影响种群的繁衍,以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由生物发出并在相互传递中起作用

  • 19、研究人员为探究不同浓度NAA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较高浓度的NAA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的方法采用沾蘸法

    B.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预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

    C.该实验结果反映了低浓度NAA促进生根,高浓度NAA抑制生根

    D.可在2×10-6~6×10-6molL之间设计实验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20、在胸外科患者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水手”,称为手汗症患者。为根治手掌多汗病,借助于胸腔镜,医生可点断某交感神经。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手掌多汗受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B.与手汗相比,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不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

    C.手汗症患者可能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受到抑制

    D.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

  • 21、下图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示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1发生了非条件反射,食物为非条件刺激

    B.过程2狗未分泌唾液,说明铃声属于无关刺激

    C.过程4狗仅听到铃声也分泌唾液,说明铃声已变为条件刺激

    D.如果之后铃声反复单独出现而没有食物,铃声和食物之间则不再有联系

  • 22、有学说认为:牵涉痛是由于内脏和体表的痛觉传入纤维,在脊髓会聚后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再上传至大脑皮层;由于平时疼痛刺激多来源于体表,因此大脑依旧习惯地将内脏痛误以为是体表痛,于是发生牵涉痛。有关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a、b、c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中a 为传入神经

    B.牵涉痛的产生共用了神经元b,痛觉的形成部位是脊髓

    C.产生牵涉痛时,皮肤被误作“感受器”,神经元a产生兴奋

    D.在形成牵涉痛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c上单向传导

  • 2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时,机体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

    B.寒冷时,大脑皮层可调控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

    C.当发烧的病人处于高温持续期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重度中暑者仅依赖生理性调节即可使体温恢复正常

  • 24、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X、Y(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C点后种群数量降低,则可能与培养液中代谢废物的积累等有关

    B.曲线X、Y是实验小组建立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物理模型

    C.只要保证培养液中营养充足,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一定是X

    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低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正常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图甲是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图乙为在信号分子作用下,某种免疫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表示三类不同的信号分子。当内分泌腺作为神经调节中的效应器时,②代表__________

    (2)当内分泌腺分泌的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时,①代表的激素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乙所示的免疫细胞为T淋巴细胞,则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为____________,该物质可以促进受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一种细胞能产生抗体,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由甲图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_mol/L,生长效应是________,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Ⅰ.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Ⅱ.如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

    Ⅲ.实验结果及解释:①装置内胚芽鞘______生长,则表明:________;②、③装置内胚芽鞘_______生长,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 27、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肽键的结构式写法________;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

     

  • 28、如图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受寒冷刺激,通过_______________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则图中B和C在促进产热方面是_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作用。升高血糖协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

    (2)缺碘时,A的含量变化将会________。当B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这属于__________调节机制。

    (3)当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时,下丘脑对胰岛的调节过程中传递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__,肝脏和肌肉均可作为胰岛素作用靶器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丘脑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既有_______调节又有_______调节。

  • 29、(1)为鉴定果醋是否酿制成功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__________做进一步的鉴定。

    (2)腐乳是豆腐经毛霉发酵制成的食品,毛霉主要是利用其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豆腐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

    (3)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方法叫__________

    (4)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这一过程叫做酵母菌的分离。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

    (5)某同学涂布平板时用1 mL稀释液,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105(十的五次方),平板中测得菌落数分别为17、156、179、451、175,则每mL样品中的细菌数约是________________个。

    (6)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以便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

    (7)制作果汁时常加入果胶酶,果胶酶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复合酶。

    (8)加酶洗衣粉可以清除普通洗衣粉难以祛除的污渍,温度、pH和_________________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9)净化水质可通过_____________法固定使菌种反复使用。

    (10)玫瑰精油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该方法有水上蒸馏、水中蒸馏和_______________等方式。

    (11)如图表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③④⑤⑥说明该层析鉴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 30、人工白杨树林生态系统能充分体现白杨树作为优势种的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对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的研究属于______水平的研究,与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白杨树林生态系统对光照的利用事较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部分白杨树衰老死亡后,可能会导致_____ (填基因、物种或生态系统)多样性降低。流经人工白杨树林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植物固定的太阳能。请画出能量流经白杨树种群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工白杨树林生态系统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AB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细胞对应C图中__阶段。

    2)若该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则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b基因的产生原因是__;染色体①上Bb的分离发生在C图中__阶段。

    3)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_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4)用32P标记该动物精原细胞所有DNA的双链,然后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C图连续分裂过程。ef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有__条。

  • 32、果蝇的长翅(A)和残翅(a)为一对相对性状。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 25℃,长翅果蝇幼虫在 37℃的环境中培养将成为残翅。现有一只残翅雌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遗传因子组成。

    (1)应选取_______果蝇与待测果蝇交配。

    (2)_______

    (3)通过观察子代果蝇性状,推断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