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辽宁锦州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对下面几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乐游原》一诗中“夕阳”“黄昏”意味着人生有限,表现诗人的一种消极的处世心态。

    B.《清明》一诗中“行人”与“牧童”的亲和,体现出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蕴涵温馨的人性。

    C.《登鹳雀楼》一诗中登楼所见之景气势奔放,反映了诗人壮阔的胸怀和宏廓的人生境界。

    D.《春晓》一诗从夜来风雨声的揣想,对落花表示惋惜之情。

  • 2、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童子何知?   ②彼且奚适也 ③莫之夭阏者

    ④彼且恶乎待哉   ⑤农人告余以春及 ⑥此小大之辩也

    ⑦访风景于崇阿   ⑧既自以心为形役 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①②④⑨/③/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⑦/⑥/⑧ D.①②④⑨/⑤⑦/③/⑥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搬家

    凌淑华

    自从买到船票,家里谁都忙起来。廊子底下捆缚好的大箱子小匣子堆叠成几个高高低低的山,堂屋里的硬木条案、茶几、贵妃床,统统用麻布袋包裹着,都靠了墙,小的架着大的摆着,长长的一排直像一只运货船。这倒怪好玩的,为什么平常不这样摆,却把这许多东西分开来呢?

    喂,谁来坐船?婉儿爬上靠墙放的家具,一边喊。

    谁要坐船,来我这里买票!英儿坐在低一级的贵妃床上叫道。静儿携着伯娘家的小妹笑嘻嘻地去打票,随后跳上船。

    我们不坐船,爬山去!青儿拉着小玉爬到廊下堆的箱子堆上。

    枝儿,来坐船吧。你可以买半票。

    坐船不好玩,来跟我们爬山吧。

    枝儿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浅浅的破碟子给她的大花鸡装水喝。

    阿乙姐跳出来嚷,这一群小猴儿,简直要拆房子了!出去玩。她张了两臂像赶小鸡一样催促着。

    太太,她还有只大花鸡呢,也带着走吗?阿乙姐忽然想起一件大事似的问道。

    不带走了。妈淡淡地答。

    妈,我带大花鸡走。枝儿决定地说,把它放在我的小竹篮里,我自己提着。

    竹篮子盛不下你的大花鸡,傻孩子。

    轮船上带不了活东西,若是带猫狗还要买票呢。阿乙姐插嘴道。

    给它也买一张票。枝儿说。

    他们把你的鸡拿去,把你关起来。阿乙姐鼻孔好像冲进了蚊子样的哼了两声。

    她还有一匣子鸡蛋吧。妈在收拾东西忽然想到了。

    趁早拿出来吃了吧,那东西带起来可麻烦死了。阿乙姐又出坏主意。

    不,还要留着孵小鸡儿呢。枝儿睁大眼。

    好孩子要听话,大花鸡和鸡蛋都不能带,船上人查出来是要拿走的。妈正容说。

    我不给他们。枝儿急得脸红了。

    不给,哼,他们把你也带走,把你做猪仔卖了,那你就永远回不得家,你不怕吗?阿乙姐说。这回可把枝儿吓着了,卖去做猪仔那倒是真可怕,永远回不得家,见不了妈、婉儿、青儿、小妹、小玉许许多多人,还有,四婆也不能见,唉,那更难过了。她愈想愈没有主意,脸上退了红,渐渐变成青白。

    妈似乎看出她的为难,沉吟了一下,枝儿,你真不舍得宰你的大花鸡,我看把它送给人吧,你要送给谁,想一想。

    送给四婆。枝儿立刻答道。还是妈的心儿灵,这样子不是什么难题都没有了吗?

    知道一定是送给四婆的,这一离开有得想呢!妈笑着点头。

    妈说得不错,四婆喜欢枝儿正如枝儿依恋她一样。她是上了年纪头发差不多都花白的老婆子了,单人住在祠堂后面的小房子里。她倒不是常常冷清清地过日子,有时儿子从城里回来,把一手巾包白花花的洋钱放到四婆怀里,四婆就买鱼肉做许多菜出来,让枝儿在那里一同吃。四婆还有个女儿,枝儿叫她意姐,大约也是在城里,有一回她带了一包天津雪梨和北京蜜枣来,据说这是专给四婆治咳嗽的,但是四婆吃时也让枝儿先尝一口,那是甜得牙根都有些酸软的东西!

