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辽宁盘锦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今天是你们喜结良缘的日子,我代表我家人祝贺你们的弄瓦之喜,祝你俩幸福美满,永寿偕老!

    B.王老师,身体好点了么?班级的事情也不用您太留恋,您的课由别的老师代上了,同学们都很听话,都等着您早日回到我们身边。

    C.惊悉令堂仙逝,无比悲痛!祈祷安息,敬请节哀!

    D.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动,我们应该感谢。

  • 2、下列各句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迩之事父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曰余食赘行

    D.故盗贼有亡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用什么点亮黑夜

    陈怡嘉

    ①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科技新闻:有人在健身房的地板下装上特殊的装臵,收集人们跳健美操时蹦跶的能量,用来供应健身房本身的照明需要。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身上多余的热量成了脂肪,成了健康的负担,而我们同时又一直在向自然界索取能源。可惜,似乎这样的创新发明仍然无法大规模推广,离我们的生活仍然很远。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好像一只只尾巴干净灵动、却顶着一脑袋脏泥巴的蝌蚪——在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中,37%是由电力生产所产生的。家中雪白干净的插座,那一头连接的却是大量能源损耗、极高的碳排放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②火力发电的缺点人产早已知晓,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大致为1公斤煤产生3度电,同时会排放出很多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发电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浪费非常严重。

    ③水力发电曾经被视为获取清洁绿色能源的有效途径,大江大河被视作取之不尽的能源宝库。但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渐逐渐深入,“水电是否算得上真正的绿色能源”开始成了存在着巨大争议的问题。埃及阿斯旺水坝的故事说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建坝发电、控水灌溉的眼前利益晃得埃及人兴奋不已,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摆脱从法老时代开始就靠尼罗河泛滥吃饭的日子,待到他们兴师动众地转移了坝区里的若干历史文物遗址、筑坝蓄水之后,却发现得不偿失:没有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淤泥,下游农地很快贫瘠下去,尼罗河入海口的水质也发生了变化,鱼类不再集在河口觅食,坝区在若干年后即将被泥沙淤积,蓄水量和发电量开始下降,血吸虫病也开始流行。而当地区局势不稳、有战争隐忧之时,大规模蓄水的阿斯旺水坝又会成为惹眼的目标,一旦被袭击,大片土地将成泽国……这水坝建得闹心,成了烫手的山芋。1998年,一篇《水坝与发展》报告,尖锐地提出了“水坝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观点,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

    ④与水力发电一样,核能也备受争议,核能发电仅有50多年的历史,但1959—1995年间,全球就发生了18次重大核事故。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可能会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出于安全及环保的需要,如今已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了核电站。但在碳排放成为关注热点的时候,核能又开始受到青睐——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促使国际知名环保人士挑战禁忌,他们认为,石油、煤等常规燃料对环境的威胁比核能更大,与其完全拒绝核能,不如思考如何解决核能的经济与安全等问题。

    ⑤火、水、核能都不是理想的发电能源,而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当科技精英仍在上下求索之时,我们还是只能使用“脏脑袋”的电。

    (选自《人与自然》2011年第3期有删改)

    1下列有关能源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火力发电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发电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能量的损耗浪费严重。

    B. 水电作为真正的绿色能源,清洁无污染,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C. 核能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其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D. 太阳能和风能可算是理想的发电能源,但其发电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引用一则新闻材料,既引出了说明的对象,又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我不由感叹现代人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怪圈”的意思是我们从自然界摄取了过多的热量成为脂肪,成了负担,忙着“减负”,而我们还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能源。

    C. “在解决能源紧张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水电究竟更靠近哪一端?”这“哪一端”指的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D. “脏脑袋”的电既指火力、水力发的电,也指核能发的电。

    3文中第①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李白的《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难以入耳。

    (3)《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讽刺的口吻描绘了北方沦丧,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令人痛心场景。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自然界的月亮来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苦心情;后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作者浔阳住地四周的自然植被情况。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高到低,以夔州著名的景物入诗,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2)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寻找理想要仰望星空、百折不挠,不要像《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因高远艰险而叹息。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渲染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认为士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行百里者半九十。”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所以老子告诫人“________________”。(《<老子>四章》)

    (3)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注重加强自我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大学之道》)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屈原文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进行了评价。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4)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5)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6)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_____,尽是他乡之客。

    (7)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山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入侵汉朝围困汉高祖刘邦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在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高楼思妇”对举,“望边邑”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显王七年,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八年,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急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十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昔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B.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C.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D.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显王七年,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又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B.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C.太子,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实际权力很高,仅次于皇帝。

    D.黥,是古代一种羞辱性的刑罚,指在犯人脸上或额上刺字并涂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孝公即位后想让秦国强大起来,他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广纳贤才。

    B.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干,在病中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但魏惠王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C.公孙鞅在秦下令变法满一年后,住在国都的百姓进言说新法给很多人带来不便。

    D.新法施行十年,秦国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速行矣!

    (2)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大意是说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坚持力行努力不懈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完美精神修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精神修养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