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河北雄安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滕王阁序》,你们要洗耳恭听,不能开小差,否则太愧对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了。

    B. 张长善天资聪颖,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可惜师出无名,如果有名师指点引导,将来很可能有所成就。

    C. 依法治乱、激浊扬清。只有这样,影视行业才能健康发展,这是范冰冰偷税逃税案给人们的一条重要警示。

    D. 今年国庆旅游黄金周,安徽省著名的黄山风景区秋高气爽,晴空湛蓝如洗,畅游其间,让人顿感高山仰止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眄庭柯以颜 怡:使……愉快。

    B.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

    C.乃衡宇 瞻:看见。

    D.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

    ——《广州日报》独家专访林清玄

    清雅的文字、浅显的表达、古典的意境、佛禅的睿智,这便是林清玄散文带给读者最直观的印象。单只看《温一壶月光下酒》这样的文章标题,你就会产生丰富的遐想。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华语散文作家之一,林清玄把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融入散文艺术之中,近40年来著书百部、本本畅销,作品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由上海博库书城承办的上海徐汇青年讲坛将举办台湾地区著名作家林清玄《欢喜心过生活》专题讲座暨新书《平常茶非常道》新书发布会,林清玄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

    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

    广州日报:你一直处于非商业性的写作状态,但作品一直热卖,对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样的理解或欢迎,是没办法预期的。我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学的校长写信邀请我前去演讲,因为小学课本里选了我三篇文章。当时我很感动,20多年前写那三篇文章时根本不会想到它会入选小学课文,也不会想到小学生们希望我前去演讲。在创作时,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

    广州日报: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处?

    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实际上很不同。我读过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欢他的文章,但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他太喜欢掉书袋,自己的意见只有一点点;另外,他的文字也没有伸缩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我呢,不喜欢掉书袋,自己不感动的东西不会去写。

    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

    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啊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

    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

    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

    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

    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林清玄出生于穷人之家,渴望成功,期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之后的拼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让林清玄大受鼓舞。

    B.林清玄20多年前写的三篇文章入选小学课文,这让林清玄很是感动,这也说明了付出总将有回报。

    C.茶道和佛教对林清玄的影响很大,常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但并非简单堆砌,而是在感动之余写下的,带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D.林清玄喜欢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文字,但浅显不等于肤浅,而是从容、泰然,表现对传统的认可。

     

    E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这一标题贯穿全文,是整个访谈的线索,把握这一线索,就能读懂林清玄。

    2)这篇访谈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3)从访谈的内容看,哪些因素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在《平常茶非常道》这本禅茶文化散文中,林清玄说: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

    (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磋跄、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来写鹏鸟的脊背和翅膀的大。

    (2)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诗人从自然美景中领悟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乐趣。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他在行路中跋山涉水的担忧和艰难。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的描绘出一幅绝妙的小楼春夜雨,深巷卖花声的南国风情画。

    (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三境界,其中的第三境界化用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姜夔《扬州慢》起笔点明扬州昔时之繁盛,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转入现时荒凉景象,在对比反衬中蕴含黍离之悲。

  • 7、①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被誉为“天外飞来之笔”,点明全诗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②《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浩瀚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③《将进酒》中诗人用乐观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表现出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是____________

    ④《扬州慢》中写道即使风流俊赏的杜牧,如果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山之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虽不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静态的桥具有了腾飞一样气势的动态之美。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汉上逢同年崔八

    李频

    去岁曾游帝里春,杏花开过各离秦。

    偶先托质逢知己, 独未还家作旅人。

    世上路岐何缭绕,空中光景自逡巡。

    一回相见一回别,能得几时年少身。

    【注】①帝里:帝都,京城。②托质:寄身,这里指人在旅途。

    【1】以下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上”指汉水边,点明相逢之地,“同年”指同榜考中者,点明崔八与诗人关系。

    B.首联写诗人去年春天曾和崔八同游京城,但杏花落后又匆匆离别,相聚时间很短暂。

    C.颈联写世上多歧路,但好在沿途美景不断,借此含蓄抒发了与崔八相见的欣慰之情。

    D.诗人感慨与友人相见一回,就要分别一回,连用两个“一回”,强化了感情的抒发。

    【2】本诗除表达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蔡襄,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切忧之。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①、扁,难责效矣。

    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治平三年,母丧,丁忧。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注】①和:秦和,古代名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B.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C.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D.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取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名字,如苏轼字子瞻,古代女子也有字。

    B. 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为规劝之意。

    C. 丁口,即男子人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D. 丁忧,按懦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古代官员在“丁忧”其间不得为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蔡襄体恤民情。他在福州和泉州为官期间,开塘灌田、奏减赋税、立石为桥、植松庇路,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B. 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一邪被贬退其同类也应被贬退,一贤被进用其同类也应被进用,这样国家才能安定太平。

    C. 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等四人和高若讷的过往,以及后来余靖、 欧阳修等人的升官,他均作诗表示祝贺。

    D. 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知府以及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为忠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2)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三毛

    (2)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