    四婆一家都同枝儿要好,枝儿也是真的离不开四婆,天天刚吃过早饭就溜到四婆家,给她喂鸭子,喂完赶鸭子下塘,坐到塘边钓小鱼,掏小螃蟹给鸭拌食,闲下来便在四婆跟前,给她拿东西,解开乱了的线团,穿针。四婆要做菜,她帮摘根去朽叶子和剥茭笋皮。烧火做饭时替她拉风箱。饭好了不等四婆让,她早把自己一份碗筷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了,四婆照例笑问,又吃我的青菜白饭吗?枝儿忸怩一笑,筷子已经拿在手里了。曾有两三次,被生人错认她是四婆的孙女。

    现在枝儿要去北京了,她离开四婆要怎样难过,在枝儿还没有想过。四婆呢,一向也没有提过,只昨天枝儿替她穿针时,忽然叹一口气说,枝儿,你去了北京,没有人给我穿针了!

    你喊我,我就来了。枝儿坦然答道。

    去了北京就不容易来了!

    你喊我一定来。青姐姐说北京就在圣堂山后面,坐上船就到了。你站在山顶上大声叫我,我会听见的。

    没这样容易,小宝贝!四婆说完接过针线来,也不做活儿,拉了枝儿的手散步到塘边看鸭子去。

    今早枝儿依了妈的话把一箱鸡蛋也拿出来捧着,叫阿三给她抱着大花鸡走去四婆家。

    进了门,枝儿把手里的小箱往四婆怀里放,说,这都给你。

    大花鸡在地上无聊地打转走,枝儿赶忙抓了一把冷饭洒在地上。她一边看鸡吃,说道,她还认生,过一会儿就好了。这些蛋都是她生的,你说可以生几个小鸡?

    一个蛋孵一个小鸡,这里有——四婆用手指点着箱里的蛋数道,一五,一十,十五,加上两个,这里有十七个小鸡了。

    唔——一群小鸡,像绒球样儿,白的,黑的,黄的在地上跳来跳去够多好玩!蹲下来看原来这些绒球都有小腿小脑袋,尖尖的小嘴,珠子似的眼睛。喝水时小脖子一仰一俯可爱极了!

    你们明天一定走了吗?

    妈说一定走。今晚伯娘叫我们都去她家吃饭,阿乙姐和阿齐姐都去。

    四婆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等我今晚送些菜给你们吃。

    那里菜真不少,盘子挤碗儿,满满地摆了一大圆桌。正在吃得热闹,忽然阿齐姐喊四婆送菜来了。

    妈口里称谢四婆,四婆一面谦虚笑着走了出去,阿乙姐见她走后,在旁低声冷笑道。那盘鸡还不是咱们家送去的!

    难道真的杀了那只大花鸡了吗?

    真的四婆宰了花鸡了吗?枝儿忍不住回头问阿乙姐。

    傻姑儿,快吃吧,吃到肚子里倒是真的带走了!阿乙姐立刻笑答。

    本来枝儿已经满眼含了泪,喉咙那一阵阵咸涩,咽不下东西了。听到这句答话,她的筷子落掉地上,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选自1929910日《新月》,后编入小说集《小哥儿俩》,有删改)

    文本二:

    书里的小人儿都是常在我心窝上的安琪儿,有两三个可以说是我追忆儿时的写意画。我有个毛病,无论什么时候,说到幼年时代的事,觉得都很有意味,甚至记起自己穿木屐走路时掉了几回底子的平凡事,告诉朋友一遍又一遍都不嫌麻烦。怀恋着童年的美梦,对于一切儿童的喜乐与悲哀,都感到兴味与同情。这几篇作品的写作,在自己是一种愉快。

    (选自凌淑华《〈小哥儿俩〉自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枝儿并不想放弃她的好伙伴大花鸡,却在大人的劝说和哄骗中不得不妥协,选择送给她最信赖的四婆。

    B.枝儿与四婆年龄悬殊,但她同情独居的四婆,这份同情心使她依恋四婆,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C.阿乙姐是成人世界的代表,生活的不顺和心态的麻木使她漠视孩子的关注,不去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

    D.从文本二来看,“枝儿”就是小时候的作者,可以看出童年的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记忆。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枝儿的出场颇有特色,与其他孩子的嬉闹不同,她坐在门槛上,给大花鸡装水喝,刻画了一个安静、乖巧的形象。

    B.小说叙事多采用对话形式,人物对白个性鲜明,如搬家前枝儿与四婆的对话,表现了她对四婆的依恋之情,充满童趣。

    C.小说细节描写出色,如四婆接受枝儿送来的鸡后,“沉吟了一会儿”就表现了她矛盾痛苦的内心,也为下文送鸡肉埋下伏笔。

    D.小说题目为“搬家”,但对此并未过多着墨,而是围绕如何处理大花鸡展示了人物的言行与心理,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3】采用儿童视角叙事是文本一的重要特征,请简要分析这一手法的好处。

    【4】文本二说,作者“对于一切儿童的喜乐与悲哀,都感到兴味与同情”,请谈谈文本一有哪些“喜乐与悲哀”,作者为什么对这些“都感到兴味与同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出不入兮往不反,________,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国殇》)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 (《虞美人》)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 (《侍坐》)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  (《逍遥游》)

