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泸州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让座是道德自律的行为,不能用暴力强求。当一种起码的道德被当做标准来要求甚至规定时,社会的道德基础就岌岌可危了。

    B.“海归”中相当一部分人坚持回国创业的梦想,不愿意向优越的生活条件俯首低眉,他们摒弃周遭的闲言碎语,毅然回国发展。

    C.经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成功的,所以不能因噎废食,给改革一定的时间才是对待改革的正确态度。

    D.加拿大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显示:1年级至12年级的家长中,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学校给子女的功课太多并感到不满,而华裔家长的看法则背道而驰,抱怨作业太少。

  •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着独特魅力的“妈祖文化”是联结海峡两岸同胞情谊的重要“纽带”,能为两岸政治、经济交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② 学国学、传承经典也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某些学校采用强制学生集体跪拜孔子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无异于南辕北辙

    ③“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古语揭示了学无止境、须终生学习的道理,实属不刊之论

    ④韩国以防范朝鲜的导弹和核威胁为由允许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萨德”系统,这种做法最终只能是火中取栗

    ⑤有些人自称是文艺评论家,但你若问他文艺评论学的核心、外延、主要成果、经典著作等,他却语焉不详,可见他压根儿就没有任何文艺评论的专业知识。

    ⑥虽然离开母校多年,但一提起各位老师的名字,我就能回想起他们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他们对我耳提面命的教导,我一刻都不能忘。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③④⑥   D. 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错误

    ——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

    张晓风

    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四十年来像一支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呜然吹响。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意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让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余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个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节。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又每每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铸错则和希腊神话“潘朵拉的盒子”有些类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窥探人类不该追究的奥秘。但相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朵拉“开盒子”复杂得多。他走完了三清殿,到了右廊后一所去处,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建筑:门缝上交叉贴着十几道封纸,上面高悬着“伏魔之殿”四个字,据说从唐朝以来八九代天师每一代都亲自再贴一层封皮,锁孔里还灌了铜汁。洪太尉禁不住引诱,竟打烂了锁,撕下封条,踢倒大门,撞进去掘石碣,搬走石龟,最后又扛起一丈见方的大青石板,这才看到下面原来是万丈深渊。刹那间,黑烟上腾,散成金光,激射而出。仅此一念之差,他放走了三十六座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合共一百零八个魔王……

    《水浒传》里一百零八个好汉便是这样来的。

    中国的历史当然不该少了尧舜孔孟,但如果不是洪太尉伏魔殿那一搅和,我们就要失掉夜奔的林冲或醉打山门的鲁智深,想来那也是怪可惜的呢!一部《镜花缘》又是怎么样的来由?说来也是因为百花仙子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因此便有了众位花仙贬入凡尘的情节。犯了错,并且以长长的一生去弥补,这其实也正是部分的人间故事吧!

    这一段段美丽的错误都好得令人艳羡称奇!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看来,有人以为中国故事里往往缺少叛逆英雄。像宙斯,那样弑父自立的神明,像雅典娜,必须拿斧头开父亲脑袋自己才跳得出来的女神,在中国是不作兴有的。还算捣蛋精的哪吒太子,一旦与父亲冲突,也万不敢“叛逆”,他只能“剔骨剜肉”以还父母罢了。

    中国的故事总是从一个小小的错误开端,诸如多炼了一块石头,失手打了一件琉璃盏,太早揭开坛子上有法力的封口。不是叛逆,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故事只有“错”,而“错”这个既是“错误”之错,也是“交错”之错,交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只是两人或两事交互的作用。一生在人与人的盘根错节间就算是错也不怎么样。像百花之仙,待历经尘劫回来,依旧是仙,仍旧冰清玉洁馥馥郁郁,仍然像掌理军机令一样准确地依时开花。就算在受刑期间,那也是一场美丽的受罚,她们是人间女儿,兰心蕙质,生当大唐盛世,个个“纵其才而横其艳”,直令千古以下,回首乍望的我忍不住意飞神驰。

    年轻,有许多好处,其中最足以傲视人者莫过于“有本钱去错”,年轻人犯错,你总得担待他三分——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要他们每人念几十首诗,录在录音带上交来。有的学生念得极好,有时又念又唱,极为精彩。有的却有口无心,苏东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不知怎么回事,有好几个学生念成“一年好景须君记”,我听了,一面摇头莞尔,一面觉得也罢,苏东坡大约也不会太生气。本来的句子是“请你要记得这些好景致”,现在变成了“好景致得要你这种人来记”,这种错法反而更见朋友之间相知相重之情了。

    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岔路。岔路亦自有其可观的风景,“曲径”似乎反而理直气壮可以“通幽”。错有错着,生命和人世在其严厉的大制约和惨烈的大叛逆之外也不妨有中国式的小差错小谬误或小小的不精确。岔路可以是另一条大路的起点,包容错误是中国故事里的美丽情节。

    【1】下列对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二段中“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这一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

    B.第三段中“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说明善意而美丽的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普遍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演绎出美丽的故事。

    C.文中谈道:“从比较文学的观点看来,有人以为中国故事里往往缺少叛逆英雄。”作者由此表现出对中国故事缺乏叛逆精神的遗憾。

    D.文章倒数第三段说“‘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方式”指的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的错误。

    E.作者由前文故事中的错误写到倒数第二段生活中的错误,说明故事中的错误和精彩在生活中也有,这样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在文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个中国故事中的“错误”?请分别加以概括。并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文中“错误”的含义。

    【4】赏析本文行文思路,并从文章主旨角度探究作者这样行文的好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的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庄子《逍遥游》)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两句是   。(苏轼《赤壁赋》)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淳朴的民风。(陆游《游山西村》)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在《蜀道难》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正面描写蜀山之险峻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高》中作者感叹年华老去,连借酒消愁的机会都失去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他发出了希望得到千万间广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2)自古逄秋悲寂寥,杜甫在《登高》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异地漂泊、老病孤愁的悲情.

    (3)李白《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所表现出的生活哲理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似。

    (2)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

    (3)杜甫在《登高》里写自己饱尝国难家愁之苦,使白发日渐增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达自己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具有反抗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手法正面表现弹奏者的技艺高超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题杜甫画像

    王安石

    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①。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

    注释:①雕锼:雕刻。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荡八极”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洪荒天地之中,事物丰富繁多。

    B.“丑妍巨细”两句说杜甫的诗写尽了世间百态,不见斧凿痕迹。

    C.“瘦妻僵前子仆后”一句详细描绘了诗人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

    D.“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化用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2】“青衫老更斥”一句中以“青衫”代指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     

    A.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B.昔日青衫遇知己(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C.尚忆青衫陪众隽(陆游《书怀》)

    D.青衫昔作督邮时(刘克庄《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3】这首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世贞,字元美,大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官京师,入王宗沐等诗社,又与李攀龙辈相倡和,绍述何、李(何景明、李梦阳,明代文学家),名日益盛。屡迁员外郎、郎中。奸人阎娃者犯法,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炳介严嵩以请,不许。杨继盛下吏,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为代草。既死,复棺殓之。嵩大恨。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用为青州兵备副使。父忬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世贞解官奔处,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嵩阴持忬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兄弟哀号欲绝,持丧归,蔬食三年,不入内寝。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忬官。世贞意不欲出,会诏求直言,疏陈法祖宗等八事,以应诏。无何,吏部用言官荐,令以副使莅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母忧归,服除,补湖广,旋改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卿。张居正枋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所部荆州地震,引京房占,谓臣道太盛,坤维不宁,用以讽居正。居正积不能堪,会迁南京大理卿,为给事中杨节所劾,即取旨罢之。后起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起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所善王锡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贞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应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

    (选自《明史·王世贞传》,有删节)

    [注]①杨继盛下吏: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诬告下狱。②枋:权柄。③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是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B.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C.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D.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确立于隋朝时期的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吏部掌管文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B.刑部,管司法刑狱。刑部的正、副首长分别为尚书和郎中。部下设司,司的正副首长分别为侍郎和员外郎。

    C.三法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中央司法机关的合称。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也称“三司会审”。

    D.御史大夫,秦汉时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长官;隋唐以后为御史台的长官;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职废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世贞禀性聪明,爱好诗文。他读书过目不忘;在京城做官,加入王宗沐等人的诗社,又和李攀龙等唱和。

    B.王世贞秉公执法,维护正义。阎姓奸人犯法,被他搜出,他不肯徇情枉法;杨继盛被诬告下狱,他代为写状申冤。

    C.王世贞仕途坎坷,屡遭不幸。张居正对他积怨难平,两次弹劾他并以皇上的名义罢了他的官职。

    D.王世贞才高位显,声名远扬,他与李攀龙交替为文坛盟主。李攀龙死后,他独主文坛二十年,其才最高,地位最显赫,名扬四海。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

    (2)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月29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希望与会代表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个主题开展活动。

    青年人有青年人的际遇和使命,作为中国当代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与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