  • 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贬谪之地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琵琶女高妙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2)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蜀道难》中运用虚写映衬表现蜀道雄奇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阐述了何为“小年”。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 8、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高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春江花月夜》中以思妇的动作表现月上中天时月光遍洒、无处不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神仙洞府中日月同辉、辉煌灿烂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以阳春有情,自然有意间接表现诗人对美好春色、缤纷自然的热恋与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交代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通过学习、反省来提升自我的两句是:“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________”,写景优美,富含哲理。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北戍琅邪城①诗

    江孝嗣②

    驱马一连翩,日下情不息。

    芳树似佳人,惆怅余何极。

    薄暮苦羁愁,终朝伤旅食。

    丈夫许人世,安得顾心臆。

    按剑勿复言,谁能耕与织!

    [注]①琅邪城:东晋在南京北所建。②江孝嗣:南北朝时南朝齐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先写急赴戍地时的紧迫情形。“连翩”一词刻画出一位急国家事功的志士形象,“情不息”进一步刻画了志士汹涌翻腾的内心世界。

    B.对于道路羁旅愁苦的渲染,诗人欲抑先扬,目的是表现诗人战胜与亲人离别、颠沛道路的磨难之后,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更为坚定。

    C.最后四句连用“安得”“谁能”两个有力的反诘句,言尽旨远,强调诗人断然抛弃儿女情长的纠缠,追求远大抱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D.全诗语言清劲,慷慨悲凉,充满慷慨刚劲之气,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个身处国家山河割裂、失地待复的多事之秋的爱国志士的英雄本色。

    2诗中人物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余匹。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帝寤,曰:“朕之不明,以至于是。感卿此意,良用恻然。今从所请,以旌谏诤。”悉达等竟以减死论。由是渐见委信,擢为右武侯车骑将军。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时通弟盖为长安令,亦以严整知名。时秦、陇盗贼蜂起,以通为关内讨捕大使。有安定人刘迦论举兵反,通发关中兵击之师临安定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通乃扬声旋师而潜入上郡迦论不之觉遂进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诸城邑。通候其无备,简精甲夜袭之,贼众大溃。

    炀帝江都,令通镇长安。义兵起,代王遣通进屯河东。既而义师济河,大破通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大惧,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将自武关趋蓝田以赴长安。军至潼关,为刘文静所遏,不得进,相持月余。通又令显和夜袭文静,显和军溃,悉虏其众,或说通归降,通泣曰:“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通闻京师平,乃留显和镇潼关,率兵东下,将趋洛阳。通适进路,而显和降于刘文静。遣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显和追之,遂擒通送于长安。高祖谓曰:“何相见晚耶?”通泣对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高祖曰:“隋室忠臣也。”命释之,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仍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举,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高祖闻而谓曰:“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复从太宗讨王世充。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洛州都督,赐实封六百户,加左光禄大夫。明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屈突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通发关中兵/击之师临/安定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通乃扬声旋师而潜入上郡/迦论不之觉/遂进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诸城邑。

    B.通发关中兵击之/师临安定/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通乃扬声旋师而潜入上郡/迦论不之觉/遂进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诸城邑。

    C.通发关中兵/击之师临/安定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通乃扬声旋师而潜入上郡/迦论不之觉/遂进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诸城邑。

    D.通发关中兵击之/师临安定/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通乃扬声旋师而潜入上郡/迦论不之觉/遂进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诸城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B.兵部,官署名,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择、任用和兵籍、军机、军令之政,为军事行政的总汇,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征,指朝廷或三公以下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派屈突通检查陇西放牧的情况,结果查得当地官员隐藏马匹,文帝大怒,要将太仆卿和一千五百多管事的官员处死。后经屈突通力谏,文帝免除了他们的死刑。

    B.隋炀帝命令屈突通镇守长安,唐高祖李渊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屯守河东,不久唐兵渡过了黄河,在饮马泉打败了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

    C.屈突通听说洛阳被义兵占领,于是率军去救,被降将桑显和及刘文静副将窦琮、段志玄等追擒,送至长安,唐太宗以其忠贞,仍授其兵权。

    D.屈突通不爱财货,为高祖称赞。王世充被平定后,屈突通的功劳为第一,不久被授予陕东大行台右仆射,在洛阳镇守。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高祖评价屈突通“清正奉国”,请结合屈突通一生的事迹加以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微写作。“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著名作家路遥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对人生的价值、奋斗的价值作出了经典阐释。

    请从《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人物,写一段以“微躯亦有光辉”为主题的演讲辞,讲述他(她)的故事,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契合演讲主题,直接写演讲辞正文,不少于12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